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妮
PICC是从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经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它因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并可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造成的血管损伤,留置时间长,因而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患者及反复采血、输注血液制品者等[1]。尽管 PICC 有许多优点,但其并发症也频繁发生,如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异位、导管断裂等,其中导管堵塞是导管留置过程中除感染之外常见的并发症[2],发生率高达21.3%[3]。导管堵塞中有57%为血栓栓塞,27%为非血栓因素,16%为机械因素[4],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现将堵管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君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后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改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钟昌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在早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1例因胃癌晚期放弃治疗,其余11例痊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的患者及早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谢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及结局,以便给医院针对医院产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手术护理相关工作带来帮助。方法:在医院的产妇中选取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32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这32例产妇作为此次临床观察的观察组,同时选择32例非疤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这32例产妇作为此次临床观察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产妇的分娩时的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的窒息、apgar评分以及产妇的住院天数。结果: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28例,试产成功率为87.5%,与非疤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的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再妊娠之后,经阴道分娩与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没有太大的区别,产妇在条件合适情况下是可以通过阴道进行分娩,安全性还是能够得到保障。
作者:林若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脂质的内稳态的平衡机制是复杂的,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Insig -Srebp-Scap途径以及胆固醇自我调节反馈等多种机制均参与到脂质的内在平衡过程中。在高浓度胆固醇的环境下,通过胆固醇负反馈的调整 HMG -CoA 还原酶和 Insig -Srebp-Scap途径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与此同时,高浓度胆固醇通过 LXRα/RXR激活SREBP -1c上调多种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的转录,从而均衡的调整多种脂质水平的上升。而在低浓度胆固醇的环境下,通过Insig -Srebp -Scap途径增加 HMG -CoA 还原酶的生成,并使胆固醇的量维持在机体需求的水平上。机体通过以上机制体现了维持脂质内稳态的平衡能力。
作者:陶文剑;朱凤琴(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额外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2.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2.3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在半月板切除、膝关节粘连松解、膝关节滑膜切除、膝关节腔内游离体取出等手术中运用有优势,我近期巡回21例此类手术,近期疗效满意,手术室护士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应熟练掌握该仪器的使用,做好术中的配合,观查好病人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邹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的病例在诊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洽愈80例,缓解8例,无效3例,原发伤加重死亡5例。结论:观察与救护的要点包括重视评估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密切观察原发性损伤的同时,注重出血先兆的观察,给予早期鼻饲及使用抑酸剂综合性预防,做好出血期间的急救处理,以降低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翟育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近些年被提出的一个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类型,其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冠脉斑块发生破裂、表面血栓形成,导致病变远端血管完全性或者是非完全性闭塞,发生心肌缺血或是原有缺血恶化或发生心肌坏死。普通肝素是经典的凝血酶抑制剂,但普通肝素的药效学与药物动力学特性决定了它对于不同患者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抗凝效果不稳定等局限性,因此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徐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运动,意外伤害,暴力等因素容易导致肌肉组织甚至骨骼创伤,如骨折、骨裂可能造成错位、变形,必须复位、固定才能利于骨骼创伤愈合,医用绷带在医治骨骼创伤过程中就起临时固定支撑作用,保护患者的骨骼和软组织,减轻患者的疼痛、肿胀和肌肉痉挛。用以固定和保护手术和受伤部位的材料,为外科所必备。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外科以及整形外科一些需要固定支撑的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更多更好的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就很重要了。
作者:龚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给予对照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研究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羟基磷灰石出现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性护理治疗在治愈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观察和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45~90岁,平均66岁。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EvansI型18例,II型32例,III型3例,IV 型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25例,SeinsheimerII型17例,III型5例,IV 型3例。手术前请内科协助诊治内科并发症,无手术禁忌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预防及骨质疏松的治疗。结果:术后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结论: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应遵循易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原则。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戴勇;曾莉;唐晶;王芳;陈波;朱敏;成玉琴;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刮片的细胞学检查对子宫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期间296例宫颈异常患者进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用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宫颈刮片及阴道镜细胞学检查296例。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病变(CIN)286例,占96.6%,其中CIN Ⅰ156例(52.7%),CINⅡ99例(33.5%),CINⅢ41(13.8%),宫颈癌0例(0%)。宫颈刮片及阴道镜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96.7%,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9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吴存香;王芳(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探讨"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经过积极的护理,患者在护患沟通满意度、住院环境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均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并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病区管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和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发挥她们的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这也是未来护理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点[1]。“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护士,使她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聪明智慧,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方友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4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真菌性鼻炎患者,对患者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患者出现炎症或真菌情况,术后随访2年发现,无复发情况。结论:对于真菌性鼻炎患者,可选择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减少创伤,降低复发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杏苏止嗽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服用杏苏止嗽汤,疗程4W ,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应用杏苏止嗽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中显效2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0%。结论:杏苏止嗽汤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辛宝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减少影响酶免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认真总结可能遇到的因素并找出对策。结果:大大的提升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结论:使实验室的工作便于管理,使其工作的有效性得于持续。
作者:张占生;刘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介绍患儿女性6岁9个月,因“四肢无力2天”入院。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随之出现四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昨日出现握物无力,不能站立。今日外院查头颅 C T ,头颅 M RI未见异常,遂转至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2/65mm Hg 体重15kg ;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圆,直径约30mm ,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灵活,伸舌示活动正常,悬雍垂居中,病理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入院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后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儿入院三天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双下肢肌力降为Ⅱ级,肌张力低下,出现矛盾呼吸并伴有发热38.0℃,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请中医科协助治疗。现患儿发热,四肢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唇干,小便短赤,大便三日未排,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痿病,证型为肺热津伤。予以中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如下:麦冬10g ,生地黄10g石膏15g沙参15g玉竹10g天门冬10g金银花10g龟板15g鳖甲15g 桑叶10g生山药10g胡麻仁10g麦芽10g生甘草6g。服药2付后热退大便出,舌质红苔燥较前好转。再予原中药方去石膏、金银花,加入党参10g ,白术15g ,黄芪15g。五付后,患儿精神较前好转,下肢肌力由原来Ⅱ级转为Ⅲ级,舌质淡红,苔薄,脉细。予调中药方为: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芪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生白芍10g ,当归10g ,鸡血藤15g ,龟板15g ,鳖甲15g ,山药15g ,甘草6g ,麦芽20g ,神曲10g ,焦山楂15g。服完五付后患儿病情稳定,由监护室转为普通病房治疗。因患儿不愿再服中药且病情已稳定遂停中药治疗。
作者:姚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心身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制定了医药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卫生事业改革美好的蓝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精神,努力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具体实际行动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是每一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平均70.5岁(65~82岁),男性6例,女性24例。根据N 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5例。手术均采用 PHILOS内固定治疗,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保留附着于骨折碎片及大小结节上的软组织,5例四部分均予人工颗粒骨充填。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4.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切口感染。按 N 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优15例,良7例,满意6例,优良率73.3%(22/30)。结论 PHILOS可起到牢固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巍;储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