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霞;刘静静;井艳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下鼻甲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的有效率均为100.0%,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鼻甲成形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但是下鼻甲成形术更符合下鼻甲的生理特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陈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交互式教学方法在肿瘤科护理实习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临床实习的本科、大专学生52人,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实习结束前,进行出科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在专科理论知识、操作考试成绩、健康教育指导和病人满意度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满足了学生的基本需要,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王道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胺四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菌疗效.方法:3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盐酸二甲胺四环素)和对照组(甲硝唑棒),每组18例,进行用药前后的牙周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后牙周袋内细菌呈清除或明显减少(P<0.05);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给药组对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较甲硝唑棒给药组的抗菌作用更强(P<0.05);甲硝唑棒给药组对不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较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给药组的抗菌作用更强(P<0.05);其余菌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能有效抑制牙周常见病原菌,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菌疗效显著.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分析2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老年冠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干预,增强老年病人在治疗护理中的顺应性,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冯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隆乳术是目前 应用较多的一项整形美容手术,假体隆乳由于其术后对人体健康损害极微且取出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当前隆乳术中的首选.目前常用的术式为乳腺下平面、胸大肌下平面、双平面及筋膜下平面.为获得佳术后效果及减少并发症,众多学者在对比各种放置平面优缺点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传统放置平面的改进及新平面的探索.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以后隆乳手术假体置入层次选择提供指导.
作者:李明;吴承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规肠镜检查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常规肠镜检查中发生的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97 例,表现为腹痛、腹胀、便血等.结论:完善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与改进策略.方法:将当前医改任务与我院关于中药审方体制现状结合,对审方作用和审方的改进策略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制定出相关政策,对措施的改进与创新,落实新医改关于医院药剂管理方面的调整.结论:正确完善的审方机制对保证中药临床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可保证用药的安全与质量.
作者:王平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下颌前倾阻生智齿,在未消除前倾阻力点的情况下采用劈开牙冠根分瓣拔除的方法,术中易造成邻牙松动,牙槽骨及阻生牙舌侧骨板破裂.牙龈及组织损伤大,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时较长,术后出血时延长,且量较多.局部肿胀明显,时有间隙感染,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在邻牙松动时,并发急慢性根尖炎、牙髓炎的机率比较大,涡轮手机消除前倾阻生智齿牙冠综合拔除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较短,不会造成邻牙松动,组织损伤少,术后出血时短少,局部感染肿胀轻微,一般无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的症状,拔牙创口愈合快,生活质量无大碍.
作者:舒仕强;舒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PCA)患者导尿管拔除时机的观察,选择佳时机拔除导尿管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240例手术后应用PCA随即分为:(1) 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拔除前0~6h组,(2) 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拔除后0~6h组,(3) 自控镇痛泵拔除后6~12h组,每组80例,观察不同时间段拔导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组与2、3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与3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停止使用后6~12h为拔除导尿管的佳时机.
作者:黄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结合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西医研究实践,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西医治疗等方面探讨了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陈国富;黄韬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病患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析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即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病患100例,评估患者病例中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信息.结果:Ⅰ类切口病患13例,Ⅱ类切口病患87例,这100例病患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100%,用药时间为6.5±2.5天,35例病患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不合理.结论:应当加强妇产科手术病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
作者:陈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校中的班导师早源于14世纪牛津大学的导师制,20世纪90年代,导师制被引进中国教育,我校于2007年开始实行班导师制度,班导师一般由专业教师兼任,具有专业学科背景,对学生所学的课程体系、知识内容比较了解,与专职辅导员相比具有学术上的优势.班导师通过发挥自身特长,指导学生学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是学生学习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明灯.几年中,在实践班导师工作的过程中,就如何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特长,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帮助学生解决各阶段的问题,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作者:林黎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回顾性总结10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材料.发现心脏瓣膜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急性心包填塞、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抗凝与出血、感染等.一般出现在手术后早期,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挽救患儿的生命.
作者:李秀兰;那竹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机MRI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21例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其实行MRI扫描,以评估注射物的分布情况,并通过乳晕作切口,采用手术方法清除注射物.结果:21例患者中,7例患者乳房变硬,9例患者双侧乳房不对称,5例患者乳房局部出现硬结.MRI诊断与手术所见基本符合.通过治疗,所有患者乳房均恢复正常形态,症状消失.结论:采用MRI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吴承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这两年内收治的7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较为特殊性的护理措施[1].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分为143,对照组患者的总分为88,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对有效治疗疾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降低了复发几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研究,探讨康复操的使用方法、效果,康复操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同时结合他们的手术方式、手术面的大小、手术后进行康复操的日程、实施康复操的锻炼计划、按照不同患者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及时检测患者的肢肩部情况、出院后进行追踪观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00例患者通过康复操的使用后,总体上效果良好,没有不良反应案例,术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的后身、前屈等功能.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康复操办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部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心理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黄宗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发生的2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淑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舌系带短缩畸形的早期预防性矫正时间及效果.方法:我科与我院妇产科、儿科联合,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舌系带短缩畸形,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在不采用任何麻醉下,用中弯止血钳(止血钳钳喙用纱布缠绕)伸至舌系带两侧,将舌尖向腭侧抬起,靠近舌腹部、沿舌系带薄弱处,用眼科剪将舌系带剪断,纱布压迫止血,观察无明显出血及效果满意后,手术结束.结果:2005年至2010年共为386名患儿实施舌系带矫正手术,年龄在出生3至30天,经两年随访观察,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对舌系带短缩畸形的矫正手术年龄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确定的手术时间,术者认为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其舌系带变宽、增厚的机率也增大,相对手术难度增大,配合程度则逐渐下降,同时恐惧心理增强,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早期实施手术,不仅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同时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红军;勾洪良;史荣芬;韩桂枝;张爱芹;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体在发育生长及维持健康过程中需要摄入适宜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发育生长速度处于较快时期的儿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微量营养元素能满足自身生理机能需要.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若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将会直接对其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情况严重甚至会阻碍正常发育成长或健康.因此了解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之间的潜在关联,掌握科学合理的补给方式是每一个家长应该做到的.本文首先阐述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深入探讨各种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后提出有效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希望能够提升相关部门及家长对微量元素的重视.
作者:李奕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人的健康与长寿,与遗传的关系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象条件占7%,而60%取决于各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美国癌症的发病率近40年来明显下降被认为与以控烟为代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亦有下降原因是生活行为的改善,甚至由于避孕套的推广使用艾滋病亦见减少[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中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已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2].而人们如何获得和促进健康,如何识别和规避危害健康的因素,如何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予社会的和心理上的支持,皆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健康教育即是面向全体人群的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进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我国以社区为基础,大力推广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
作者:卢仕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