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飞;许旭东;杨守和
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16~38岁.3例患者均有标准正侧位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体检时可见患者瘦高、胸廓扁平、胸背部平直或凹陷.其中1例心电图有轻微的ST-T改变,3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作者:杨东奎;郑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VEGF-C、VEGFR-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8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手术前1周内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肿瘤组织VEGF-C、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81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64.2% (52/81),VEGFR-3阳性表达率为67.9% (55/81).②52例VEGF-C表达阳性的标本中,45例VEGFR-3表达阳性,VEGF-C表达与VEGFR-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③SCT图像显示的肿瘤强化幅度≥30 HU、<30 HU组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5%和45.5%,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6%和68.2%.④浆膜侵犯有、无组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和34.5%,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55.2%.⑤淋巴结转移阳、阴性组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和39.4%,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和36.4%.结论 VEGF-C的表达与SCT图像显示的肿瘤强化幅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R-3的表达与SCT图像显示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程鑫;韩明;张仕状;王滨;曲林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2005年北京市核医学科显像状况.方法 通过邮寄调查表,统计2005年北京市核医学科的显像种类、数量及其年龄、性别分布状况.结果 回收30份核医学调查表.SPECT显像数量为6.72/1000人口,其中心肌显像为1.53/1000人口.PET为0.28/1000人口.全身骨显像多,其次为静息/运动心肌显像和肾功能显像.大多数PET和SPECT显像为单一显像剂,患者年龄多在41~70岁,但不同的病种和显像类型间,年龄分布有轻微差异,性别分布的总趋势是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北京的核医学显像有相当的数量,多数显像项目的数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显像检查所用显像剂为单一放射性药物.
作者:耿建华;司宏伟;陈盛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乳腺黏液癌的病理,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6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影像特征、病理表现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组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近半数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富含黏液,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镜下分单纯型和混合型.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59%,单纯型和混合型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6%和71%(P=0.057).本组11%的肿瘤超声误诊为纤维腺瘤.混合型的肿块不均匀、肿块后方声衰减和肿块内砂砾样钙化均高于单纯型(P<0.05).混合型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和Ki67阳性率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 乳腺黏液癌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导致部分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或因无明显的恶性征象而漏诊或误诊.混合型较单纯型具有更多的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也更高.
作者:彭玉兰;魏兵;吕青;马步云;李朝霞;谢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 对在1068例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彩超检出的16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来自供体肾结石9例,术后形成结石7例;其中移植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例,移植肾并输尿管结石2例;单发结石10例,多发结石6例;合并尿路梗阻8例,镜下血尿5例.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无典型症状,彩超是诊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方法,对结石的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高怡;喻智;申雪萍;熊锐华;刘春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反应时和大脑主要投射、联络和连合纤维的DTI部分各项异性(FA)值间相关性,以及这种相关性和正常对照组间有无不同,为揭示ADHD儿童反应时改变的可能神经基础提供帮助.方法 以16名ADHD儿童和性别、年龄、利手及受教育程度方面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n-Back工作记忆任务和DTI成像,对两组平均正确反应时和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组平均正确反应时[对照组为(626.92±41.28) ms;ADHD组为(700.45±66.98) ms]明显延长(P<0.01),其双侧扣带束(CB)(右侧CB:P<0.05;左侧CB:P<0.05)、右侧胼周额部深部白质(PCF)(P<0.01)的平均FA值显著减低.ADHD儿童右侧CB、双侧小脑中脚(MCP)的mFA和mRT间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右侧PCF、双侧内囊前肢(AIC)的mFA和mRT间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ADHD儿童参与的神经网络可能与正常儿童不同.ADHD儿童的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异常可能介导着其行为学异常.
作者:王璐;范国光;于兵;麻宏伟;潘学霞;郭启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15例SARS后被确诊为Ⅰ期骨缺血坏死后行高压氧治疗病例的追踪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SARS后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 符合WHO确定的SARS诊断标准的15例患者(23髋)行双侧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其中平片、CT检查为阴性, MRI诊断为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压氧治疗后,随诊34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平片、CT和MRI结果.结果 在高压氧治疗前,所有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根据1992年国际骨循环联合会(ARCO)国际分期标准均诊断为Ⅰ期,高压氧治疗后随访近3年,无痊愈者,2例(3髋)进展为Ⅳ期,1例(1髋)进展为Ⅲ期, 12患者(19髋)进展为Ⅱ期.结论 高压氧治疗不能逆转或有效阻止SARS后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进展.
作者:武靖;蒋全胜;洪楠;邸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onoVue造影剂及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37例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患者,共84条血管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经过肝移植手术或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证实,78条血管栓子形成(瘤栓50个,血栓28个),6条血管通畅.超声造影诊断门脉系统栓子的敏感性98.7%,特异性100%,以栓子内动脉相早期造影剂灌注为标准,诊断门脉系统瘤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评价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的通畅性,提高栓子的检出率,并可鉴别栓子的良恶性,为肝移植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准确的信息.
作者:顾莉红;李凤华;李萍;朱彩霞;方华;杜晶;唐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的MRI表现及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搜集儿童17例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的病例,其中男14例,女3例, 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 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的病例中,额叶发育不良4例,中央前后回皮质发育不良2例,顶叶皮质发育不良2例, 颞叶皮质发育不良3例,顶枕叶皮质发育不良1例,额顶叶皮质发育不良4例,颞顶枕皮质发育不良1例,其中3例伴有胼胝体发育不成熟.各种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病变的临床症状以癫痫与精神发育迟滞常见,临床表现一般与病变的范围和位置有关.结论 儿童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在大脑皮质发育障碍占有重要地位,表现部位各异,临床表现不同,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冯占辉;吕发金;黄华;彭娟;晏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对105例成年人头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以显示眶下神经管;测量眶下神经孔至眶下缘距离、眶下神经至正中平面距离、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直径;观察眶下神经管的CT表现.结果 眶下神经孔至眼眶下缘垂直距离平均(8.3±2.7)mm;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平均直径分别为(24.6±3.0)mm、(2.1±1.0)mm;眶下神经孔至正中线距离平均为(27.0±1.7)mm;双侧眶下神经孔基本对称.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三维重组技术可多方位显示眶下神经管,并可进行形态学测量,熟悉其正常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价具有意义.
作者:赵光明;陈克敏;柴维敏;凌华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38岁.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1年,加重1个月.查体:患者强迫坐位.腰4~5、腰5骶1椎间隙压痛明显.左侧椎旁叩击痛,双侧髂后上棘压痛明显.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实验室检查:血沉46 mm/h, 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有犬羊接触史.X线示腰椎未见异常.
作者:任永芳;蒋杰;曲源;夏迎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影像学征象不典型,诊断困难.CD4 T淋巴细胞是人类主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它在干预机会性感染,控制HIV发展为AIDS方面为临床医务工作者起着指导性作用.CD4 T淋巴细胞数与结核病的发病率成反比,与肺部影像学征象发生的几率具有相关性,即CD4 T淋巴细胞数值越小,合并结核的可能性越大,肺部影像学征象越不典型.
作者:滕录霞;高剑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动脉的管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方法 使用西门子公司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结合同步心电图描记,声学采集条件下分别获取2型糖尿病足背动脉无形态学改变患者20例(T2DM1组)、糖尿病足背动脉有形态学改变患者26例(T2DM2组)和20例无糖尿病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足背动脉的长轴二维图像,并进行动态存储.测量足背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末内径(Ds),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运用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足背动脉管壁长轴方向上的大纵向运动速度(Vmax)、大应变(Smax) 及大应变率(Srmax),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1组患者足背动脉IMT、Ds和PSV测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Vmax、Smax、Srmax测值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减低(P<0.05或0.01).T2DM2组患者足背动脉IMT、Ds、PSV测值和Vmax、Smax、Srmax测值与T2DM1组及正常对照组各测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T2DM足背动脉病变的分析,尤其对于临床未发现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可较早地进行检测.
作者:陈明;谢明星;王新房;吕清;王静;张静;王蕾;丁尚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vQCT技术测量绝经后女性股骨颈的容积性骨密度(BMD)和几何参数,评价各参数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绝经后妇女47例,其中正常组26例,骨质疏松组14例,骨质疏松伴腰椎骨折组7例.应用多层螺旋CT对三组患者左股骨颈进行容积扫描并薄层重建,利用Osteo CAD软件对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测量,计算出股骨颈的皮质骨、小梁骨和整体骨的容积BMD,股骨颈轴长和小横截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正常组与骨折组之间vQCT及DXA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调节年龄、身高和体重因素后差异仍存在;骨质疏松组与骨折组之间只有小梁BMD及总体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小梁BMD下降幅度较大,达32.4%.结论 股骨近端vQCT测量比DXA能更敏感地反映绝经后女性股骨颈BMD的变化情况,为早期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贾慧惠;蔡跃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6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获得不同病理阶段的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与病理作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计算所得时间-密度灌注曲线符合数据分析要求.正常对照组的ALP为(26.96±3.11) ml·100 ml-1·min-1,PVP为(102.84±5.56) ml·100 ml-1·min-1,HPI为(20.31±2.03)%,BF为(47.70±3.13) ml·100 ml-1·min-1,BV为(135.55±4.53) ml/L和 P为(68.08±1.05) 0.5 ml·100 ml-1·min-1.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组的ALP、PVP、HPI、BF、BV和P分别为:(28.73±4.09) ml·100 ml-1·min-1、(94.14±5.56) ml·100 ml-1·min-1、(22.42±2.07)%、(40.95±3.94) ml·100 ml-1·min-1、(123.80±7.21) ml/L和(68.59±1.39)0.5 ml·100 ml-1·min-1.统计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组的PVP、BF、BV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S3、S4期分别与对照组、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2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PI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S3、S4期分别与对照组、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LP和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够反映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改变,灌注参数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保智;郭顺林;郭吉刚;王刚;张安;徐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疾病,发病急,病情重,CT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金晓;罗良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S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的MRS谱线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以腺体为主型增生(GBPH)组7例、基质为主型增生(SBPH)组6例、中央腺体偶发癌(IDPC)组5例.比较各组患者MRS可用体素(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CC/C]的比值及其与体素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 ①中央腺体偶发癌组的CC/C平均值(1.32±0.42)大于GBPH组(0.88±0.28)和SBPH组(0.81±0.2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BPH组与SBPH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②组内比较,各部位CC/C平均值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中央腺体偶发癌组与GBPH组、SBPH组,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的尖部、前部、中部和右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前列腺体部、左侧、基底部、后部和尿道周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RS半定量分析可能会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良性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作者:佟艳军;王霄英;李飞宇;蒋学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成年健康家犬10条,禁食24小时后全麻,行CT扫描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于定位点穿刺胆囊,行胆囊及肝外胆管造影.应用引导装置及硬导丝将5F鞘及自制支架释放装置送入胆总管内,经皮经胆囊管将金属支架置入胆总管内.术后定期检测肝功,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 在10条狗中,胆囊穿刺成功率为100%.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0%(8条),两条狗由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成角锐利,支架置入失败.放置支架的实验动物中,7条狗术后状态良好,1条狗于术后24小时死于胆汁漏.在1个月的观察期内,肝功正常的实验动物为4条,两只狗的碱性磷酸酶在术后5和10天升高,一条狗的总胆红素升高.在观察期内CT扫描各实验动物支架均未出现明显移位.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以犬为试验动物的经皮经胆囊途径胆管介入的动物模型.实验证明该动物模型安全、可行,且适合于长期的试验研究.
作者:梁宏元;卢再鸣;温锋;毛晓楠;郭启勇;刘兆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眼球的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17眼)先天性小眼球的MRI表现.15例行MR平扫,其中3例还行增强扫描,采用FSE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及斜矢状面T1WI扫描.结果 15例(17眼)先天性小眼球中,单侧13例,双侧2例.缺损性小眼球11眼,10眼表现为眼球体积小,前部结构正常,视乳头区眼球壁不连续,并见长T1长T2信号囊肿突出于眼球之外,1眼表现为患侧未见正常眼球结构,囊肿大而不规则;并发性小眼球5眼,伴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单纯性小眼球1眼.患侧眶腔减小11眼,扩大2眼,无明显改变4眼.伴视路或颅内其他异常4例.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小眼球本身及伴发的眼部及中枢神经发育异常,有助于先天性小眼球的分型,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陈青华;王振常;鲜军舫;田其昌;燕飞;杨本涛;刘中林;张燕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68岁,近半年心前区疼痛,临床拟诊冠心病行CTA检查.MSCT表现:平扫左心房左右后方分别可见一等密度影向心外膨隆.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进入,呈高密度影(图1、2).VR图像可见左心房左后方见囊状灶突起,左侧病变基底宽,位于心左静脉与左房室沟之间;右侧病变颈部较窄,位于左侧心房右后之房间隔后方(图3).
作者:陈洪亮;唐光才;陈光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