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平;周云芝;尹晓明;王洪武;曾庆玉;霍健伟;常鑫
目的 识别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相关的特异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海洛因依赖者和健康对照者各10人,在观看自然风光和海洛因相关录像时进行全脑磁共振(MRI) 扫描.比较:①不同受试组观看海洛因相关录像时激活脑区的差异, ②海洛因依赖者观看自然风光和海洛因相关录像时激活脑区的差异.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观看海洛因相关录像时,海洛因依赖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左前额叶皮层激活为明显.②海洛因依赖者观看海洛因相关录像与观看自然风光录像比较发现,左前扣带回、左额叶内侧回(BA10)、小脑山顶,中脑导水管旁灰质,以及右侧前楔叶可见显著激活.结论 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特异激活脑区集中在左前扣带回和左前额叶皮层.中脑导水管旁灰质可能参与渴求的产生与维持.
作者:谢春明;马林;方艳;李德军;富丽萍;孟海燕;邸秀珍;杨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下肢束带法实现对健康成年人脑动脉自动调节功能的无创、定量测定,并初步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选择72例由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双功能超声排除颅内、外血管病变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放松双股束带后10 s内平均动脉压和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通过比较二者对时间的变化率,得出健康成年人的脑动脉自动调节指数(ARI).结果 健康受试者在放松双股束带后的双侧MCA血流速度在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至基线水平,同步血压记录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上升速率明显慢于MCA血流速度.利用TCD8软件分析得出健康成年人的ARI值为5.25±1.39.ARI与受试者年龄、平均动脉压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利用TCD测定MCA流速、无创记录血压,可以便捷、定量的评价脑动脉的自动调节功能.
作者:龚浠平;李娜;李尧;陈梅梅;王拥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十年随着多层螺旋CT (MSCT)空间分辨技术的不断进步,薄层多期扫描、曲面重建、三维血管重建、灌注成像等技术的应用,可获得清晰的胰腺自身、胰周血管和胰胆管等结构的解剖图像,还可检测出肿瘤血流动力学改变.MSCT成像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胰腺微小肿块的检出率,有助于对肿瘤术前精确分期和手术可切除性的判断,使得胰腺的早期定性诊断和治疗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陈英鑫;李苏建;王中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技术检测其微血管新生效应的价值.方法 18只兔随机分3组:细胞移植组(n=8,心梗后移植)、心肌梗死组(n=6,心梗后不治疗)、对照组(n=4,无心梗不治疗).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检测各组动物心肌梗死区移植前后造影剂充盈状况、造影剂峰值强度.取心肌组织测定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移植4周后,移植组缺血心肌内可见少量造影剂回声,心梗组未见造影剂回声,对照组造影剂充盈良好.造影剂峰值强度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心肌内造影剂的声强度与病理检测的毛细血管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能有效检测干细胞移植后的微血管新生效应,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和随访细胞移植疗效的方法.
作者:周青;郭瑞强;陈金玲;郝力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超声心动图(UCG)和多层螺旋CT(MSCT)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评估.方法 对7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检查,前者使用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校正公式法测量LVEF,后者经过心功能分析软件处理,根据Simpson公式自动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通过多层累积计算而得出LVEF.将两种检查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UCG与MSCT所测LVEF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888,P<0.01),MSCT所测的LVEF稍低于UCG.根据Bland-Altman方法,UCG与MSCT测定LVEF的差值为-0.0549±0.0284,一致性范围为-0.1117~0.0019.结论 MSCT与UCG测量LVEF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种检查对于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苹娜;翟仁友;吴雅峰;马展鸿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综述了扩散加权成像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其在全身各种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包括各种病变的检出、诊断及在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性病变中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张春燕;王霄英;蒋学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植入式微波对离体状态下正常猪肾实质的消融作用.方法 采用水循环内冷式硬质微波天线,微波频率为2450 MHz,分别应用不同作用功率和作用时间对离体猪肾进行消融.结果 植入式微波在不同条件下消融形态稳定,均为椭球形,统计了消融的体积、大长径和宽径等参数.结论 植入式微波消融离体猪肾实质凝固形态较满意,凝固范围随功率和时间增加而有程度不同的增大,微波消融有望在肾脏肿瘤微创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大鹍;董宝玮;梁萍;于晓玲;王希有;李猛;孙媛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女,34岁,3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180/110 mmHg),半年前出现心悸,起床活动及夜间排尿时明显,伴大汗及四肢无力,卧床数分钟可缓解.
作者:欧阳云淑;戴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颗粒在薄层CT及相应后处理成像中的表现.方法 观察100例患者的原始薄层CT图像、容积再现(VR)和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图像,研究蛛网膜颗粒的发现率、分布部位、大小及其与静脉窦流入静脉的关系.结果 100例中66例发现蛛网膜颗粒, CT上表现为静脉窦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充盈缺损;66例共发现175个蛛网膜颗粒,其中横窦90个,上矢状窦77个,直窦5个,窦汇2个,下矢状窦1个.92%横窦内蛛网膜颗粒(83/90)位于浅表静脉汇入横窦处;22例可见静脉直接进入蛛网膜颗粒内.横窦引流优势和非优势对蛛网膜颗粒的发现率未见明确影响.上矢状窦蛛网膜颗粒大多数位于顶后方,多为小而多发.年龄与蛛网膜颗粒数目及大小之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薄层CT图像上蛛网膜颗粒是常见的正常表现,认识蛛网膜颗粒的正常表现可以与发生于静脉窦的疾病相鉴别.
作者:杨飞;刘斌;江安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在HRCT上的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孤立型BAC的HRCT征象,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外周改变,并与35例其他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4例BAC中,23例位于肺野外周,14例可见空泡征,15例可见磨玻璃密度影.结论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多具有一般肺癌的征象,肺野外周病变具有空泡征及周围磨玻璃影提示BAC的诊断.HRCT是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兴华;张雪林;熊伟;宛四海;李新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兔VX2肝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CT灌注成像各灌注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6只VX2肝移植瘤模型兔(种植后2周)行CT灌注扫描,获得各灌注参数值,对肿瘤周边CT强化较明显区域行VEGF、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数测定MVD,分析灌注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 瘤灶中心及边缘区MVD、VEGF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瘤灶边缘区MVD值随着VEGF表达增强而增高,瘤灶边缘区各灌注参数值:肝总血流灌注量(HBF)、毛细血管表面渗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AI)、肝动脉灌注量(HAP)与MVD、VEGF 呈正相关(P<0.01),门静脉灌注量(HPP)与MVD、VEGF 呈负相关(P<0.01),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血容积(HBV)与MVD、VEGF 无相关性(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姜慧杰;徐克;韩铭钧;戴旭;黄奇;李大庆;黄亚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心脏MRI(CMRI)结合药物(小剂量ATP)负荷试验中,心肌收缩功能与心肌灌注之间、心肌收缩功能储备与心肌灌注储备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采用 1.5T 磁共振扫描仪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脏电影MR成像,其中19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阳性结果(血管狭窄>>50%).真正快速稳态梯度回波(FIESTA)序列用于观察静息状态下和小剂量ATP负荷状态下的心肌运动;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用于ATP负荷前后的MR心肌灌注成像.各序列均采用左室短轴位成像.电影MRI图像采用MASS软件包对左室各节段室壁运动进行半定量计分,同时对灌注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后对各节段心肌灌注参数和室壁运动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静息状态和负荷状态下,心肌灌注参数均随着室壁运动评分的增加而降低.在小剂量ATP负荷状态下室壁运动较负荷前改善的心肌节段较无改善者的心肌灌注储备值低.结论 心肌灌注和心肌收缩功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两者的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CMRI评估心肌活性的价值.
作者:杨淑琴;石张镇;王文志;丁军;闫明洲;张春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前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39例NSCLC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并进行符合线路显像分期,将符合线路显像分期和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使18例(46.15%,18/39)的临床总分期发生改变,均为分期升级,其中11例的治疗策略发生改变,由根治性手术治疗变为姑息性放疗或化疗.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NSCLC总分期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对N和M分期的改变而实现的.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改变了46.15%(18/39)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影响了28.20%(11/39)的治疗策略.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NSCLC治疗前分期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边艳珠;魏强;吴大勇;张文艳;李金福;刘永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军团菌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综合诊断35例军团菌性肺炎的临床及系列影像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军团菌性肺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多形态病变31例;多叶多段病变25例;胸腔积液10例;肺脓肿6例;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21例;影像学改变吸收缓慢(时间大于2周者)30例;伴有纤维索条、网状影或蜂窝影者28例.因此,军团菌性肺炎的征象主要以多形态病变、多叶多段病变以及多伴有纤维索条、网状影或蜂窝影等纤维化为特征;而其动态影像学主要是以影像学改变吸收缓慢和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症状不一致为特征.结论 军团菌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虽较复杂,但也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提示诊断.
作者:雷志丹;冯可青;贾武林;史大鹏;文泽军;王山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所测Tei指数评价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方法 测量32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及20例健康新生儿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所测Tei指数明显增大,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各组间Te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直线相关性分析:正常组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中Tei指数与孕周、日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患儿组中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性(r=0.45,P<0.05).结论 采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所测Tei指数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而且不受孕周、日龄、心率的影响,可以较敏感地定量反映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变化.
作者:刘蓉;邓又斌;杨好意;毕小军;陈斌;申屠纬慧;黎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法(VBM)分析精神分裂症大脑灰质结构的价值.方法 采用GE Signa TwinSpeed 1.5T超导型MRI成像系统,对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行全脑扫描,获取16~18层脑结构MR T1图像.数据分析采用以SPM2软件包为基础的全自动VBM技术进行处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灰质明显减少区域在双侧前扣带回、前额叶、右侧颞上回(P<0.005),且大脑灰质减少具有不对称性,前额区偏侧化系数(AIs)为+0.19,颞区为-0.50.灰质明显增多的区域在右前额叶与右枕区、左顶下小叶(P<0.005),也具有不对称性,前额区AIs为-0.77,顶叶+1.00,枕区为-0.73.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异常.VBM法具有简便、自动化的特点,在精神分裂症脑形态结构研究方面前景广阔.
作者:吴大兴;颜莉蓉;谭长连;胡德文;姚树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T2弛豫时间在高分辨MR跟骨扫描中的价值.方法 受检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29~75岁,平均60.4岁.经DAX测定,按骨密度修订标准分为4组:正常男性组10例、正常女性组12例、异常男性组10例、异常女性组18例.高分辨磁共振对50例左跟骨(非优势足)进行T2弛豫时间测定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层厚4 mm, TR/TE=2000 ms/16 ms、98 ms.选定跟骨5个感兴趣区对各组进行测定;对12名正常女性跟骨小梁密集部位(跟骨后部)与空虚部位(跟骨前部)的T2*测定数据.所有结果采用非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异常女性组-正常女性组、异常男性组-正常男性组的T2弛豫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在94.7~113.8 ms之间,异常组在119.4~127.4 ms之间(P<0.05).两组年龄与T2弛豫时间呈明显正相关,骨密度与T2弛豫时间呈明显负相关.12名正常女性跟骨小梁密集部位(跟骨后部)与空虚部位(跟骨前部)的T2*测定,密集部位的T2*值较空虚部位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7).结论 高分辨MR T2弛豫时间测定在骨质疏松研究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作为骨质疏松的信息补充.
作者:嵇鸣;叶春涛;苗华栋;朱震方;臧雪如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正常成年男性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情况,探讨两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差异.方法 心理性ED患者12例,均为右利手,无任何精神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史.对照组为1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无任何性功能障碍史,无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可能影响脑结构和功能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药物滥用史.用色情录像和非色情录像刺激,每个录像片段60 s,每个色情和非色情录像片段之间间隔12 s.用GE 1.5T MR扫描系统进行BOLD-fMRI扫描,头线圈.用3D SPGR T1WI序列进行全脑轴位扫描作为全脑解剖图.结果 在视觉和听觉相关色情录像的刺激下,正常男性与心理性ED患者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双侧额下回、双颞叶、双侧扣带回、角回、左侧杏仁核、丘脑、海马、中脑及桥脑背侧均被激活;与正常男性相比,心理性ED患者双侧前扣带回激活的范围更大,两者的激活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t=4.026, P<0.001),心理性ED患者平均激活体积为(979.64±25.33) mm3,正常男性为(795.43±20.35) mm3.结论 边缘系统、脑干、丘脑等在调节男性性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因.
作者:杨波;张金山;周义成;朱文珍;王涛;夏黎明;刘继红;王承缘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后局部应用树突状细胞(DC)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经Walker 256 细胞反复冻融获得肿瘤抗原并致敏大鼠骨髓细胞衍化的DC,大鼠腋窝皮下接种Walker 256细胞获得实体瘤模型.30只SD大鼠分成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1仅行RFA治疗;对照组2行RFA+未致敏DC治疗;实验组行RFA+冻融抗原致敏DC治疗.超声评价治疗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各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瘤体平均体积在治疗后第一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后第2、3天测得瘤体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瘤体体积及荷瘤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FA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后应用致敏DC可有效地延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大鼠荷瘤生存期,有可能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一新途径.
作者:文艳玲;冯霞;智慧;杨海云;罗葆明;梁碧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 运用TTE选择出适于封堵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6例,并配合X线指导封堵过程,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并观察随访疗效.结果 TTE引导封堵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封堵完全闭合率91.7%(33/36),1个月为94.4%(34/36),3个月以上为100%.TTE所测房缺的大直径明显小于球囊伸展径(P<0.01),但二者高度相关(r=0.93),为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本组36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封堵器结构断裂、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运用TTE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房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近中期疗效可靠.较之经食管超声运用范围更广,操作更简便、安全,更易掌握及推广.
作者:周立明;周青;郭瑞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