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病现状分析

钟铧;旦增晋美;谢恩旭;李幼琼;平措卓嘎;洛桑曲珍;白玛多吉;任海龙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 患病率, 藏族, 大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以自愿参与调查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获得有效调查样本270例,其中男性89人,女性181人.调查学生寻常性痤疮患病率、性别特点和城乡差别等.结果: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痤疮患病率61.1%(165/27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农牧区生源患病率高于城市生源、一年级患病率高于其他年级、护理专业学生患病率高于其他专业,但上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年级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5),预防专业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下颌区痤疮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结论:藏族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下颌区为痤疮好发部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与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矫治上睑下垂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与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对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180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50例,94眼)、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50例,86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手术效果、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上睑回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术后达到1级的有84眼(89.36%)、达到2级的有10眼(10.64%);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术后达到1级的有63眼(73.26%)、达到2级的有18眼(20.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9个月、1年,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的上睑回退量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上睑提肌缩短及徙前术组的1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提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治疗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可靠、术后上睑回退量小、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沈洁;陶灵;陈亮;王凡;王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美学效果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6例53眼,在显微镜下行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后观察3~24个月.结果:本组共46例53眼,51眼术后舒适,角膜、结膜面光滑平整,表面无充血,无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组织再复发,眼部美观改善,复发2眼,复发率为3.77%.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再复发率低,创面修复好,安全可靠,眼部美容效果好.

    作者:岳章显;刘汉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8和MMP-13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评价其可否作为种植体周围炎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使用吸潮纸尖提取40例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样本,40例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样本,分别记录其探诊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并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丧失(Bone loss,BL)情况.使用ProcartaPlexTM多因子分析技术进行细胞因子定量检测并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SBI和PD值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GCF中MMP-8含量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13在种植体周围炎组和健康组龈沟液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8含量与SBI、PD和BL正相关关系.结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8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种植体周围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指标.

    作者:朱白雪;戴晓玮;高晓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Ⅱ度烧伤后瘢痕修复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恢复血运时间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及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修复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复合皮移植术,可减少患者疼痛和感染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娟娟;谢欣兰;卓兴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肤和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

    微生态是研究人类、动物和植物与自身定居的正常微生物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学科.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而皮肤表面定植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皮肤微生物在表皮所接触的外环境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且复杂的菌群结构.同时也受到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与人体免疫系统共同进化.皮肤菌群出现异常往往与许多皮肤疾病有关,益生菌的使用在皮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其特殊的作用.皮肤疾病的有效控制对皮肤的代谢、营养、再生有直接的影响,对皮肤抗衰老美容、面部年轻化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与抗衰老的相关性也十分密切.对皮肤和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将会为皮肤与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抗衰老美容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赵启明;李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30例Ⅰ型及Ⅱ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甲硝唑片,外用皮脂搽剂,并予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66.67%.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可减轻玫瑰痤疮红斑(t=9.31,P<0.001)、皮肤敏感(t=4.17,P<0.001),减少丘疹脓疱数目(t=6.32,P<0.001),有效缓解玫瑰痤疮的总体病情(t=8.25,P<0.001).但对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效果欠佳(t=0.35,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可缓解红斑、皮肤敏感,减少丘疹、脓疱,但对毛细血管扩张的效果欠佳.

    作者:李红敏;吉津;闵仲生;谭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行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的2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混有富血小板血浆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无混有富血小板血浆干预,评价各组种植修复的成功率、骨吸收、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及主观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种植修复,两组骨吸收、WE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种植修复即刻、修复后6个月、12个月PES评分及种植修复后12个月附着高度、整体美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引导骨再生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骨再生及修复,且美学效果良好.

    作者:左胜元;徐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果酸治疗黄褐斑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掌握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明确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方法:本试验采取自身对照分析,共纳入30例行果酸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使用果酸(20%~70%)行剥脱治疗,每2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30天、45天、60天)进行无创性皮肤测试仪检测皮肤黑色素及红色素,并评估术后MASI评分,收集患者主观感受及疗效.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及次数的增加,果酸治疗黄褐斑患者皮损处黑色素、红色素数值降低,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评估疗效,基本治愈10例,明显改善15例,轻度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3例,有效率90%;患者对果酸治疗满意度较高,且患者皮肤整体光泽度、肤色均匀性及黄褐斑皮损均改善,随着时间推移改善趋势越来越明显.结论:果酸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通过降低黑色素、红色素指标从而改善皮损处色斑.

    作者:贾菲;吴风琴;张倩;李春英;坚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光子嫩肤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笔者医院行面部皮肤美容的就医者200例,根据不同治疗需求分为三组:A组:面部色素沉着,78例;B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40例;C组:面部衰老、光老化,62例.三组就医者均采用光子嫩肤治疗,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及美容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有效率为98.72%,B组有效率为92.5%,C组有效率为93.55%.三组就医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A组满意度为98.72%,B组满意度为87.50%,C组满意度为90.32%.光子嫩肤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及衰老、光老化疗效确切,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光子嫩肤用于皮肤美容,可明显淡化色斑、改善肤质、紧致皮肤、收缩毛孔,具有显著的美容效果,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统水;陈玉;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泪道探通置管术在外伤性泪道断裂患儿泪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泪道探通置管术在外伤性泪道断裂患儿泪道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16例因外伤引起的泪道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泪道探通吻合置管术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眼部不适发生频率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儿治疗后OSDI评分为(5.21±3.2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5.35±11.24)分,且患儿眼部不适发生频率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51.24±3.65)min;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15/16);术后有1例患儿出现鼻腔流血,1例导管提前脱落,1例下睑肿胀,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经对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泪道探通吻合置管术应用于外伤性泪道断裂患儿泪道重建中,能够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作者:汪洁;娄斌;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镍钛器械用于单根管一次性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三种镍钛器械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寻找理想的机用根管预备器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0例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牙评估,并根据所使用的器械随机分为三组:WO组(WaveOne)、PTN组(ProTaper Next)和PT组(ProTaper),在预备前后,根管内分别取样进行厌氧菌接种培养,检测根管内厌氧菌数量变化,记录三组根管预备开始至结束所需时间并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回访.结果:各组器械预备后菌落数均有明显的下降,菌落数下降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根管预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组用时短,PT组用时长;三组术后24h疼痛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7d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镍钛器械用于感染根管的一次性治疗各有优势,应综合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机械预备并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的所有微生物,机械预备应配合化学预备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娜;舍玉秀;龙晏;邱申彩;陈晓燕;吴佩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牙龈美学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的牙龈美学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牙列缺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即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60颗),当天完成固定修复,6个月内完成终修复;对照组:40例,即行延期种植修复(40颗),随访并比较两组修复后6个月、12个月X片骨吸收值,应用红色美学评分(PES)评估软组织美学恢复情况,记录两组种植成功率、骨性结合率、主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修复后6个月骨吸收值低于对照组(P<0.01),修复后12个月两组骨吸收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修复后12个月PES各分项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同组修复完成时(P<0.05);两组修复后12个月种植成功率、骨性结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主观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修复后12个月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延期种植成功率相当,前者可有效促进患者软组织美学效果恢复,提高其主观满意度,因而在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即刻种植可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李锦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瘢痕畸形修复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患儿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瘢痕畸形修复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患儿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患儿6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瘢痕畸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瘢痕畸形修复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外观恢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且观察组手部外观满意度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畸形修复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小儿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手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改善患儿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手部外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为军;马涛;余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就医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就医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就医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和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就医者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56.87±6.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39±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11.66±7.68)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60±9.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术期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改善就医者焦虑心态,减少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就医者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应根据就医者实际情况及需求合理应用.

    作者:孟会敏;郭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慕课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慕课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定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41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慕课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组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12级40名学生.通过客观考试答题和主观问卷调查对慕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及格率为97.56%,对照组及格率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80分以上为6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慕课教学法有助于加强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及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结论:慕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教学利于提高口腔正畸学教学质量.

    作者:管丽敏;范建谊;王菲;苏晓霞;周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频联合透明质酸钠填充改善皮肤型鼻唇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填充改善皮肤型鼻唇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诊断为皮肤型鼻唇沟就医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射频提升联合透明质酸钠填充.鼻唇沟外上方面颊部射频提升治疗共5次.分别于第1次和第5次射频治疗治疗完成后1周,行鼻唇沟区透明质酸钠不同层面填充.在不同时间点对其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随访1~12个月,35例就医者鼻唇沟凹陷均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疗效维持时间6~18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提升联合透明质酸钠填充可以显著改善皮肤型鼻唇沟,且维持效果相对持久、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韦强梅;江贺;李冬花;吴志波;李丙燕;周颖华;孙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中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26例大面积烧伤恢复期行二期手术治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观察组(174例)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再以普通套管贴膜固定置管;对照组(152例)仅应用普通套管贴膜覆盖周围皮肤及置管.观察两组患者局部感染率、皮肤损伤率、贴膜更换次数及更换时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局部感染率(10.34%)、皮肤损伤率(8.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61%,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贴膜次数及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35±0.34)次,(1.67±1.52)分vs(2.79±1.20)次、(3.98±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中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可减少患者创面瘢痕和套管贴膜之间的粘连损伤,减轻患者疼痛,并可降低局部感染率.

    作者:刘璐;蒋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病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以自愿参与调查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获得有效调查样本270例,其中男性89人,女性181人.调查学生寻常性痤疮患病率、性别特点和城乡差别等.结果: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痤疮患病率61.1%(165/27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农牧区生源患病率高于城市生源、一年级患病率高于其他年级、护理专业学生患病率高于其他专业,但上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年级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5),预防专业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下颌区痤疮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结论:藏族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下颌区为痤疮好发部位.

    作者:钟铧;旦增晋美;谢恩旭;李幼琼;平措卓嘎;洛桑曲珍;白玛多吉;任海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mircoRNA-155表达量、CD4+T细胞水平与幼儿湿疹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mircoRNA-155表达量、CD4+T细胞水平与幼儿湿疹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诊治的120例湿疹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中mircoRNA-155表达量、CD4+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探讨其关系.结果:病例组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Treg、Th2及Th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的Th1/Th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Treg、Th2及Th17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患儿Th1/Th2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儿Treg、Th2、Th17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IgE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儿Th1/Th2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IgE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幼儿外周血中Th1/2细胞失衡与患儿病情变化具有相关性,mircoRNA-155表达变化不明显.

    作者:付雪梅;刘秀玲;刘怀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频消融显微微切面部难治性色素痣5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XL-射频皮肤治疗仪显微消融微切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的疗效.方法:显微镜下,消融微切58例(80个)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病变大小:直径6~8mm的40个,直径8~10mm的30个,直径10~20mm的10个.随访观察12~60个月.结果:58例患者,80个病变,其中69个病灶完全消失,无复发,无肉眼可见的手术瘢痕;7个病灶完全消失,随访期内可见手术瘢痕,但不明显;1个有部分黑色残留,2个病灶完全消失但有较明显的手术瘢痕,1个复发.治愈率达95%,有效率达98.8%,复发率为1.2%.所有患者均无缝合,术后均未使用抗生素,均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XL-射频皮肤治疗仪显微消融微切治疗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精准度高、疗效显著,且瘢痕轻、并发症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手术或物理治疗的新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惠敏;王硕;贾子善;张立宁;王兴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