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腱细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密度分析

杨志明;项舟;邹立群;彭文珍;魏大鹏

关键词: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受体密度, 肌腱细胞, 流式细胞仪
摘要:为了了解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受体在不同代次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的分布,同时观察同一肌腱细胞周期中不同亚时相的IGF-1受体数目的差别,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对体外培养的原代、第6代和第13代肌腱细胞的IGF-1受体密度进行了分析,并以第6代肌腱细胞为对象,进行了同一细胞周期不同亚时相的IGF-1受体数目差别分析.结果表明,IGF-1受体在体外培养的原代、第6代和第13代肌腱细胞的密度大体相同,而在同一细胞周期中分裂前期及分裂期(G2M期)的受体数目比DNA合成前期(G1期)的受体数目多(P<0.01).提示,在肌腱细胞培养的传代过程中和在同一细胞周期的不同亚时相,肌腱细胞均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IGF-1受体密度.为组织工程人工肌腱的构建和肌腱细胞生长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岛状肌皮瓣修复肩部肿瘤切除后创面一例

    患者男,71岁.右肩部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2个月.检查:右肩部三角肌中分扪及一3.5 cm×3 cm×3 cm包块,质韧,活动度较差,表面光滑,无触痛,局部皮肤无红热,无表浅血管扩张.

    作者:叶前应;江振炎;张景帆;林志相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带蒂超薄皮瓣在上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我院1994年1月~1995年10月,采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上肢瘢痕挛缩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庚尧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胚胎颅骨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

    1990年5月~1994年4月,对42例(47个髋)关节软骨全厚缺损患者采用冷冻保存胚胎颅骨骨膜移植进行修复,其中14例股骨头骨质Ⅳ期坏死者,同时施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对34例(38个髋)进行了2年~6年(平均40个月)随访.结果表明,按照吴之康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良25例,很好5例,好3例,尚可1例.认为,与自体移植物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相比,这种方法无附加损伤,具有移植材料、形态与股骨头相似等特点,是治疗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生;胡汝麒;潘功平;徐延德;马强;蔡善保;成筱川;洪宁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胎儿神经移植修复感觉神经缺损

    为观察经深低温冷冻胎儿神经移植修复人体感觉神经缺损的效果,用胎龄为16周~24周的坐骨神经和正中神经,经-80℃冷冻后修复指总神经、指神经等神经缺损22例(36条).移植胎儿神经短2 cm,长12 cm.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个月~5年.结果表明,优S+38条,良S315条,占63.9%;可S+26条,S24条,占27.8%;差S03条,占8.3%.认为,胎儿神经抗原性弱,深低温冷冻可进一步降低其抗原性,对修复5 cm以内感觉神经缺损疗效较好,是较理想的异体神经移植材料;二甲亚砜可防止冷冻对神经组织的损害.

    作者:田立杰;战杰;王淑华;梁晓旭;安贵林;田耘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腓肠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

    我们采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骨外露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12岁~56岁.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5例,开放性胫骨骨折12例,其中胫骨部分缺损(3 cm~6 cm)3例,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5 cm~21 cm×10 cm.

    作者:刘永才;梁汉明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深筋膜皮瓣修复膝关节深度烧伤合并感染一例

    患者女,14岁.一氧化碳中毒后炭火烧伤左膝关节,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伤后1个月转入我院.检查:左膝关节前壁开放,创面13 cm×12 cm,脓液多,腐臭,股四头肌肌腱部分干性坏死,骨宾骨发黑外露,外侧关节囊缺损,骨宾下韧带部分坏死,创周肉芽组织形成.经抗感染、局部引流治疗,于入院后第8天(伤后38天)在全身麻醉下行皮瓣修复术.

    作者:谭加韬;赵群英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神经电图表现

    为了探讨神经电图对判断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意义,对1997年9月~10月收治的4例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了上肢的神经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随访4个月~5个月.结果证实,双上肢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都能引出.认为,连续检测SEP和MEP,对颈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作者:张力成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筋膜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1989年~1996年,我科采用筋膜皮瓣修复28例四肢、躯干部瘢痕挛缩松解后及其它原因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毛波;裴富生;钟泽沛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病理性骨缺损一例

    患者男,18岁.外伤伴左股骨粗隆下骨折2周入院.检查:左下肢较健侧短5 cm,活动障碍,左大腿上段假关节畸形.X线片示左股骨粗隆下骨质破坏缺损4 cm×3 cm,伴病理骨折.

    作者:朱庆和;楚道裕;贺小兵;卢卫忠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陈旧性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的一期修复

    陈旧性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的治疗较为复杂,常规治疗应在局部创面愈合后3个月行二期跟腱修复.1985年6月~1996年6月采用自体肌腱或筋膜瓣移植修复跟腱,同时用伤肢邻近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覆盖,石膏托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18例.结果表明,创面Ⅰ期愈合16例,移植皮瓣远端皮缘坏死0.5 cm~1 cm的2例,经早期修复治愈.术后1年以上随访15例,其中12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例跟腱与邻近组织粘连,影响踝关节过度背屈,足部蹬力下降.认为,采用肌腱或筋膜瓣加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快恢复伤肢的功能.

    作者:钟一宇;钟华勇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急诊拇指再造20例

    我院自1991年1月~1994年9月行吻合血管的急诊拇指再造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6岁~46岁.

    作者:郑晓菊;肖双宏;郭永明;滕云升;王殿武;张屹阳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周围神经缺损的牵引延长直接缝合治疗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各有其优缺点.在组织扩张术及肢体延长术的启发下,设计了周围神经缓慢延长修复缺损后直接缝合的方法.临床应用2例,1例为肘部桡神经缺损7.2 cm,另1例为肘部尺神经缺损5 cm.14天达到延长要求,修复了神经缺损.术后分别于119天及141天完全恢复了神经功能.经5年随访,患肢神经功能与健侧无差异.详细介绍了周围神经牵引延长的方法,预防结缔组织阻挡的措施,以及神经牵长的牵引力及着力点的设计等.

    作者:王书成;王和驹;陈剑飞;吕国坤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胎儿骨基质对纯钛种植体-骨结合的作用研究

    为探索胎儿脱钙骨基质(FDBM)对纯钛与骨结合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定量组织学测量,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复合FDBM及未复合FDBM的钛-骨界面进行了骨密度、骨整合率、新骨生长率,以及界面上Ca、P含量等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DBM植入钛-骨界面无抗原性,明显促进和加速了界面新骨形成,使钛-骨结合时间提前约2个月.认为,胎儿骨可能比成人骨内的诱导成骨因子作用大或含量高.FDBM作为无抗原性、制备简便、价格便宜、便于保存及骨诱导作用明显的骨诱导剂之一,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作者:邹丽剑;张涤生;王炜;佘国义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联合修复骶尾部褥疮一例

    患者男,39岁.因高空坠落伤致截瘫及骶尾部继发褥疮20余天入院.检查:脐以下感觉运动丧失,骶尾部有一22 cm×17 cm×3 cm创面,骶骨外露,色苍白,有异味,触之无出血.诊断:①C11外伤性压缩性骨折伴截瘫.②骶尾部褥疮.

    作者:蒋俊威;楼华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指浅屈肌腱移植重建手部Ⅱ区腱鞘缺损

    手屈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常因粘连而影响手指功能.1994年以来,我科采用指浅屈肌腱修复屈指腱鞘,治疗手部Ⅱ区肌腱损伤1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宪林;蒋林;杨培邦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医源性颈部神经损伤的修复

    为探讨颈部手术所致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分析1993年~1996年8例因颈部手术致神经损伤的原因、诊治及结果.其中副神经损伤5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均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神经松解、神经吻合、神经移植和神经移位.随访11个月~3年,平均24.5个月.结果表明,疗效优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认为,颈部手术易损伤神经,高度责任心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的关键;一旦确诊颈部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修复.

    作者:宋修竹;贺长清;张高孟;顾玉东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面动静脉蒂鼻唇沟肌皮瓣一期修复联合根治术后口腔内缺损

    在行口腔癌扩大切除并全颈淋巴清扫的联合根治术中,取鼻唇沟肌皮瓣并仅以面动脉与面前静脉为蒂,于颈淋巴清扫的同时将血管蒂从淋巴组织中解剖游离出来,完成肿瘤切除后再用该瓣修复口腔内缺损.临床用于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15例,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舌体8例,口底5例,舌侧牙龈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尖端部分坏死,经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认为,保留面动静脉血管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的一种改良术式,依此设计的鼻唇沟岛状肌皮瓣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川;况明才;杨茂进;叶伟;李莉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小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修复17例

    肢体小面积皮肤撕脱伤常见,常合并肌腱损伤和骨折,或者肌腱和骨外露.1994年~1996年,共治疗17例,通过吻合撕脱皮肤的血管,或修剪制成全厚皮片植皮,急诊一期修复创面,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文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伸趾短肌皮瓣修复虎口挛缩伴大鱼际缺损

    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伸趾短肌皮瓣对6例虎口挛缩伴大鱼际缺损的患者行一期修复术.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8岁~25岁.病程3个月~8个月.其中挤压伤3例,炸伤1例,烧伤2例.6例患者虎口均严重挛缩,外展及对掌功能完全丧失.4例为虎口、掌侧皮肤及大鱼际肌缺损,创面形成贴骨瘢痕.

    作者:于勇;吕奎芳;田向群;邱诚;贾国顺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头面部电烧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1988年4月~1994年5月,我院收治头面部电烧伤8例,采用邻近头皮瓣或带蒂远位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4岁~52岁.电击伤4例,电弧灼伤4例.头皮全层烧伤2例,头皮坏死并颅骨烧伤6例,其中伴面部皮肤、骨烧伤2例.烧伤面积大22 cm×12 cm,小8 cm×4 cm.伤后至入院时间1天~3天6例,10天~15天2例.5例合并耳、颈或腋部Ⅱ°烧伤创面.采用邻近一块头皮瓣修复创面4例,两块头皮瓣修复创面2例,头皮瓣加同侧上臂带蒂皮瓣修复创面2例.术后1例皮瓣边缘1 cm×0.3 cm坏死,经换药痊愈外,余创面Ⅰ期愈合.

    作者:刘西富;钟宇;陈大夫 刊期: 1998年第03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