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XRα参与 Insig -Srebp -Scap 途径调节脂质代谢的机制

陶文剑;朱凤琴(通讯作者)

关键词:Insig -Srebp-Scap途径,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胆固醇自反馈调节, HMG -CoA还原酶
摘要:脂质的内稳态的平衡机制是复杂的,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Insig -Srebp-Scap途径以及胆固醇自我调节反馈等多种机制均参与到脂质的内在平衡过程中。在高浓度胆固醇的环境下,通过胆固醇负反馈的调整 HMG -CoA 还原酶和 Insig -Srebp-Scap途径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与此同时,高浓度胆固醇通过 LXRα/RXR激活SREBP -1c上调多种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的转录,从而均衡的调整多种脂质水平的上升。而在低浓度胆固醇的环境下,通过Insig -Srebp -Scap途径增加 HMG -CoA 还原酶的生成,并使胆固醇的量维持在机体需求的水平上。机体通过以上机制体现了维持脂质内稳态的平衡能力。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两对半及HBV-DNA-PCR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两对半、HBV -DNA 的相关性,并分析 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 ELISA、PCR的方法对160例乙肝患者进行 HBV 血清标志物、前 S1抗原及 HBV-DNA 的检测。结果:在 HBsAg (+) 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一 Ag 的检出率分别为86.9%、85.9%和100.0%、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 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 HBsAg(+)HBeAb (+)的模式下,HBV-DNA、PfeS1一 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3%、45.9%;47.4%、46.2%;11.0%、11.0%。在 HBV-DNA(+)情况下, PreS1一Ag的阳性率为86.8%,HBV-DNA 和 PreS1一 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一 Ag与两对半及 HBV-DNA 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万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

    通过对眼科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概念的阐述,追溯中医眼科围手术期的治疗渊源及发展机理的理解,并举例说明中医眼科在围手术期治疗的优势和意义。

    作者:伍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体会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临证配合培土生金法、理气法及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可靠。笔者运用清气化痰丸结合此法,治疗小儿肺炎,就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广播规范化电子管理在病区优质护理的应用

    医疗环境即健康照顾的环境。医疗环境对病人不仅有积极的影响,并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满足病人的需要。护士的职责之一是为人群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性环境,以促进全民健康[1]。住院环境的安排、布置、工作程序都需要以服务的对象--病人为中心,考虑病人的舒适与方便。2012年8月我科将健康教育广播规范化进行电子管理作为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使病人在享受悦耳、清晰、舒缓的电子健康教育广播中恢复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电子广播的实施也节省了护士的工作环节与时间,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周敏;孙晨;靳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银花解毒汤加减治疗眼睑带状疱疹

    目的:观察银花解毒汤加减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应用中药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结果:治愈39例,占95.1%,好转2例,占4.9%。结论:单纯应用中药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疗效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任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手术留置尿管拔除后自行排尿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病员留置尿管拔管后引起自行排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168例妇科肿瘤术后留置尿管的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病员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员尽快恢复膀胱排尿功能。结果:两组病员有明显的差异,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病员,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优于对照组,出现排尿障碍、尿潴留的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留置尿管拔除后自行排尿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郑小凤;郑循香;邓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臂丛分支变异一例

    目的:在解剖一具1.48m少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臂丛发出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根存在交通支,并有臂内侧皮神经发起自下干后股等多处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神经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结果:距下干后股起始处15.88mm ,有臂内侧皮神经(起始处外径2.78mm),长交通支长度为13.78mm ,短交通支长度为13.78mm。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臂丛分支变异,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臂丛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张智锋;徐梦寒;刘永强;孙建永;刘婷婷;苏明珠;廖鸿纯(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直肠癌造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孙燕的恶性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为基础,对2011年1-2013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直肠癌行M ile’S术的85例患者进行调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其中实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及入院时调查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出院时调查评分,生活质量好的共38人,其中实验组占25人(占61%)。实验组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M ile’S术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心理护理前,生存质量得到一定提高。

    作者:喻身润;张好春(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额外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2.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2.3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体会

    从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责任制护理使护士的工作由协助医生完成治疗,转变为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全程的整体护理,护士的工作关注点也由之前重点关注治疗和病情,拓展为更加关注患者及其家庭对于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和健康教育。

    作者:黄珍;徐夕;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其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患者身体,心理,社会能力处于健康状态;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目的主要是消除或减轻影响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幸;刘佳;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酶免试验的影响因素及处置

    目的:减少影响酶免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认真总结可能遇到的因素并找出对策。结果:大大的提升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结论:使实验室的工作便于管理,使其工作的有效性得于持续。

    作者:张占生;刘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饮食安全管理

    随着21世界人口老年化,有些高龄的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差;有些由于躯体疾病,吞咽困难,正常的饮食对他们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易发生噎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者:赵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治疗色素痣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针对色素痣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分析色素痣的病理特征,了解痣的发生机制,有利于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分析80例色素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根据痣的部位,大小及美容要求,采取电离子治疗法和手术切除法。结果:色素痣手术切除法后外观基本正常,均无感染、无复发、周围器官无牵拉变形,总体效果相对良好。结论:手术切除法运用于色素痣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痊愈和有效率显著提高,一次性根治率高,且降低了发生瘢痕、二次治疗的概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冯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外科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脑外科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我院已使用了四年,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如肠梗阻手术进行肠腔减压时收集肠腔渗出液、开颅手术时收集切口出血和大量的冲洗液等。近两年更广泛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直肠癌 M iles术以及其他会阴部手术,此类手术需要大量冲洗液冲洗手术术野,这些冲洗液顺着切口及无菌单下流,对手术人员、无菌区域及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手术患者切口出血量、渗出液及冲洗液量无法统计。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NSE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具体是指成人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的时间至少10S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5),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1],是严重影响各重要脏器功能的危险因素,并可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并发症。

    作者:黄圆(综述);冯晓辉(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治疗糖尿病患者对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给予诺和灵)和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一定控制,但观察组患者的 FPG、PPG下降幅度更显著,且诺和灵用量及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改善糖代谢水平,减少诺和灵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符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控制性降压药在鼻内镜手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鼻腔和鼻窦手术都在鼻内镜下进行,鼻内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由于鼻腔狭小和血管丰富,手术操作时过多渗血使术野解剖标志不清,直接影响手术进度和手术质量。因此,有效地控制术野出血,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后的并发症。本文就鼻内镜手术中如何应用控制性降压药及其现阶段在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践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心身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制定了医药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卫生事业改革美好的蓝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精神,努力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具体实际行动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是每一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及结局,以便给医院针对医院产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手术护理相关工作带来帮助。方法:在医院的产妇中选取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32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这32例产妇作为此次临床观察的观察组,同时选择32例非疤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这32例产妇作为此次临床观察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产妇的分娩时的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的窒息、apgar评分以及产妇的住院天数。结果: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28例,试产成功率为87.5%,与非疤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的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再妊娠之后,经阴道分娩与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没有太大的区别,产妇在条件合适情况下是可以通过阴道进行分娩,安全性还是能够得到保障。

    作者:林若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