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李艳英;张在人;闫文颖;赵德利
目的 研究两种ADC值测量方法的差异及测量个体间差异,评价两种方法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54例前列腺病例进行DWI扫描,非癌31例,外周带癌23例.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外周带ADC值.第一种方法:大小为30 mm2左右的圆形感兴趣区(ROI),放置于外周带ADC值低处,每层图像右叶、左叶各放一个;第二种方法:沿外周带边缘手工绘制不规则形ROI,每层图像分别绘制右叶及左叶两个ROI.对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进行ROC分析.在54例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12例,由两位医师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以Bland-Altman分析检验不同测量者间的个体差异.结果 54例患者两种方法各获得549个ROI.第二种方法所得ADC值明显大于第一种方法,两种ADC值的相关系数为0.958.两种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和0.850,无统计学差异,但诊断临界点有较大差异,第二种方法大于第一种方法.12例患者两种方法各获得123个ROI,两位医师之间的重复性好,且第二种方法重复性稍好于第一种方法.结论 两种不同的ADC值测量方法所得数值有一定差异,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效能影响不大,其中第一种方法操作简单而第二种方法重复性稍好.
作者:郭雪梅;王霄英;吴冰;蒋学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有效性.方法 4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在超声微泡治疗前一天行G-CSF皮下注射预处理;B组仅行超声微泡治疗;C组仅行G-CSF皮下注射;D组为对照.于治疗后2周取材,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EGF及CD34表达,评定心肌血管新生疗效.结果 A组心肌中有大量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较多;B组心肌中有部分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相对较少;C组及D组仅有极少量VEGF和CD34表达,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 超声微泡可刺激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心肌血管新生,G-CSF能明显增强其血管新生作用.
作者:薛静;王志刚;许川山;张群霞;任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囊性肾细胞癌(MCRCC)超声、CT及MR影像学表现及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病理结果为多囊性肾细胞癌者18例,收集其超声、CT及MR的图像资料,观察肿块形态特征和超声、CT及MR图像特征.结果 18例均显示肿块为包膜完整、多囊、间隔薄.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和增强MR显示肿块包膜及间隔有彩色血流信号或强化.结论 MCRCC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CT及MR成像有助于MCRC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金利芳;杜联芳;何之彦;张沂南;张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多模态MR动态观察兔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的系列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49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n=35)和对照组(n=14),各组根据时间点又分为再灌注0.5、1、2、4、6、12、24 h,7个亚组.再灌注前15 min和再灌注后30 min、1、2、4、6、12、24 h进行多序列MRI检查,包括DWI、DSC-PWI、FAIR、T2WI和T1WI.结果 DSC-PWI和FAIR与DWI大层面不匹配区面积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两者比较除0.5 h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AIR测得的面积比DSC-PWI较高.结论 DSC-PWI半暗带图和FAIR半暗带图均能灵敏地确定半暗带的存在及其存在时间和范围,但FAIR容易高估半暗带的存在.
作者:徐英进;宋利宏;吴颂红;梁广路;王志红;刘怀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儿,男,11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神发作,间断服用妥泰药物,效果不明显.自发病以来,患者不能言语,不能控制大小便,行为表现躁动.查体:神志清楚,发育迟缓,不能言语,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定向、认知和理解力均没有反应,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电图示各导散见棘尖波、慢波,左额区明显.MRI表现提示Ras-mussen综合征(图1、2).
作者:郑奎宏;任爱军;花焱;王守海;黄敏华;郭勇;赵书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女,21岁,发现右颈部肿块1年.查体: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Ⅴ区)触及3 cm×2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活动佳,无根蒂连接.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正常.CT所见(图1~3):右颈部皮下,胸锁乳突肌后外侧方见类椭圆形异常密度影,界清.约3 cm×2 cm,增强前后平均CT值50~160 HU,诊断为,右颈部皮下富血供良性占位,神经源性肿瘤?巨淋巴结增生?术中所见: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管丰富.
作者:韩敏;刘恩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儿,男,5岁.咳嗽5日,无发热及呕吐.查体:一般状态好,右肺下界稍高,右肺呼吸音尚可,腹软,未触及肿块.B超所见:右膈肌下与肝脏间,可探及边界清晰稍高不均匀回声团块,其内血流信号不丰富,考虑右膈肌下实质非均质占位.CT所见:右侧胸腔内见囊状软组织肿物,边缘光滑,界限清晰,密度均匀,CT值为33~38 HU,囊壁未见钙化,右肺实质受压(图1).进行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后,可以清晰显示,肿物位于右胸腔,而不是右腹腔,排除了B超提示的肿物位于腹腔的可能.
作者:王丹;李艳英;张在人;闫文颖;赵德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甲基丙二酸尿症婴幼儿患者的头颅MR表现.方法 对17例被确诊为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婴幼儿患者(其中9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17例患儿中,14例有明显脑萎缩,7例表现出小脑萎缩,7例患儿有大脑白质脱髓鞘,7例白质髓鞘化程度落后,4例患儿苍白球可见对称性长T2信号,2例患儿合并双侧硬膜下积液.9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表现与单纯甲基丙二酸尿症类似.结论 婴幼儿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与代谢异常导致的白质损害有关,了解该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供诊断的线索.
作者:叶锦棠;谢晟;齐朝月;杨艳玲;肖江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ET/CT无创检测动脉粥样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20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20周.静脉注射FDG(1 mCi/kg)180 min后,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置于PET/CT设备下进行降主动脉活体成像,之后处死实验组动物,进行降主动脉标本游离,数码照相,降主动脉标本分段,测定其放射强度和靶非靶比值.结果 注药180 min后18F-FDG PET/CT活体显像显示:所有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均可见沿降主动脉分布的放射性浓集显像.离体大体标本数码照相病变斑块与活体显像相一致.活体SUV以及离体标本放射性技术显示靶-非靶比值均相对较高.结论 18F-FDG PET/CT无创检测动脉粥样斑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临床无创评价斑块稳定性的方法.
作者:赵全明;杜慧峰;董小黎;徐占民;王倩;许金鹏;宋爱丽;米洪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99mTc-Annexin B1并对其体外、体内生物分布以及探测体内细胞凋亡的潜力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99mTc直接标记蛋白质的方法制备99mTc-Annexin B1.采用与活化人血小板结合实验检测99mTc-Annexin B1的体外生物活性.在正常小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采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胸腺凋亡的动物模型和anti-Fas单抗诱导小鼠肝脏凋亡的动物模型检测99mTc-Annexin B1探测体内细胞凋亡的潜力,并用TUNEL染色证实细胞凋亡.结果 直接标记法制备的99mTc-Annexin B1具有很高的放射化学纯度和很好体外稳定性.与活化人血小板的结合实验表明,99mTc-Annexin B1具有与PS结合的体外生物活性.99mTc-Annexin B1在体内具有较快的清除特性,主要聚集于肾脏.地塞米松诱导18 h后,小鼠胸腺对99mTc-Annexin B1的摄取显著高于对照小鼠胸腺的摄取.Anti-Fas诱导后2 h时后,小鼠肝脏对99mTc-AnnexinB1的摄取显著高于为对照动物的肝脏摄取.结论 99mTc-Annexin B1具有与PS结合的体外生物活性和探测体内细胞凋亡的潜力,是一种新的细胞凋亡显像剂.
作者:罗全勇;张志勇;王芳;张毅;陆汉魁;孙树汉;朱瑞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59岁,左上腹痛1年,反复黑便2个月.上消化道钡餐见胃体部小弯侧一巨大的腔内充盈缺损影,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局部胃黏膜中断,胃壁僵硬,蠕动消失.B超示:左上腹部探及一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见两个无回声暗区,大小约5 cm×7 cm.贲门部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CT表现:胃体小弯处见一巨大低密度肿物,肿物凸入胃腔内形成充盈缺损,呈分叶状,边界较清楚,与肝左叶分界较清楚.大层面约6 cm×7 cm大小,内部密度较均匀,CT值约为35 HU,未见坏死、钙化及更低密度区,其中心见一圆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为-70 HU,但其与胃浆膜外脂肪相连(图1).相邻的胃壁未见明确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呈较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CT值约为70 HU,胃小弯侧黏膜强化明显.其浆膜面见一小血管进入肿块(图2);门脉期肿瘤进一步强化,CT值约为100 HU,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变得更清晰(图3).
作者:赵志清;郑可国;罗帝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与常规MRI不同,乳腺1H MRS能够定量分析乳腺病变内各种代谢物浓度,而获得高质量波谱的关键是1HMRS成像技术的改进.本文从乳腺1H MRS应用现状、技术限度及改进方面的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娜;苗延巍;王绍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左右.笔者总结我院5年来7例CNC,包括2例脑实质内的CN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探讨MRI在CNC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顾青;杨桂芬;田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多数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是在特定的实验任务条件下对大脑的活动进行分析.然而,大脑在静息状态下仍存在自发神经元活动,这些自发活动具有较强的低频同步性,对于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大脑的内在活动机制.本文主要综述目前静息状态脑功能连接fMRI常用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亮;于春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回波时间对脑弥散张量成像定量指标有无影响.方法 对7只健康成年恒河猴用3.0T磁共振设备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固定其他参数的情况下改变回波时间(75~160 ms,共13个采样点).选择双侧内囊后肢和壳核分别作为白质和灰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测量该ROI内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大本征值(λ1).中间本征值(λ2)和小本征值(λ3).使用Pearson回归分析这些弥散指标与回波时间(TE)的线性关系.结果 恒河猴脑灰质区MD与TE正相关(P<0.001),白质区MD与TE相关性不显著(P>0.05).两ROI内的FA和λ1均与TE正相关,λ3与TE负相关(P<0.001).灰质区λ2与TE正相关,而白质区λ2与TE负相关(P<0.001).结论 回波时间可影响DTI定量指标的测量.在临床多中心研究中,需要对之进行控制.
作者:秦文;李坤成;于春水;张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择一副全口标准下颌仿真牙,按正常牙弓的基本要求进行排牙,排牙完成后从下颌牙列中去除第一前磨牙.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仿真牙,采集容积数据.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重建间隔0.3mm,应用Dicom标准和Mimics、UG、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再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下颌牙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了140层下颌仿真牙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258834个节点、420016个单元的带有种植体支抗的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的下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应力分析提供初步基础.
作者:戴慧;漆剑频;李平;周义成;王仁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町靠性.方法 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 加入FITC荧光亲和素孵育,生物紊化脂质微泡(MB-B)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无荧光显示(0级).以两个浓度梯度(1:4和1:16)的DTAF荧光二抗(抗抗P-选择素单抗抗体)标记MB、MB-B、MB-BS和MB-BSBp,MB-BSBp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B、MB-BS仅在1:4时显示微弱的绿色荧光(1级),MB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无荧光显示(0级).结论 抗P-选择素单抗通过亲和素桥连有效装配在MB-B表面,体外荧光法是鉴定靶向微泡配体连接可靠性的简便方法.
作者:郑道文;杨莉;宾建平;陈楚弟;陈少敏;王月刚;吴平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女,39岁.药物流产后2月余,阴道流血半月余,自述未见绒毛组织排出.患者婚后先后顺产、剖腹产生育2女.妇科检查:子宫如3个月孕大,形态不规则,活动可,无压痛;余阴性.实验室检查:B-HCG:195.73 ng/ml,术后B-HCG:4.6 mg/ml.
作者:葛艳明;李耀武;董鹏;孙西河;常光辉;管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27岁.上腹部胀痛半个月.该患者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及右侧卧位时加重.查体:腹部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超声所见:胰腺前上方可见多个大小不一聚集的囊性无回声团块,境界清楚.超声提示:胰腺囊肿.CT表现:肝胃之间小网膜囊内见多个囊性病灶,大小不一,紧密聚集,直径约6.5 cm×5.6 cm×4.5 cm,境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壁薄,肿块密度均匀,CT值20 HU,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图1).CT诊断:胰腺假囊肿可能.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淋巴管瘤(图2).
作者:高伟民;丁丽莎;吴云军;钱晔;阎海波;丁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7例乳腺黏液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探讨声像图与相应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7例乳腺黏液癌中术前超声诊为断恶性肿瘤12例,可疑恶性5例,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3例(76.5%),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混合型黏液癌4例(23.5%),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型黏液癌肿块横径>纵径,CDFI显示肿瘤周边血流呈放射状分布,内部偶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混合型黏液癌纵径>横径,CDFI显示肿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内部血流较丰富.两种类型黏液癌形态不规则,CDFI显示血流阻力指数较高(RI>0.80).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黏液癌卢像图具有一定特异性,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晓虹;丛淑珍;李康;王煜;刘彦英;钱隽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