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强;唐丽琴;柳麟翔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Ⅱ度烧伤后瘢痕修复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恢复血运时间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及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修复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复合皮移植术,可减少患者疼痛和感染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娟娟;谢欣兰;卓兴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CYLD蛋白在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等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分布、表达特征,探索皮肤附属器肿瘤的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患者皮损,进行CYLD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IPP软件测定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毛发上皮瘤组、毛母细胞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正常人毛囊对照组(P<0.001),但毛发上皮瘤组和毛母细胞瘤组CYLD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汗管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正常人汗腺对照组(P<0.001).结论:CYLD蛋白表达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和颗粒层为主)、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围区域;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的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这三种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致病机理可能与CYLD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应朝霞;肖生祥;王永贤;周俊;任建文;黄莺;宋刘梅;樊文昕;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评价其可否作为种植体周围炎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使用吸潮纸尖提取40例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样本,40例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样本,分别记录其探诊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并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丧失(Bone loss,BL)情况.使用ProcartaPlexTM多因子分析技术进行细胞因子定量检测并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SBI和PD值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GCF中MMP-8含量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13在种植体周围炎组和健康组龈沟液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8含量与SBI、PD和BL正相关关系.结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8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种植体周围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指标.
作者:朱白雪;戴晓玮;高晓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5月-2015年1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369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31例,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研究组:238例,采用优化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ISI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皮损颜色及面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明显改善,治疗后12周,研究组有效率为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VISIA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色斑绝对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色斑数值变化比率高于对照组,且数值下降明显.经强脉冲光治疗后均出现轻中度红斑,冷敷0.5~1h后可见消退.研究组2例患者因皮肤敏感,治疗后出现少量红色丘疹,并出现风团,经对症处理和冷敷后消退,无1例患者出现继发感染及遗留瘢痕.结论:优化强脉冲光技术可有效治疗黄褐斑,降低VISIA评分,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小燕;刘晓梅;马瑛;严晓雪;赵晓丽;王师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假体联合生物膜修复重建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形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修复重建的1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一期强生假体置入及生物膜覆盖修复重建,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7例患者术后乳房形态良好,16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仅有1例(5.88%)患者出现血肿,经对应处理后血肿消失;随访1年,无乳腺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假体联合生物膜修复重建,能够改善乳房形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杨程;刘云霓;周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牙合)面磨耗对活髓牙牙根纵裂的影响,为牙根纵裂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将900颗(牙合)面发生磨耗的活髓牙分级,统计各磨耗等级发生牙根纵裂的频数百分比,收集牙根纵裂患牙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牙位、患根分布、牙周、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分析评价.采用SPSS 2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①磨耗Ⅲ级和Ⅳ级发生牙根纵裂的可能性大于Ⅰ级和Ⅱ级,Ⅲ级和Ⅳ级无显著差别;②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的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男女比例为2:1.患牙大多有牙周病变,影像学检查可见牙根纵裂的患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周骨质破坏、根尖周骨质破坏,有时表现为根管突然增宽等.结论:牙(牙合)面形态的异常改变对牙根纵裂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牙根纵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需加深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使更多的患牙得以保留.
作者:赵璐;李亮;王小禾;吴佩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医学及美学效果.方法:以145例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翻瓣种植,观察组(82例)采用微创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牙龈乳头高度,采用粉红美学记分标准(PES)评估美容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牙槽嵴的骨吸收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乳头3度为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8%(P<0.05);观察组PES总分(12.6±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1.8)分(P<0.05);观察组美观程度、固定功能、舒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环切术可显著提高口腔种植的手术疗效,改善患者口腔外观,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冰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囊肿患者68例,先以高频电针打孔引流,取出囊壁,再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脉冲染料激光参数选择:波长595nm,脉宽0.45ms,能量6.0~8.0J/cm2.结果:痊愈率98.5%(67/68),美容效果好占73.5%(50/68),患者满意率97.0%(66/68).结论:高频电针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囊肿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
作者:陈阳美;刘瑜;赵清;邹道佩;蒲以欢;陈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行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的2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混有富血小板血浆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无混有富血小板血浆干预,评价各组种植修复的成功率、骨吸收、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及主观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种植修复,两组骨吸收、WE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种植修复即刻、修复后6个月、12个月PES评分及种植修复后12个月附着高度、整体美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骨再生及修复,且美学效果良好.
作者:左胜元;徐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3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物切除后圆形或类圆形组织缺损,修复术前皮肤缺损面积为(2.68±1.81)cm2,在缺损周围设计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转移并缝合固定.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3年,创面无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效果满意、可靠.
作者:庄淑波;及跃男;赵娜;王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标准化操作流程应用于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行美学修复的37例患者,106颗修复体采用标准化的修复操作流程制做,记录患者修复体验满意度,医生对每一例修复体戴牙时间,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标准评价戴牙当天、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就诊体验满意度(9.7±0.3)分,医师戴牙平均时间(4.7±0.5) min;戴牙当天3例(2.9%)修复体颜色略微不匹配,主要集中于后牙区,患者接受.修复12个月后,1颗(1.1%)修复体出现崩瓷,拆除重新制做,1颗(1.1%)修复体边缘适合性欠佳,4颗(4.4%)修复体牙龈轻度充血红肿,给予局部治疗.总体修复体效果良好稳定.结论:固定义齿修复中,应用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能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薛强;唐丽琴;柳麟翔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以自愿参与调查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获得有效调查样本270例,其中男性89人,女性181人.调查学生寻常性痤疮患病率、性别特点和城乡差别等.结果: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痤疮患病率61.1%(165/27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农牧区生源患病率高于城市生源、一年级患病率高于其他年级、护理专业学生患病率高于其他专业,但上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年级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5),预防专业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下颌区痤疮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结论:藏族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下颌区为痤疮好发部位.
作者:钟铧;旦增晋美;谢恩旭;李幼琼;平措卓嘎;洛桑曲珍;白玛多吉;任海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大汗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9月-2013年4月,笔者科室对6例8处化脓性大汗腺炎病变采用外科方法进行治疗,术前美蓝明确病变范围,切除标记范围内全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表面,术后直接缝合2处,游离植皮3处,皮瓣或肌皮瓣覆盖3处.结果:1处植皮区因皮片部分坏死行补充植皮,其余皮片、皮瓣均愈合良好.随访时间6~27个月,除1例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外,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治疗进展期化脓性大汗腺炎的唯一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病灶切除后首选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尤其对于外露或功能部位的创面.
作者:柴密;曾玮;杨红岩;郭伶俐;乌兰哈斯;韩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与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对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180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50例,94眼)、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50例,86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手术效果、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上睑回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术后达到1级的有84眼(89.36%)、达到2级的有10眼(10.64%);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术后达到1级的有63眼(73.26%)、达到2级的有18眼(20.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9个月、1年,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的上睑回退量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的1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治疗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可靠、术后上睑回退量小、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沈洁;陶灵;陈亮;王凡;王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笔者医院行面部皮肤美容的就医者200例,根据不同治疗需求分为三组:A组:面部色素沉着,78例;B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40例;C组:面部衰老、光老化,62例.三组就医者均采用光子嫩肤治疗,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及美容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有效率为98.72%,B组有效率为92.5%,C组有效率为93.55%.三组就医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A组满意度为98.72%,B组满意度为87.50%,C组满意度为90.32%.光子嫩肤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及衰老、光老化疗效确切,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光子嫩肤用于皮肤美容,可明显淡化色斑、改善肤质、紧致皮肤、收缩毛孔,具有显著的美容效果,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统水;陈玉;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皮肤镜下日光性角化病的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临床拟诊为日光性角化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所有患者都行皮肤镜及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敏感度是97.2%,特异度是83.3%,阳性预测值是98.1%,阴性预测值是76.9%.结论:皮肤镜可作为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重要辅助手段,可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性组织活检.
作者:张倩;张珂;布文博;方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打鼾、憋气、呼吸暂停从而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白天多动或嗜睡、下颌后缩和唇肌无力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认知、听力以及心肺功能等都造成了一定危害.近年来,随着该类患儿数量的增加,儿童OSAHS引起了耳鼻喉、口腔科、呼吸科等多学科的重视.而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呼吸,还可以改善患者面型,达到一定的美学效果.因此,通过对儿童OSAHS的发病机制及正畸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公众对儿童OSAHS的认识,并为正畸治疗儿童OSAHS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朱丽莎;孙世怡;包佳佳;李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在整形美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8月在笔者科室行整形美容手术的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咨询.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前宣教、术后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焦虑情况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公众号对整形美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知晓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婉君;徐晓丽;袁琰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掌握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明确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方法:本试验采取自身对照分析,共纳入30例行果酸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使用果酸(20%~70%)行剥脱治疗,每2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30天、45天、60天)进行无创性皮肤测试仪检测皮肤黑色素及红色素,并评估术后MASI评分,收集患者主观感受及疗效.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及次数的增加,果酸治疗黄褐斑患者皮损处黑色素、红色素数值降低,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评估疗效,基本治愈10例,明显改善15例,轻度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3例,有效率90%;患者对果酸治疗满意度较高,且患者皮肤整体光泽度、肤色均匀性及黄褐斑皮损均改善,随着时间推移改善趋势越来越明显.结论:果酸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通过降低黑色素、红色素指标从而改善皮损处色斑.
作者:贾菲;吴风琴;张倩;李春英;坚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婴儿血管瘤(Infantil hemangiomas,IH)是一种常见于婴儿的疾患,在出生婴儿中的发病率约10%.它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容貌,而且有可能产生明显的功能影响.关于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其中激素的应用曾被认为是一线疗法,而心得安对IH治疗的效果被肯定后,就成为被公认的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本文收集了近几年应用心得安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