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孔吸引力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刘娜(综述);张淋坤(审校)

关键词:面孔吸引力, 平均化, 美学, 软组织评价
摘要:面孔吸引力指目标人物面孔所诱发的积极愉悦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个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好的整体形象、漂亮和谐的面部外观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各不尽同,所以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判断也会产生差异。正是因为人们对个人魅力的日渐重视,我们要与时俱进得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孔吸引力心理学快速发展,关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其研究发展予以综述:面孔吸引力高低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影响面孔吸引力的诸多因素;面孔吸引力的研究评价方法。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募集60名无基础病的健康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生理盐水;0.5%氨甲环酸溶液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两组受试者均每周接受1次治疗,共治疗2个月,每周两组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72h都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拍摄每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面部照片。通过皮肤状态问卷调查受试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复测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结果:生理盐水组治疗后72h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皮肤弹性与0.5%氨甲环酸溶液组无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治疗后黑素数值显著高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受试者面部照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面部照片明显比治疗前肤色白皙;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低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及0.5%氨甲环酸溶液组皆无不良反应;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1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的黑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测得的黑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可明显改善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

    作者:吴亭妍;周炳荣;易飞;陶艳玲;苗颖颖;倪娜;马仁燕;许阳;徐百;骆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Z350纳米复合树脂前牙美容修复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容的远期效果,为口腔内科医生在临床选择合适前牙美容修复树脂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要求前牙美容修复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Z350纳米复合树脂)43例和对照组(TPH树脂)43例进行前牙美容修复,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诊,比较临床疗效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方法,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诊比较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各项评分标准中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纳米复合树脂与传统TPH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方面比较不仅美观程度更高,患者满意度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远期效果上更优于TPH树脂,临床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斯琴高娃;迪丽努尔·阿吉;王星;热西丹·阿不都热衣木;冯瑶;卡德尔牙·艾来提;苏比力·吐尔逊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地区女性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相关性及对应分析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及具体对应关系,为从中医角度指导面部皮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地区招募女性志愿者265名,以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调查。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依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面部皮肤类型以受试者自评进行辨识。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研究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对应分析研究两者具体的对应关系。结果: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存在相关性(χ2=22.335,P<0.01),其中平和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中性,虚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混合型,湿质受试者与混合型及油性肌肤关系密切,瘀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干性。结论:中医体质分型与面部皮肤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其具体对应关系对不同体质的人提供不同的面部皮肤护理指导。

    作者:姜银凤;徐超尔;张文娟;华伟光;职蕾蕾;鲁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切开法重睑术的缝合方法

    在切开重睑术中,不同的缝合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美的效果。从初的皮肤-睑板-皮肤的固定,到后来的睑板-真皮的缝合以及现在的睑板-提上睑肌腱膜-下唇部眼轮匝肌的缝合,虽然这些方法不尽相同,但缝合的终目的都是使上睑皮肤与提上睑肌腱膜或睑板形成粘连,提上睑肌收缩时,睑板和与其粘连线以下的皮肤被提起,而粘连线以上的皮肤松弛、折叠形成皱襞,出现重睑。本文将介绍切开重睑术不同缝合方法的利与弊。

    作者:陈丽;郭群;杨云;张颖佳(综述);王继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口内切口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30例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采取口内切口切除,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3~50岁,平均38.5岁,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局部外观和囊肿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通过口内切口切除囊肿,切口都一期愈合,随访6月~1年,仅有1例复发,行皮肤外切口切除,效果满意。结论:口内切口可以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面部不遗留瘢痕,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德保;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光动力治疗,7~10d照射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红蓝光联合治疗,先使用蓝光照射20min,3d后联合红光照射20min,每周各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079,P<0.05)。治疗结束后对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和光动力组分别随访1、3个月,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光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χ2=5.934,P<0.05)。结论:光动力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光动力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并且两组患者耐受性好,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刚;王芳;林新瑜;严蕾;谢军;王思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SUS2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3例12~15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常规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配戴SUS2矫治器治疗6~9个月,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3例患者矫治后侧貌改善明显,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或接近Ⅰ类。头影测量分析显示 ANB、UL-E、LL-E、OB、OJ、PP-FH及Y轴治疗后显著减小(P<0.05);SNB、Go-Gn、Ar-Go、L1-MP治疗后显著增大(P<0.05);OP-FH、SNA、SN-MP、U1-SN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SUS2矫治器联合直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时可有效地利用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刺激下颌骨的生长从而获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娟;翁露茜;刘彭若峰;林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泪沟分段式填充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泪沟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矫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对98例泪槽凹陷的就医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分段式填充技术注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以矫正泪槽凹陷,改善眶周年轻化。结果:本组82例就医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3.6%,随访时间1~18个月,术后满意率98.7%。结论: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的矫正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填充效果及眶周年轻化改善效果。

    作者:肖明明;高洁;陈桂菊;鲁开贵;邓皓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皮肤恶性肿瘤致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皮瓣或颞筯膜瓣修复因皮肤恶性肿瘤所致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21例患者,肿瘤切除后均造成颜面部大面积缺损,平均缺损面积达5.0cm×8.5cm。除了常用的额部皮瓣修复外,笔者选择颞顶筋膜瓣转移加植皮术修复颞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双侧额瓣法修复鼻部洞穿性缺损。结果:21例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均经过一期或二期修复手术,所有皮瓣均成活,形态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修复颜面部不同部位复杂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选择不同类型皮瓣或颞筯膜瓣进行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建平;张治平;黄雁翔;黄伟;邹小梅;杨成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Elos激光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5例,外用千白氢醌乳膏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色素程度、色素沉着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色素程度、色素沉着面积及总积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具有显著的促进面部色素沉着消退的作用,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东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小鼠模型的黄褐斑的淡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构造黄褐斑小鼠模型,动物皮肤局部外涂药物,连续30天。测定小鼠肝脏和皮肤组织的酪氨酸酶、MDA、NO含量,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猕猴桃籽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肝脏和皮肤组织酪氨酸酶、MDA、NO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绝大多数大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猕猴桃籽油在小鼠体内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淡化黄褐斑的功效。

    作者:罗禹;方志强;杨楠;熊铁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切口法治疗先天性副乳腺

    目的:总结小切口切除及吸脂治疗先天性副乳腺的经验。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笔者采用小切口切除及吸脂治疗79例(158侧)副乳腺患者,对48侧经前无疼痛、B超未见明确腺体者行吸脂法去除,其余110侧行小切口切除法去除。结果:全部病例均I期愈合出院,无切口感染、裂开、术区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48侧吸脂者复发2侧、110侧小切口切除者复发2侧。结论:小切口切除法及吸脂法治疗先天性副乳腺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可根据术前资料评估腺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作者:李艳;路会;高占巍;陈波;马祥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面孔吸引力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面孔吸引力指目标人物面孔所诱发的积极愉悦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个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好的整体形象、漂亮和谐的面部外观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各不尽同,所以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判断也会产生差异。正是因为人们对个人魅力的日渐重视,我们要与时俱进得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孔吸引力心理学快速发展,关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其研究发展予以综述:面孔吸引力高低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影响面孔吸引力的诸多因素;面孔吸引力的研究评价方法。

    作者:刘娜(综述);张淋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毛囊细胞移植治疗秃发疾病的实验基础研究

    目的:探索细胞移植诱导毛发再生模式,为毛囊细胞移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至第三代后注射移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其毛囊诱导能力。结果:表皮细胞移植无法诱导毛囊发育;真皮细胞移植仅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混合细胞移植能够诱导毛囊及毛干发育。结论:混合细胞培养可作为毛囊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毛囊细胞移植提供良好供体。

    作者:陈明娟;王原路;侯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痤疮瘢痕近年来的发病概况、常用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措施,并综合赵广琼、郑诗慧等人的研究结果对护理效果进行验证。结果:痤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疗法在现阶段主要有药物疗法、光电疗法(红光、蓝光、红蓝光、点阵激光)。术前应为患者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准备,术中注意护理配合,术后注意饮食和用药护理,禁止不良行为。从现有研究结果可知,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同时加以围术期护理可以达到86%~100%的治疗护理效果。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有显著疗效,给予围术期护理则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小加;罗明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延长术与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骨钙素关系分析

    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牙冠延长术后对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的影响,为修复大夫术后选择合适修复时机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口腔科有保留价值的患牙30颗为研究对象,行牙冠延长术,分别在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2、4、6周及3个月检测患牙牙周探针深度(PD)、探针出血指数(BOP)和断端至牙龈距离等临床指标,同时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收集到的患者龈沟液中骨钙素(OC)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术后与术前相比呈上升趋势;BOP术后1周与术前1周相比无差异,2周后明显下降,在4周后趋于稳定;术后断端均位于牙龈上,根方退缩开始于术后1周,4周达到稳定。龈沟液中OC值术前与术后1周相比无差异,术后2周内呈上升趋势并达到高值,之后逐渐下降至6~8周稳定在术前状态。结论:牙冠延长术后修复体的制作应在术后6~8周待组织愈合,龈缘位置基本稳定后再开始。

    作者:杨芳;齐鲁;斯琴高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巨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及文献回顾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累及真皮层,来源于纤维细胞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巨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更是少见,近15年来国内文献上仅见少量病例报道,本文将该例病例的治疗经过、手术心得及术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于善伟;周善宇;蔡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Sommerlad-Furlow法在腭裂整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Sommerlad-Furlow法对腭裂患者进行腭裂唇整复术,并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了探讨。方法:腭裂患者67例,其中单侧完全性腭裂29例(左侧13例,右侧16例),不完全性腭裂38例;67例患者手术年龄为1~9岁,平均2.5岁。手术方法是先采用鼻咽侧壁松弛切口以此有效地缩小咽侧壁间的腭咽距离,再以Sommerlad法进行腭帆提肌的解剖复位和重建术,后运用Furlow法即反向双Z成形术进行有效的进行软腭延长即Sommerlad-Furlow法。结果:本文中所有手术病例均无局部出血、感染、出血、复裂、穿孔。有4例局部创口糜烂;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裂及穿孔。结论:采用Sommerlad-Furlow法进行腭裂整复术可以在术中有效地进行腭帆提肌的解剖复位与重建,从而保证了各种腭裂鼻腔裂隙的完整封闭,极大地减少了腭裂术后复裂及穿孔的发生率并且大限度地减少传统的硬腭松弛切口应用的概率。由于术中有效地延长软腭,从而为提高临床上腭裂整复术的腭咽闭合率以及今后患者的语音训练提高了很好的基础。至于该方法对腭裂患者远期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语音评估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李海如;郑健;吴蕾;陆娟;时恩来;张涛;唐梦霓;彭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两种镍钛器械预备后牙根管抗折强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根管预备系统ProTaper和TFA进行根管预备离体前磨牙后,根管预备以及锥度对牙根抗折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因正畸拔除的无龋、无损伤、完整的前磨牙,左右同名牙配对,共60对,分为四组。每对配对牙中,一个做实验,另一个做对照。A组:ProTaper预备 TFA预备,B组:TFA预备完整牙,C组:ProTaper预备完整牙,D组:ProTaper锉预备到F3 ProTaper锉预备到F1,完成根管充填后置于万能实验机上测试每对牙的大载荷。用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抗折强度的差别。结果:A组ProTaper预备的前磨牙抗折强度明显低于TFA预备,B组、C组根管预备过的前磨牙抗折强度明显低于完整牙,D组ProTaper锉预备到F3抗折强度明显低于 ProTaper锉预备到F1的。结论:根管预备后的牙齿抗折力会降低。锥度对根管预备后的抗折力有影响,锥度越大,抗折力越低。

    作者:臧艳君;王佳;周磊;王香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940nm 像素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外用骨胶原贴敷料结合积雪苷片内服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结果:60例患者,经3次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小音;胡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