赵兴福;秦宗长;刘志顺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修复鼻端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眼轮匝肌与颞区之间充分的血运联系,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部皮瓣,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修复鼻部缺损。结果:本组11例,有10例皮瓣存活良好,1例术后出现皮瓣周缘部分坏死,颞部供区瘢痕轻微,眼裂无明显变形,效果比较满意。结论: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是修复鼻端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刘晓春;彭海涛;彭旦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6年4月21~2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安会都酒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强友谊和情感的目的,拟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投稿。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系统评价瘢痕疙瘩切除术后放疗分割剂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每个数据库创建至2015年5月,纳入瘢痕疙瘩切除术后放疗分割剂量对复发率影响的试验。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瘢痕疙瘩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7),OR=0.30(0.15,0.60)。结论: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行大分割剂量放疗,瘢痕疙瘩复发率较低。
作者:李广帅;常宁;魏志茹;胡晓颖;刘林嶓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联合二期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99-2013年收治11例下颌骨大型角化囊性瘤,先采用开窗减压术,二期采用刮治、电刀烧灼及机械磨削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2~5年随访观察,1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囊腔逐渐被新生骨完全替代,仅在开窗部位有少量骨质缺损。结论:开窗减压结合二期刮治术简单实用,并发症少,是根治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永宽;王兴强;王维玺;荆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皮肤屏障急性损伤模型,通过皮肤无创检测技术了解皮肤屏障修复过程中各项生理物理参数动态变化过程,及各参数变化趋势的相关性;在建模的基础上评价LEDs光源窄谱非相干红光[波长(630±3)nm]的光生物调节对皮肤屏障修复的干预作用,为临床用红光辅助治疗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用连续胶带粘贴法破坏皮肤屏障,在背部建立急性屏障损伤模型,建模前、建模后2min、建模后每隔24h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CAP)、皮肤表面酸碱度(pH值)、黑素指数(MI)、红斑指数(EI)、皮脂表面含量(seb)。结果:建模后TEWL、CAP、pH值、EI均显著升高,MI、seb显著降低;修复过程中TEWL持续降低、CAP、seb先降后升,MI、EI均先升后降,pH值先恢复;不同参数变化趋势在P<0.05或P<0.01的基础上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性。(630±3)nm LED红光对TEWL、CAP、MI、EI等指标在皮肤屏障修复中晚期阶段有促进作用。结论:随着皮肤屏障的修复,各项生理物理参数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参数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630nm红光能加快皮肤屏障的修复。
作者:赵欣研;田燕;汪黎;刘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腋下皱襞多个小切口大汗腺修剪腋臭治疗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病例资料完整的腋臭患者,作为治疗组,手术方法为腋下皱襞多个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另外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就诊的87例腋臭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方法为腋下皱襞单切口大汗腺修剪术。采用Park和Skin腋臭分级,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腋臭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腋臭治愈率、血肿发生率、皮瓣表皮脱失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切口瘢痕增生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10.5±1.2)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14.2±1.6)d,两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腋下皱襞多切口大汗腺修剪腋臭治疗术可以减少切口延迟愈合的发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华;郑华森;孙志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面部软组织畸形成因各异,常见原因由先天性畸形、外伤或术后感染所致,常导致面部局部凹陷或双侧不对称,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允许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此类患者求医需求增加。纠正该症状常用到填充方法,以往使用的人工填充材料,如:硅胶、Medpor等,可能出现排异、感染和外露等并发症[1]。透明质酸钠填充是一种近年来报道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其终将被吸收,只能保持短期疗效,需要反复注射,且费用昂贵[2]。自体脂肪无排异反应,术后外观自然,供体充足,操作相对安全,术后效果可行多次修整,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实行此类安全、科学、先进的脂肪移植技术。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曾治疗1例面部双颞部及双颊部凹陷畸形患者,利用该技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飞;王志强;赵健;黄冶飞;曹余亮;刘德全;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由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北京祥云京城皮肤病医院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瘢痕亚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瘢痕整形与创面修复学术大会”于2015年6月28日在北京鸿坤国际大酒店圆满闭幕!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全国瘢痕整形与创面修复学术大会会务组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蔡景龙教授主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鲁开化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李世荣教授及辽宁省人民医院高景恒教授主审,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瘢痕亚专业委员会组织的60余位热心于瘢痕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瘢痕整形美容外科学》,于2015年3月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眉下缘切口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30例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年龄30~60岁)进行了眉下缘切口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根据术前测量去除多余的眉下上睑松弛的皮肤,将切口下缘眼轮匝肌深部固定,伤口分层减张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月~1.5年,手术切口印痕不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眉下缘切口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具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再现自然重睑且切口瘢痕隐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冠斌;陈红名;张倩倩;董祥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重睑成形术治疗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上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124眼上睑内翻倒睫患者行改良重睑成形术,上睑采用不等边梯形设计去除多余的皮肤,用5-0丝线在眼睑中、外、内分别作3根固定缝线,悬挂睑板上;伴睑板瘢痕性增厚者联合HOTZ法,在上睑缘内唇上约3mm处做与睑缘平行的宽约2~3mm楔形条状睑板部分切除。结果:随访0.5~1年,长观察两年,重睑形态自然,未见倒睫复发。结论:这种改良的联合术式达到了较好的美容效果,解决了倒睫带来的不适。
作者:张进;陈荆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那些年我与疤痕疙瘩的日子》,是全身多发性瘢痕疙瘩患者以自己亲身求医治疗的经历、以大众化和口语化的语言所撰写的国内第一部有关瘢痕疙瘩治疗真实情况的科普性读物,事实真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但能为瘢痕及瘢痕疙瘩患者的诊疗提供重要参考,而且能为从事瘢痕疙瘩治疗的医师提供思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变乳房假体置入层次在处理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切口入路,取出原假体,放弃原有假体所在平面,重新剥离层次后置入新假体。结果:362例551侧术后随访,研究组满意率95.5%(侧)明显高于对照组85.2%(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效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作者:赵广生;修志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调Q开关532nm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9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应用调Q开关532nm激光治疗,每2周1次,同时外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每日3次,共6周;对照组:44例,仅外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调Q开关532nm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舒春梅;刘金红;杨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6例开胸术后切口感染、不愈的患者,其中35例患者合并肋软骨炎,男26例,女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8.9±15.0)岁,术前采用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术中彻底清创、去除受累肋软骨、钢丝取出、双侧胸大肌转移修复;术后引流、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封闭创面。结果:35例患者术后3~15d拔除引流管,27例患者创面术后10~15d后一期愈合;1例患者形成肌瓣下窦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清创后创面愈合,其中1例患者为出院后6个月复发,再次入院手术清创后3周创面愈合;3例患者行三次手术清创后创面愈合。3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采用术前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术中彻底清创、去除受累肋软骨、钢丝取出、双侧胸大肌转移、围手术期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是修复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玉珏;贺立新;李冬海;屠海霞;马彩虹;侯玉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低能量2940nm像素激光联合红花逍遥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短脉宽2940nm像素激光治疗3次,能量密度600~900J/cm2,每4周1次,同时口服红花逍遥片;对照组:38例,口服红花逍遥片,疗程12周。结果: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22%和47.37%,随访12周,两组有效率为63.89%和39.47%,随访24周,两组的有效率为58.33%和31.5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能量2940nm像素激光联合红花逍遥片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作者:段宏伟;王新宇;汤恭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腮腺后下极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关节强直出现。A组2例出现面神经麻痹。B组1例出现涎瘘,4例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结论:颌后入路可有效治疗髁突骨折,且腮腺前缘入路较腮腺后下极入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辛江波;袁渭;兴辰;李东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PLWHA,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不积极寻求口腔健康保健特征及现况,并努力寻找就诊障碍的正真原因。方法:收集97例近1年未接受口腔治疗的HIV阳性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寻找不接受口腔治疗的障碍。结果:口腔治疗未得到满足的主要的差异三大原因是无法承担治疗费用(91.7%),害怕被拒绝治疗(86.6%)和害怕隐私被暴露(86.6%)。不能承担治疗费用、认为治疗不重要及害怕治疗与受不同教育程度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治疗不重要、不知道就诊途径与不同户籍所在地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减少治疗费用,保护患者隐私,建立口腔科医师统一的道德和专业行为准则,有望提高HIV阳性患者口腔疾病治疗需求的满足;而偏远和信息闭塞的地区的HIV阳性患者,是口腔保健宣教的重点对象。
作者:李泽慧;热孜万·克衣木;陈悦;李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光老化皮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科室确诊的128例皮肤光老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羟基乙酸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者面部细纹、皮肤紧致度、毛孔的改善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面部细纹、皮肤紧致度、毛孔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2%、84.59%、71.27%,半年维持率分别为41.68%、43.64%、40.18%,患者满意率为88.39%。结论:果酸治疗光老化皮肤安全有效,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丽;胡晗菲;谢红炬;欧阳明;甘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矫正上睑皮肤松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以获得佳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4月,按照个性化特点,对308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进行手术矫正,随访并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术后完整随访280例,随访1~12个月,271例患者自觉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上睑松弛下垂皮肤明显改善,外眦部鱼尾纹明显减轻,眉部外形无明显下垂,眉形及重睑线流畅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部分切眉后的残留眉经文刺美容后眉形良好,医患满意。结论:对上睑皮肤松弛患者进行手术矫正,应根据个性化的特点,个体化设计手术切口,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取得佳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