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翔辕;黎冻;莫海雁;梁坚;梁海洁
目的:介绍一种微创中下面部除皱术——可吸收整形提升带(微拉美)联合可吸收蛋白线(PPDO)改善鼻唇沟过深、皮肤及面部深层软组织松弛下垂的提拉固定术。方法:行SMAS深层剥离,微拉美抓提颧脂肪垫,向后上方以适度力量牵引固定于颞深筋膜上。面颊及颈颌线分别皮下对称植入相同数量的PPDO。结果:本组共87例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2例现两侧面颊不对称。余患者均对除皱效果满意。结论:由可降解生物高分子物质聚乳酸乙醇酸(PLGA)制成的新型可吸收软组织提升带(微拉美),在使面部深层软组织解剖复位的同时增加了局部软组织容量。可吸收蛋白线(PPDO)皮下植入,可以更好的激发皮肤分泌胶原蛋白,使皮肤达到光亮、紧实、富有弹性的效果,年轻化效果更明显、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丽珠;吴新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检测35~44岁中年人唾液糖蛋白水平,探讨其与中年人患龋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找龋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常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200例中年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随机分成两组:①无龋组(DMFT=0),②有龋组(DMFT>0),抽取无龋组20例,有龋组30例,分别检测两组唾液糖蛋白水平,检查有龋组患龋情况并记录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蚀指数(CSI)。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龋组唾液糖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有龋组(P<0.05);有龋组唾液糖蛋白水平与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蚀指数(CSI)显著正相关。结论:唾液糖蛋白水平与中年人患龋指数具有相关性。
作者:孙青;许维刚;赵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及具体对应关系,为从中医角度指导面部皮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地区招募女性志愿者265名,以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调查。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依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面部皮肤类型以受试者自评进行辨识。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研究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对应分析研究两者具体的对应关系。结果: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存在相关性(χ2=22.335,P<0.01),其中平和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中性,虚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混合型,湿质受试者与混合型及油性肌肤关系密切,瘀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干性。结论:中医体质分型与面部皮肤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其具体对应关系对不同体质的人提供不同的面部皮肤护理指导。
作者:姜银凤;徐超尔;张文娟;华伟光;职蕾蕾;鲁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题主要内容为创伤修复研究与治疗:①长脉冲1064nm Nd:YAG 激光在治疗无毛鼠的紫外线损伤时随着脉冲持续时间的差异其组织学和分子学的改变;②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通过调节P13K/ART/mTORS信号通路促进遗传性糖尿病鼠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伤口的愈合;③生物玻璃(Bioglass)激活组织工程皮肤促进伤口愈合;④Baicalein黄芩素通过抑制TGF-β/Smad2/3信号系统抑制瘢痕增生。
作者:李荟元(摘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牙冠延长术后对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的影响,为修复大夫术后选择合适修复时机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口腔科有保留价值的患牙30颗为研究对象,行牙冠延长术,分别在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2、4、6周及3个月检测患牙牙周探针深度(PD)、探针出血指数(BOP)和断端至牙龈距离等临床指标,同时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收集到的患者龈沟液中骨钙素(OC)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术后与术前相比呈上升趋势;BOP术后1周与术前1周相比无差异,2周后明显下降,在4周后趋于稳定;术后断端均位于牙龈上,根方退缩开始于术后1周,4周达到稳定。龈沟液中OC值术前与术后1周相比无差异,术后2周内呈上升趋势并达到高值,之后逐渐下降至6~8周稳定在术前状态。结论:牙冠延长术后修复体的制作应在术后6~8周待组织愈合,龈缘位置基本稳定后再开始。
作者:杨芳;齐鲁;斯琴高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Sommerlad-Furlow法对腭裂患者进行腭裂唇整复术,并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了探讨。方法:腭裂患者67例,其中单侧完全性腭裂29例(左侧13例,右侧16例),不完全性腭裂38例;67例患者手术年龄为1~9岁,平均2.5岁。手术方法是先采用鼻咽侧壁松弛切口以此有效地缩小咽侧壁间的腭咽距离,再以Sommerlad法进行腭帆提肌的解剖复位和重建术,后运用Furlow法即反向双Z成形术进行有效的进行软腭延长即Sommerlad-Furlow法。结果:本文中所有手术病例均无局部出血、感染、出血、复裂、穿孔。有4例局部创口糜烂;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裂及穿孔。结论:采用Sommerlad-Furlow法进行腭裂整复术可以在术中有效地进行腭帆提肌的解剖复位与重建,从而保证了各种腭裂鼻腔裂隙的完整封闭,极大地减少了腭裂术后复裂及穿孔的发生率并且大限度地减少传统的硬腭松弛切口应用的概率。由于术中有效地延长软腭,从而为提高临床上腭裂整复术的腭咽闭合率以及今后患者的语音训练提高了很好的基础。至于该方法对腭裂患者远期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语音评估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李海如;郑健;吴蕾;陆娟;时恩来;张涛;唐梦霓;彭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容的远期效果,为口腔内科医生在临床选择合适前牙美容修复树脂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要求前牙美容修复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Z350纳米复合树脂)43例和对照组(TPH树脂)43例进行前牙美容修复,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诊,比较临床疗效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方法,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诊比较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各项评分标准中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纳米复合树脂与传统TPH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方面比较不仅美观程度更高,患者满意度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远期效果上更优于TPH树脂,临床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斯琴高娃;迪丽努尔·阿吉;王星;热西丹·阿不都热衣木;冯瑶;卡德尔牙·艾来提;苏比力·吐尔逊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容护理干预对皮肤寻常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容护理干预。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耐受率高于对照组,第1次换药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容护理干预对治疗皮肤寻常痤疮效果明显。
作者:郑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内窥镜辅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术后再阻塞的效果。方法:鼻泪管术后再阻塞52例(54眼)。采用罗哌卡因及利多卡因等量混合液神经阻滞麻醉后内窥镜辅助引导下行鼻泪管灼烧术,联合鼻泪管支架植入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54眼均一次置管成功,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泪道通畅或泪溢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内窥镜辅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术后再阻塞,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可重复治疗。
作者:王彦;刘德成;杨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体肋软骨联合自体筋膜在鼻部皮肤菲薄患者鼻整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应用该方法对76例鼻部皮肤菲薄患者进行了隆鼻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跟踪随访。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此方法使外鼻外形更加自然柔美,手感良好,且避免了皮肤干瘪、显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鼻部皮肤菲薄患者实施自体肋软骨联合自体筋膜隆鼻术,术后可取得满意效果,对不能接受假体及鼻整形术后修复的患者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案。
作者:李保锴;李加辅;龙华新;孙明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面孔吸引力指目标人物面孔所诱发的积极愉悦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个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好的整体形象、漂亮和谐的面部外观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各不尽同,所以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判断也会产生差异。正是因为人们对个人魅力的日渐重视,我们要与时俱进得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孔吸引力心理学快速发展,关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其研究发展予以综述:面孔吸引力高低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影响面孔吸引力的诸多因素;面孔吸引力的研究评价方法。
作者:刘娜(综述);张淋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7年4月20-24日在珠海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友谊的目的,欲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投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30例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采取口内切口切除,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3~50岁,平均38.5岁,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局部外观和囊肿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通过口内切口切除囊肿,切口都一期愈合,随访6月~1年,仅有1例复发,行皮肤外切口切除,效果满意。结论:口内切口可以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面部不遗留瘢痕,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德保;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泪沟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矫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对98例泪槽凹陷的就医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分段式填充技术注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以矫正泪槽凹陷,改善眶周年轻化。结果:本组82例就医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3.6%,随访时间1~18个月,术后满意率98.7%。结论: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的矫正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填充效果及眶周年轻化改善效果。
作者:肖明明;高洁;陈桂菊;鲁开贵;邓皓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颌面部截骨整形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选择合适的镇痛剂量。方法:我院择期行颌面部截骨整形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h);Ⅱ组为舒芬太尼0.04μg/(kg·h);Ⅲ组为舒芬太尼。0.06μg/(kg·h);评价术后4h、12h、24h、48h的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Ⅱ、Ⅲ组各时点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较Ⅰ组低(P<0.05),与Ⅰ组、Ⅱ组比较,Ⅲ组在各时点White 评分均升高(P<0.05);Ⅰ组各时点药物用量、按压次数均高于Ⅱ、Ⅲ组(P<0.05);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明显减少( P<0.05)。结论:颌面部截骨整形手术患者术后静脉持续输注0.04μg/(kg·h)舒芬太尼用于静脉自控镇痛较为适合,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先霞;唐安;刘玉;高晓玲;徐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累及真皮层,来源于纤维细胞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巨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更是少见,近15年来国内文献上仅见少量病例报道,本文将该例病例的治疗经过、手术心得及术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于善伟;周善宇;蔡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15年1月收治的92例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为创面坏死组织溶解、肉芽组织生长后再实施皮瓣修复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恢复优良率为91.30%,明显较对照组71.74%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住院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43%,观察组10.8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实施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可利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术后并发症较少,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募集60名无基础病的健康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生理盐水;0.5%氨甲环酸溶液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两组受试者均每周接受1次治疗,共治疗2个月,每周两组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72h都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拍摄每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面部照片。通过皮肤状态问卷调查受试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复测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结果:生理盐水组治疗后72h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皮肤弹性与0.5%氨甲环酸溶液组无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治疗后黑素数值显著高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受试者面部照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面部照片明显比治疗前肤色白皙;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低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及0.5%氨甲环酸溶液组皆无不良反应;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1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的黑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测得的黑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可明显改善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
作者:吴亭妍;周炳荣;易飞;陶艳玲;苗颖颖;倪娜;马仁燕;许阳;徐百;骆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寻针对存在部分上睑提肌功能减弱的就医者行重睑术的效果良好且持久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就医的65例要求行重睑术的就医者,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伴内眦赘皮者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所有受术者术后均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5例失访,其余60例随访结果显示:重睑形态美观、双侧对称自然;行内眦赘皮去除术者,内眦显露自然,内眦部瘢痕不明显,睑裂加长,外形美观。结论: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效果持久,可同时有效矫正轻微上睑下垂,使双眼显得生动而富有灵气。
作者:冯有支;谭赵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细胞移植诱导毛发再生模式,为毛囊细胞移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至第三代后注射移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其毛囊诱导能力。结果:表皮细胞移植无法诱导毛囊发育;真皮细胞移植仅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混合细胞移植能够诱导毛囊及毛干发育。结论:混合细胞培养可作为毛囊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毛囊细胞移植提供良好供体。
作者:陈明娟;王原路;侯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