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有支;谭赵云
目的:介绍一种微创中下面部除皱术——可吸收整形提升带(微拉美)联合可吸收蛋白线(PPDO)改善鼻唇沟过深、皮肤及面部深层软组织松弛下垂的提拉固定术。方法:行SMAS深层剥离,微拉美抓提颧脂肪垫,向后上方以适度力量牵引固定于颞深筋膜上。面颊及颈颌线分别皮下对称植入相同数量的PPDO。结果:本组共87例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2例现两侧面颊不对称。余患者均对除皱效果满意。结论:由可降解生物高分子物质聚乳酸乙醇酸(PLGA)制成的新型可吸收软组织提升带(微拉美),在使面部深层软组织解剖复位的同时增加了局部软组织容量。可吸收蛋白线(PPDO)皮下植入,可以更好的激发皮肤分泌胶原蛋白,使皮肤达到光亮、紧实、富有弹性的效果,年轻化效果更明显、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丽珠;吴新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泪沟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矫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对98例泪槽凹陷的就医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分段式填充技术注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以矫正泪槽凹陷,改善眶周年轻化。结果:本组82例就医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3.6%,随访时间1~18个月,术后满意率98.7%。结论:分段式填充技术应用于泪槽凹陷的矫正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填充效果及眶周年轻化改善效果。
作者:肖明明;高洁;陈桂菊;鲁开贵;邓皓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30例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采取口内切口切除,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3~50岁,平均38.5岁,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局部外观和囊肿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通过口内切口切除囊肿,切口都一期愈合,随访6月~1年,仅有1例复发,行皮肤外切口切除,效果满意。结论:口内切口可以切除面颊部皮脂腺囊肿,面部不遗留瘢痕,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德保;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结合氨基乙酰丙酸(aminolevulinic acid, 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中重度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9例中重度面部光老化患者,左右侧面部随机分为治疗侧(IPL结合ALA-PDT治疗)及对照侧(单纯IPL治疗),共治疗4次,间隔为1个月。治疗前后医生对患者面部皮肤进行整体光老化评分,测定面部皮肤(颧部和唇部)黑素指数(MI值)、红斑指数(EI值)和角质层含水量。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4次治疗后整体评分治疗侧与对照侧均有所下降,治疗侧效果更显著(P<0.05)。双侧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21%及68.97%,差异无显著性。治疗侧颧部的皮肤MI值于第1次与第4次治疗后下降明显,唇部的MI值于第3次治疗后下降显著。两个部位的EI值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双侧面部角质层含水量均轻微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副作用包括暂时性可耐受的轻微红肿、发热或局部刺痛感。结论:IPL结合ALA-PDT治疗中重度面部光老化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祝霞;吴严;徐天华;李远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面孔吸引力指目标人物面孔所诱发的积极愉悦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个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好的整体形象、漂亮和谐的面部外观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各不尽同,所以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判断也会产生差异。正是因为人们对个人魅力的日渐重视,我们要与时俱进得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孔吸引力心理学快速发展,关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其研究发展予以综述:面孔吸引力高低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影响面孔吸引力的诸多因素;面孔吸引力的研究评价方法。
作者:刘娜(综述);张淋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题主要内容为创伤修复研究与治疗:①长脉冲1064nm Nd:YAG 激光在治疗无毛鼠的紫外线损伤时随着脉冲持续时间的差异其组织学和分子学的改变;②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通过调节P13K/ART/mTORS信号通路促进遗传性糖尿病鼠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伤口的愈合;③生物玻璃(Bioglass)激活组织工程皮肤促进伤口愈合;④Baicalein黄芩素通过抑制TGF-β/Smad2/3信号系统抑制瘢痕增生。
作者:李荟元(摘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寻针对存在部分上睑提肌功能减弱的就医者行重睑术的效果良好且持久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就医的65例要求行重睑术的就医者,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伴内眦赘皮者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所有受术者术后均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5例失访,其余60例随访结果显示:重睑形态美观、双侧对称自然;行内眦赘皮去除术者,内眦显露自然,内眦部瘢痕不明显,睑裂加长,外形美观。结论: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效果持久,可同时有效矫正轻微上睑下垂,使双眼显得生动而富有灵气。
作者:冯有支;谭赵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6年1月于我院整形外科就诊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共54例(86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成年患者均给予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正,未成年患者给予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进行矫正,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观察时间4~57个月,平均26.9月。46例获得满意疗效,3例出现复发。无一例出现睑裂闭合不全、穹窿部结膜脱垂、睑内翻、睑外翻、倒睫、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成人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作用持久,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安全可靠比较理想的可行术式。对于年幼患者,可将额肌筋膜复合瓣悬吊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李想;王喜梅;刘林嶓;李晴;张亚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不同鼻中隔先天条件和鼻中隔软骨片切取大小情况下,灵活选用不同的鼻中隔软骨与耳软骨处理技术组合完成鼻延长的方法。方法:通过开放入路,松解下外侧软骨,常规方法显露鼻中隔软骨,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保留L支架的鼻中隔软骨延伸移植技术、不保留L支架的鼻中隔翻转成形技术、耳软骨鼻尖移植物、鼻中隔软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耳软骨复合鼻中隔软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耳软骨穹窿重建移植物等技术相组合,并结合下外侧软骨缝合技术完成短鼻延长。结果:本组51例短鼻患者,随访其术后3~15个月,7例患者鼻延长效果欠佳,余44例患者短鼻改善明显。结论:在开放式鼻整形中根据患者鼻中隔先天条件及获取鼻中隔软骨移植片大小采取不同的鼻中隔软骨与耳软骨处理技术组合,结合鼻软骨缝合技术可有效的矫正短鼻畸形。
作者:肖翔辕;黎冻;莫海雁;梁坚;梁海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切口切除及吸脂治疗先天性副乳腺的经验。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笔者采用小切口切除及吸脂治疗79例(158侧)副乳腺患者,对48侧经前无疼痛、B超未见明确腺体者行吸脂法去除,其余110侧行小切口切除法去除。结果:全部病例均I期愈合出院,无切口感染、裂开、术区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48侧吸脂者复发2侧、110侧小切口切除者复发2侧。结论:小切口切除法及吸脂法治疗先天性副乳腺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可根据术前资料评估腺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作者:李艳;路会;高占巍;陈波;马祥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协同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应用自体皮下脂肪移植矫治硅胶假体隆乳术后缺陷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8例假体隆乳术后存在外形缺陷等问题的患者,我科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抽吸患者腹部、大腿内侧、外侧等部位的脂肪,并提纯浓缩;通过静脉采血获取20~50ml全血样本,经加工处理得到浓缩血小板血浆;将纯化的脂肪与富含血小板血浆按500∶10或500∶20的比例混合,均匀注射进乳房组织,每侧乳房依具体情况一次性注射脂肪组织100~280ml。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本组8例患者术后乳房与术前相比均在外形及手感上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协同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的自体脂肪移植矫治假体隆乳术后的缺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申福定;吴志贤;李响;莫自增;李艺;谷方晓;梁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募集60名无基础病的健康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生理盐水;0.5%氨甲环酸溶液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两组受试者均每周接受1次治疗,共治疗2个月,每周两组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72h都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拍摄每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面部照片。通过皮肤状态问卷调查受试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复测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结果:生理盐水组治疗后72h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皮肤弹性与0.5%氨甲环酸溶液组无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治疗后黑素数值显著高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受试者面部照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面部照片明显比治疗前肤色白皙;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低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及0.5%氨甲环酸溶液组皆无不良反应;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1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的黑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测得的黑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可明显改善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
作者:吴亭妍;周炳荣;易飞;陶艳玲;苗颖颖;倪娜;马仁燕;许阳;徐百;骆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强支抗远移上下后牙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成人牙列拥挤患者25例,在上颌颧牙槽嵴区和(或)下颌磨牙后区或颊棚区植入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支抗远中移动上下后牙,通过临床评价、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上下后牙矢状向移动距离、远中倾斜度、腭平面、牙合平面以及下颌平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均达到预期效果,微螺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稳定。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平均远中移动距离(4.12±0.66)mm、(3.22±0.25)mm(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上下第一磨牙远中倾斜、腭平面、牙合平面、下颌平面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能发挥绝对强支抗作用,可有效地远中移动上下后牙,解除牙列拥挤。
作者:罗小安;郑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Elos激光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5例,外用千白氢醌乳膏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色素程度、色素沉着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色素程度、色素沉着面积及总积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具有显著的促进面部色素沉着消退的作用,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东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片段弓技术压低上前牙对深覆牙合矫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5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固定矫治器结合改良片段弓技术打开其咬合,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患者矫治前、后前牙深覆牙合的改变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上前牙获得垂直向压入,前牙咬合打开,深覆牙合得到矫治,后牙垂直向及矢状向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片段弓技术能压低前牙段,同时控制后牙段的伸长,有利于深覆牙合特别是高角、露龈笑或成年深覆牙合患者的矫治;其压低辅弓适宜的初始加载力值为50g左右。
作者:陆史俊;黄优;王震东;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长沙地区女性医务人员不同年龄阶段皮肤状况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长沙地区在职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医务人员625名,填写皮肤影响因素调查表,由两名专业医师评估和分析她们的皮肤状况变化。结果:随年龄增长,长沙地区女性医务人员面部皮肤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痤疮变化情况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步减少的趋势;面部鱼尾纹、法令纹、色斑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的趋势。经常使用防晒用品的女性医务人员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皱纹、色斑皮肤问题产生少于不经常使用防晒用品者(P<0.05)。结论:临床皮肤状况调查表可以了解女性皮肤影响因素与状况。长沙地区女性医务人员皮肤情况随年龄增长呈现相关改变,使用防晒用品确实能够减少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鱼尾纹、色斑皮肤问题的产生。
作者:喻亿玲;王晶;李波;雷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940nm 像素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外用骨胶原贴敷料结合积雪苷片内服综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结果:60例患者,经3次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小音;胡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15年1月收治的92例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为创面坏死组织溶解、肉芽组织生长后再实施皮瓣修复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恢复优良率为91.30%,明显较对照组71.74%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住院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43%,观察组10.8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实施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可利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术后并发症较少,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SUS2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3例12~15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常规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配戴SUS2矫治器治疗6~9个月,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3例患者矫治后侧貌改善明显,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或接近Ⅰ类。头影测量分析显示 ANB、UL-E、LL-E、OB、OJ、PP-FH及Y轴治疗后显著减小(P<0.05);SNB、Go-Gn、Ar-Go、L1-MP治疗后显著增大(P<0.05);OP-FH、SNA、SN-MP、U1-SN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SUS2矫治器联合直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时可有效地利用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刺激下颌骨的生长从而获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娟;翁露茜;刘彭若峰;林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体肋软骨联合自体筋膜在鼻部皮肤菲薄患者鼻整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应用该方法对76例鼻部皮肤菲薄患者进行了隆鼻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跟踪随访。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此方法使外鼻外形更加自然柔美,手感良好,且避免了皮肤干瘪、显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鼻部皮肤菲薄患者实施自体肋软骨联合自体筋膜隆鼻术,术后可取得满意效果,对不能接受假体及鼻整形术后修复的患者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案。
作者:李保锴;李加辅;龙华新;孙明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