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加;罗明灿
目的:探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协同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应用自体皮下脂肪移植矫治硅胶假体隆乳术后缺陷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8例假体隆乳术后存在外形缺陷等问题的患者,我科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抽吸患者腹部、大腿内侧、外侧等部位的脂肪,并提纯浓缩;通过静脉采血获取20~50ml全血样本,经加工处理得到浓缩血小板血浆;将纯化的脂肪与富含血小板血浆按500∶10或500∶20的比例混合,均匀注射进乳房组织,每侧乳房依具体情况一次性注射脂肪组织100~280ml。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本组8例患者术后乳房与术前相比均在外形及手感上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协同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的自体脂肪移植矫治假体隆乳术后的缺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申福定;吴志贤;李响;莫自增;李艺;谷方晓;梁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940nm 像素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外用骨胶原贴敷料结合积雪苷片内服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结果:60例患者,经3次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小音;胡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Sommerlad-Furlow法对腭裂患者进行腭裂唇整复术,并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了探讨。方法:腭裂患者67例,其中单侧完全性腭裂29例(左侧13例,右侧16例),不完全性腭裂38例;67例患者手术年龄为1~9岁,平均2.5岁。手术方法是先采用鼻咽侧壁松弛切口以此有效地缩小咽侧壁间的腭咽距离,再以Sommerlad法进行腭帆提肌的解剖复位和重建术,后运用Furlow法即反向双Z成形术进行有效的进行软腭延长即Sommerlad-Furlow法。结果:本文中所有手术病例均无局部出血、感染、出血、复裂、穿孔。有4例局部创口糜烂;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裂及穿孔。结论:采用Sommerlad-Furlow法进行腭裂整复术可以在术中有效地进行腭帆提肌的解剖复位与重建,从而保证了各种腭裂鼻腔裂隙的完整封闭,极大地减少了腭裂术后复裂及穿孔的发生率并且大限度地减少传统的硬腭松弛切口应用的概率。由于术中有效地延长软腭,从而为提高临床上腭裂整复术的腭咽闭合率以及今后患者的语音训练提高了很好的基础。至于该方法对腭裂患者远期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语音评估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李海如;郑健;吴蕾;陆娟;时恩来;张涛;唐梦霓;彭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长沙地区女性医务人员不同年龄阶段皮肤状况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长沙地区在职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医务人员625名,填写皮肤影响因素调查表,由两名专业医师评估和分析她们的皮肤状况变化。结果:随年龄增长,长沙地区女性医务人员面部皮肤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痤疮变化情况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步减少的趋势;面部鱼尾纹、法令纹、色斑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的趋势。经常使用防晒用品的女性医务人员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皱纹、色斑皮肤问题产生少于不经常使用防晒用品者(P<0.05)。结论:临床皮肤状况调查表可以了解女性皮肤影响因素与状况。长沙地区女性医务人员皮肤情况随年龄增长呈现相关改变,使用防晒用品确实能够减少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鱼尾纹、色斑皮肤问题的产生。
作者:喻亿玲;王晶;李波;雷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正畸配合相关肌功能训练改善骨性错牙合患者微笑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骨性错牙合患者(男11例、女19例),其中安氏Ⅱ类24例(ANB角5°~8°),安氏Ⅲ类6例(ANB角0°~-6°)。年龄13~34岁,平均(21.08±6.67)岁,拔牙设计26例,非拔牙设计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正畸治疗中配合微笑美相关肌功能训练。两组矫治技术、矫治原则相同,基线条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正面微笑像以评价两组矫治前后微笑指标变化的差异。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矫治前后口角高度、微笑宽度、颊廊比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理想笑弧例数、平行笑弧例数变化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矫治前后各微笑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矫治后口角高度、上颌牙龈暴露量、下前牙平均暴露量、颊廊比例及笑弧形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同时配合微笑美肌功能训练,可使骨性错牙合患者口周组织改建与正畸牙颌变化同步、协调,使骨性错牙合患者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同时,微笑美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周嫣;方志欣;黄敏方;陆慧媛;陶斯雅;张大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小鼠模型的黄褐斑的淡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构造黄褐斑小鼠模型,动物皮肤局部外涂药物,连续30天。测定小鼠肝脏和皮肤组织的酪氨酸酶、MDA、NO含量,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猕猴桃籽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肝脏和皮肤组织酪氨酸酶、MDA、NO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绝大多数大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猕猴桃籽油在小鼠体内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淡化黄褐斑的功效。
作者:罗禹;方志强;杨楠;熊铁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切口切除及吸脂治疗先天性副乳腺的经验。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笔者采用小切口切除及吸脂治疗79例(158侧)副乳腺患者,对48侧经前无疼痛、B超未见明确腺体者行吸脂法去除,其余110侧行小切口切除法去除。结果:全部病例均I期愈合出院,无切口感染、裂开、术区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48侧吸脂者复发2侧、110侧小切口切除者复发2侧。结论:小切口切除法及吸脂法治疗先天性副乳腺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可根据术前资料评估腺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作者:李艳;路会;高占巍;陈波;马祥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片段弓技术压低上前牙对深覆牙合矫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5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固定矫治器结合改良片段弓技术打开其咬合,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患者矫治前、后前牙深覆牙合的改变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上前牙获得垂直向压入,前牙咬合打开,深覆牙合得到矫治,后牙垂直向及矢状向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片段弓技术能压低前牙段,同时控制后牙段的伸长,有利于深覆牙合特别是高角、露龈笑或成年深覆牙合患者的矫治;其压低辅弓适宜的初始加载力值为50g左右。
作者:陆史俊;黄优;王震东;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切开重睑术中,不同的缝合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美的效果。从初的皮肤-睑板-皮肤的固定,到后来的睑板-真皮的缝合以及现在的睑板-提上睑肌腱膜-下唇部眼轮匝肌的缝合,虽然这些方法不尽相同,但缝合的终目的都是使上睑皮肤与提上睑肌腱膜或睑板形成粘连,提上睑肌收缩时,睑板和与其粘连线以下的皮肤被提起,而粘连线以上的皮肤松弛、折叠形成皱襞,出现重睑。本文将介绍切开重睑术不同缝合方法的利与弊。
作者:陈丽;郭群;杨云;张颖佳(综述);王继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检测35~44岁中年人唾液糖蛋白水平,探讨其与中年人患龋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找龋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常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200例中年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随机分成两组:①无龋组(DMFT=0),②有龋组(DMFT>0),抽取无龋组20例,有龋组30例,分别检测两组唾液糖蛋白水平,检查有龋组患龋情况并记录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蚀指数(CSI)。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龋组唾液糖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有龋组(P<0.05);有龋组唾液糖蛋白水平与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蚀指数(CSI)显著正相关。结论:唾液糖蛋白水平与中年人患龋指数具有相关性。
作者:孙青;许维刚;赵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光动力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光动力治疗,7~10d照射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红蓝光联合治疗,先使用蓝光照射20min,3d后联合红光照射20min,每周各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079,P<0.05)。治疗结束后对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和光动力组分别随访1、3个月,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光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χ2=5.934,P<0.05)。结论:光动力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光动力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并且两组患者耐受性好,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刚;王芳;林新瑜;严蕾;谢军;王思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细胞移植诱导毛发再生模式,为毛囊细胞移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至第三代后注射移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其毛囊诱导能力。结果:表皮细胞移植无法诱导毛囊发育;真皮细胞移植仅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混合细胞移植能够诱导毛囊及毛干发育。结论:混合细胞培养可作为毛囊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毛囊细胞移植提供良好供体。
作者:陈明娟;王原路;侯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及具体对应关系,为从中医角度指导面部皮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地区招募女性志愿者265名,以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调查。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依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面部皮肤类型以受试者自评进行辨识。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研究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对应分析研究两者具体的对应关系。结果: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存在相关性(χ2=22.335,P<0.01),其中平和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中性,虚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混合型,湿质受试者与混合型及油性肌肤关系密切,瘀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干性。结论:中医体质分型与面部皮肤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其具体对应关系对不同体质的人提供不同的面部皮肤护理指导。
作者:姜银凤;徐超尔;张文娟;华伟光;职蕾蕾;鲁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30例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采取口内切口切除,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3~50岁,平均38.5岁,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局部外观和囊肿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通过口内切口切除囊肿,切口都一期愈合,随访6月~1年,仅有1例复发,行皮肤外切口切除,效果满意。结论:口内切口可以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面部不遗留瘢痕,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德保;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采用半侧面部对照观察,分为两组。治疗组:左侧面部,先用粉刺针清除皮损,再采用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使用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右侧面部,采用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使用胶原贴敷料治疗。激光治疗两周1次,6次为1个疗程。98例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观察治疗后皮损改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痤疮皮损改善有效率(90.82%)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激光治疗后均配合使用胶原贴敷料,能明显缓解患者皮肤的灼热感及干燥敏感。结论: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面部先用粉刺针清除皮损,联合治疗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马琼;王燕;孙素姣;段静娴;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根管预备系统ProTaper和TFA进行根管预备离体前磨牙后,根管预备以及锥度对牙根抗折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因正畸拔除的无龋、无损伤、完整的前磨牙,左右同名牙配对,共60对,分为四组。每对配对牙中,一个做实验,另一个做对照。A组:ProTaper预备 TFA预备,B组:TFA预备完整牙,C组:ProTaper预备完整牙,D组:ProTaper锉预备到F3 ProTaper锉预备到F1,完成根管充填后置于万能实验机上测试每对牙的大载荷。用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抗折强度的差别。结果:A组ProTaper预备的前磨牙抗折强度明显低于TFA预备,B组、C组根管预备过的前磨牙抗折强度明显低于完整牙,D组ProTaper锉预备到F3抗折强度明显低于 ProTaper锉预备到F1的。结论:根管预备后的牙齿抗折力会降低。锥度对根管预备后的抗折力有影响,锥度越大,抗折力越低。
作者:臧艳君;王佳;周磊;王香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皮瓣或颞筯膜瓣修复因皮肤恶性肿瘤所致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21例患者,肿瘤切除后均造成颜面部大面积缺损,平均缺损面积达5.0cm×8.5cm。除了常用的额部皮瓣修复外,笔者选择颞顶筋膜瓣转移加植皮术修复颞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双侧额瓣法修复鼻部洞穿性缺损。结果:21例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均经过一期或二期修复手术,所有皮瓣均成活,形态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修复颜面部不同部位复杂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选择不同类型皮瓣或颞筯膜瓣进行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建平;张治平;黄雁翔;黄伟;邹小梅;杨成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体肋软骨联合自体筋膜在鼻部皮肤菲薄患者鼻整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应用该方法对76例鼻部皮肤菲薄患者进行了隆鼻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跟踪随访。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此方法使外鼻外形更加自然柔美,手感良好,且避免了皮肤干瘪、显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鼻部皮肤菲薄患者实施自体肋软骨联合自体筋膜隆鼻术,术后可取得满意效果,对不能接受假体及鼻整形术后修复的患者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案。
作者:李保锴;李加辅;龙华新;孙明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强支抗远移上下后牙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成人牙列拥挤患者25例,在上颌颧牙槽嵴区和(或)下颌磨牙后区或颊棚区植入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支抗远中移动上下后牙,通过临床评价、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上下后牙矢状向移动距离、远中倾斜度、腭平面、牙合平面以及下颌平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均达到预期效果,微螺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稳定。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平均远中移动距离(4.12±0.66)mm、(3.22±0.25)mm(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上下第一磨牙远中倾斜、腭平面、牙合平面、下颌平面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能发挥绝对强支抗作用,可有效地远中移动上下后牙,解除牙列拥挤。
作者:罗小安;郑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题主要内容为创伤修复研究与治疗:①长脉冲1064nm Nd:YAG 激光在治疗无毛鼠的紫外线损伤时随着脉冲持续时间的差异其组织学和分子学的改变;②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通过调节P13K/ART/mTORS信号通路促进遗传性糖尿病鼠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伤口的愈合;③生物玻璃(Bioglass)激活组织工程皮肤促进伤口愈合;④Baicalein黄芩素通过抑制TGF-β/Smad2/3信号系统抑制瘢痕增生。
作者:李荟元(摘译)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