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绞窄性股疝致大面积腹壁感染1例

王志斌

关键词:疝, 股, 感染
摘要:患者女,57岁,主因腹胀、腹痛20余日入院.该患者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且无排便排气,未做任何处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位移成像监控MR引导乙酸注射治疗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化学位移成像在MR引导下VX2兔行经皮穿刺乙酸化学消融的应用价值.方法 制备18只肝VX2瘤兔,在1.5T磁共振扫描仪引导下,应用FRFSE T2WI化学位移成像完成实验模型及经皮肝穿刺乙酸化学消融VX2瘤兔术中的扫描.结果 50%乙酸注射的相关部位信号明显的增加.在对VX2瘤兔行经皮肝穿刺乙酸化学消融时,化学位移成像乙酸弥散范围(大层面)与大体标本肿瘤的坏死范围(大层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936).结论 化学位移成像能够用于监控MR引导化学消融肝肿瘤时乙酸的分布.

    作者:李振伟;胡道予;夏黎明;王承缘;胡军武;冯定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及药物释放支架的研制

    目的 探讨采用溶液中加入药物的方法制作雷帕霉素释放BES的可行性及载药量准确性;明确裸BES、雷帕霉素释放BES及ASODN涂层BES与金属支架在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方法 应用高分子材料PLLA制作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采用溶液中加入药物的方法制作生物可降解雷帕霉素释放支架;采用表面涂层方法制作生物可降解反义寡核苷酸涂层支架.应用HPLC法对雷帕霉素释放BES的载药量进行检测.对三种支架进行径向支撑力测试并与金属支架比较.结果 制作出BES基杆直径为0.5 mm,扩张后直径为4.5或5.0 mm,长度均为15 mm.三种BES外观无明显区别;雷帕霉素释放BES平均载药量为181.4 μg,与支架制作过程中的设计载药量基本一致;支撑力测试结果表明:三种PLLA支架径向支撑力略低于金属支架;裸BES与涂层BES径向支撑力相似,略高于雷帕霉素BES.结论 生物可降解材料PL-LA制作的裸支架、载药支架及涂层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均略低于金属支架,载药支架径向支撑力略低于裸支架及表面涂层支架.溶液中加入雷帕霉素的方法含量可靠,可以代替支架表面多孔构型的加工工艺.

    作者:贾楠;肖越勇;张金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壁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

    患者,女,36岁,因右侧胸痛、干咳、胸闷3年,加重10余天而入院就诊.检查:右第7肋以下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郑冬;陈宁;赵亮;费军;张朝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其他影像学方法比较,评估其对介入治疗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评估介入治疗疗效66例次,病灶78个,介入治疗后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同期CT/MRI/DSA检查(超声造影前后2周内),包括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38例次46个病灶,射频(RF)消融治疗13例次15个病灶,经皮乙醇注射(PEI)治疗15例次17个病灶.超声造影显像将病灶分为有增强和无增强两类.结果 介入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44个病灶(56.4%)动脉相局部增强区,34个病灶无增强.同期CT/MRI/DSA诊断41个病灶(52.6%)有肿瘤复发/残存,以后者为对照,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评估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78.4%,符合率为83.3%.TACE、RF、PEI三种肝脏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中,超声造影对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高,分别为92.0%,85.7%,89.1%.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作为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估的可靠方法,且更适于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作者:吕珂;姜玉新;戴晴;朱庆莉;谭莉;夏宇;孟华;高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胎儿永存动脉干的超声诊断

    永存动脉干又称主动脉-肺动脉共干,是一种少见的预后极差的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5%~3.0%.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优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惠芳;张素阁;刘兰芬;尹虹;王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影像学表现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PF)的影像学表现与血管内皮细胞(EC)病理学间的关系.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大鼠制作BLM损伤PF模型,分别在第3、7、14、28天(各5只)行HRCT扫描后、检测外周血中vWf水平、肺血管造影及制作电镜标本.对照组方法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大鼠外周血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3天组为著(P<0.01).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主要见于3、7天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见于7天以后.蜂窝肺则见于14、28天组,以28天组为著.实验7、14天组肺动脉远端纹理明显增粗,分支增多,血管周围显示模糊,28天组肺动脉远端纹理纤细,分支减少,近端肺动脉增粗.实验3天组EC变性、坏死,部分区域见EC增生,7、14天组均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分布于靠近基底膜的纤维化区域.结论 HRCT能较准确反应PF的病理变化及病程,EC损伤与PF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崔光彬;王玮;杜滂;魏龙晓;宋立军;殷倩;南海燕;颜林枫;魏经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初步观察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病理变化.方法 将12只接种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裸鼠,当肿瘤体积达1.0 cm3左右时,采用HIFU照射治疗肿瘤的外侧约1/2.于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分别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镜下见靶区内肿瘤组织完全凝固性坏死.结论 HIFU能够有效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可望成为治疗卵巢癌有前途的新方法.

    作者:吴蓉;胡兵;姜立新;朱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后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介入治疗的应用

    目的 研究后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微导管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例后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天内)的患者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动脉瘤腔栓塞术,针对手术成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患者恢复情况以及6个月随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11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栓塞术,共栓塞动脉瘤12个.手术成功率100%,致密填塞率83.3%,死亡1例.结论 后循环动脉瘤急性期微导管栓塞术可有效降低急性期动脉瘤二次出血发生率.

    作者:刘一之;金泳海;朱晓黎;邹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避孕环异位膀胱继发巨大结石1例

    患者女,38岁.两周前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时有排尿不畅、中断等症状收住我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何志兵;陈敏;周洲;李光;杨全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新方法研究

    目的 提出一种更加有效的血管增强方法.方法 分析冠脉X射线造影(XRA)图像特点,采用一个新颖函数来判别血管,结合Hessian矩阵和多尺度滤波对血管进行增强.结果 采用该方法增强临床获取的冠脉X射线造影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快的计算速度.结论 本文提出的增强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刘越;王涌天;周寿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多尺度Hessian矩阵和Gabor滤波的造影图像冠脉中心线提取

    目的 提取冠脉造影图像中血管的中心线.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和Gabor滤波的血管中心线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Hessian矩阵将血管提取,然后根据Gabor滤波器的方向响应特性利用跟踪策略对细化后的血管图像进行校正,得到血管中心线,并提出了精度评价方法.结果 将该算法用于随机抽取的图像,均取得高精度的血管中心线以及较理想的血管宽度.结论 该算法对于造影图像冠脉中心线提取精度较高,并能同时求得血管宽度.

    作者:李颖超;刘越;王涌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用于分子影像学研究

    分子影像学可广义定义为在活体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描述和测量,而磁共振不仅具有非侵袭性,在活体成像中有着极精细的空间分辨率和极佳的组织分辨率,还可在活体器官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定性与定量生物学过程.所以,磁共振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作者:文明;李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背向散射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IBS)技术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13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180~240 mg/m2.B组48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60 mg/m2.C组为对照组,40例,未给予化疗.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A、B两组化疗前后及C组左室后壁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室间隔右室侧1/2及左室侧1/2心肌的平均背向散射积分(IBS)、随心动周期变化的背向散射积分幅度(CVIB),计算各层校正背向散射积分(IBS%)以及CVIB的跨壁梯度(TGCV)、CVIB的跨壁梯度指数(TGI).结果 A组与C组、A组化疗前之间常规超声参数(LVDd、LVDs、IVSTd、LVEF、FS、E/A)及CVIB、IBS%、TGCV、TGI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间常规超声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及B两组化疗前之间常规超声参数(E/A除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参数E/A、CVIB、TGCV、TGI显著减低、IBS%显著升高,与A组、C组及B组化疗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可作为早期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手段之一.

    作者:崔洪岩;夏稻子;礼广森;王月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72例经DSA和(或)手术确诊为动脉瘤的SH患者的CTA资料,比较常规CTA和数字减影CTA的三维容积再现(3D VR)图像重建的图像质量、重建使用时间、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本组72例88个动脉瘤,DS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常规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9.8%,特异性为100%;DSCTA与常规CTA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DSCTA可检出全部床突下与颅骨紧贴的动脉瘤,图像信噪比略下降,但增加了血管对比度,图像重建时间无显著性增加.结论 DSCTA同常规CTA相比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CTA技术,使血管对比度明显增加,有利于床突下动脉瘤的检出.DSCTA可作为检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避免有创的DSA检查.

    作者:吕发金;谢鹏;罗天友;张志伟;何怡红;孙晓川;牟君;方维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急性与急性期脑缺血半暗带演变的DWI研究

    目的 测定超急性与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扩散加权成像病变区和周围区ADC值以观测半暗带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 测量67例次超急性期与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DWI图像高信号区和其周围区ADC值,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行MRI随诊至发病48 h以后.对数据依时间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高信号区的ADC值均较对侧相应部位ADC值减低.病变中心区ADC值减低明显.病变中心至周边ADC值呈由低到高不同程度的增加.病变外周区域ADC值也较对侧轻度减低.结论 ①缺血的超急性、急性期病灶的周边区有缺血半暗带,且这一时间窗在缺血后的24 h内都可能存在.②病变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DWI高信号的外周区域也存在半暗带.病变运动相对静止后,部分外周扩散轻度异常区代表良性缺血区.

    作者:许强;张云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岛细胞癌1例

    患者女,31岁,因间歇性右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一日余,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05年9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日忽感右中上腹部疼痛,疼痛为间歇性钝痛,尤以餐后为重,伴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吐物系胃内容物,无寒战高热,无咳痰,无心慌气短,无肩背部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一周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作者:张小杉;冯天鹰;哈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犬功能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PLE实现功能性肺叶切除(FPLT)后对靶肺及非靶肺的病理变化,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健康犬18只,随机分成2组,A组12只,B组6只.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PLE)及封堵器堵塞靶支气管,B组为对照组.A组分别于14天、28天、56天各处死4只取肺组织,B组各处死2只,测定肺纤维化的程度,运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肺动脉靶肺肺小动脉管壁面积指数(AI)和中膜厚度指数(TI)增高.结果 FPLT术后A组动物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部分闭塞;非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无血管重构现象出现.结论 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PLE后靶支气管封堵器堵塞可达到功能性肺叶切除术目的 .靶肺肺小动脉出现血管重构现象,有利于术后通气-血流比失调的调节,对肺循环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罗庆华;甘万崇;胡文极;王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低度恶性组和高度恶性组.用机器自带波谱软件进行分析,检测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各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脑星形细胞瘤波谱表现为NAA/Cr和NAA/Cho比值降低,而Cho/Cr比值升高.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分别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97±0.77、3.11±2.64,坏死区Lac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18±0.86、3.50±1.39,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05±0.46、1.37±0.41.强化区Cho/Cr比值、坏死区Lac值和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合常规MRI,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作者:张辉;苏晋生;李军东;刘起旺;杨晓棠;王效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绞窄性股疝致大面积腹壁感染1例

    患者女,57岁,主因腹胀、腹痛20余日入院.该患者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且无排便排气,未做任何处置.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裂手裂足畸形1例

    孕妇26岁.孕2产1,孕24周,诉丈夫有双手及左足畸形,儿子双足畸形,要求超声检查胎儿有无发生手足畸形.按产科超声系统检查程序,依次检查胎儿头颅、颜面部、脊柱、内脏、四肢及胎盘、羊水等.

    作者:林惠通;吕国荣;李少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