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孟凤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住院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牙根纵折18例拔除后病例分析

    临床上,牙齿牙合面隐裂通过一些临床症状和常规的检查,通常能够确诊再加上必要的治疗而保住患牙。而牙根纵折,由于病灶隐蔽,特别是并发牙髓。牙周联合病变,常易误诊。现通过对我科近几年拔除患牙经确诊为根折的18例进行分析总结,先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军;杜娇;王庆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作为目前治疗BPH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几率很大。本文就 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丁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对半及HBV-DNA-PCR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两对半、HBV -DNA 的相关性,并分析 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 ELISA、PCR的方法对160例乙肝患者进行 HBV 血清标志物、前 S1抗原及 HBV-DNA 的检测。结果:在 HBsAg (+) 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一 Ag 的检出率分别为86.9%、85.9%和100.0%、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 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 HBsAg(+)HBeAb (+)的模式下,HBV-DNA、PfeS1一 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3%、45.9%;47.4%、46.2%;11.0%、11.0%。在 HBV-DNA(+)情况下, PreS1一Ag的阳性率为86.8%,HBV-DNA 和 PreS1一 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一 Ag与两对半及 HBV-DNA 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万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外科患者身份识别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急诊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方法:认真制定了完善的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检查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长达半年的跟踪质量改进,从而提高了急诊外科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患者套卡率下降了,更改姓名数下降了。结论:在急诊外科患者身份识别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从而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对于医疗安全感和护理满意度,加强了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及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周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额外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2.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2.3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病人费用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分析我科住院病人费用误差的主要原因,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对低年护士加强培训,把好费用录入关;加强医、护、患及相关科室的沟通,规范收费;制定《出院病人核查表》,保证病人住院期间费用准确。减少医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袁萍;龙兰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调脊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脊推拿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调脊推拿法配合自拟中药方内服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6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76.67%,有效率为98.33%。结论:调脊推拿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卢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医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医治,对照组(45例)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6.7%,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呕吐和恶心等肠胃症状3例,对照组则出现4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饮食安全管理

    随着21世界人口老年化,有些高龄的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差;有些由于躯体疾病,吞咽困难,正常的饮食对他们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易发生噎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者:赵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的84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2.1±6.1)h,住院时间为(8.1±1.3)d;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40.7±5.4)h,住院时间为(6.2±1.1)d ,观察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观察组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满意度为85.71%,观察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胃癌手术患者的整体康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嫄;吴骋婷;周危;占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的国际接轨问题日益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正在从战略层面凸现出来。这就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构建知识型企业。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源的配置需要有“相关利益者合作”产权理论及制度作为基石,否则将会加剧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应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要决策内容,财务机构的设置应具有灵敏快速的特征,财务人员应具有很强的信息接受处理能力及财务方法创新能力,否则企业财务管理将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

    作者:何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对比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经皮肾镜行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完成膀胱结石清除后行前列腺电切术,对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直视下插入电切镜分次前屈钳取膀胱结石并行前列腺切除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取石时间以及总体手术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俊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拔牙矫治对面部容貌的影响

    目的:探讨拔牙矫治对面部容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正畸临床非拔牙病例和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病例各45例,分别对其矫治前和矫治后模型下颌尖牙间和上颌尖牙问的牙弓宽度进行测量,测量点为尖牙牙根齿槽部之突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两组病例的下颌及上颌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ρ>0.05)。矫治后,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0.67mm(ρ<0.05),上颌宽度增加了0.86mm(ρ<0.05);而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2.48mm(ρ<0.001),上颌宽度增加了2.38mm(ρ<0.001)。矫治后,拔牙组比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1.52mm(ρ<0.001),上颌宽度增加了1.91mm(ρ<0.001)。结论:拔牙矫治比非拔牙矫治上下颌牙弓宽度不但未降低,反而有明显的增宽。拔牙矫治导致牙弓缩窄、从而影响美观的结论不成立。

    作者:朱明敏;臧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NSE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具体是指成人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的时间至少10S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5),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1],是严重影响各重要脏器功能的危险因素,并可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并发症。

    作者:黄圆(综述);冯晓辉(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施行的66例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和缜密的护理,63例患者在术后1~25d意识清醒,均治愈出院。3例患者因脑组织严重受损,分别在术中、术后抢救无效死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颅内血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

    作者:郑晓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0mg/d ,n=62)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40mg/d ,n=66),均在入院24小时内给药,晚上睡前1次服用,总疗程6月,观察6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观察终点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他汀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参与治疗小儿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1病例介绍患儿女性6岁9个月,因“四肢无力2天”入院。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随之出现四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昨日出现握物无力,不能站立。今日外院查头颅 C T ,头颅 M RI未见异常,遂转至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2/65mm Hg 体重15kg ;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圆,直径约30mm ,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灵活,伸舌示活动正常,悬雍垂居中,病理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入院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后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儿入院三天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双下肢肌力降为Ⅱ级,肌张力低下,出现矛盾呼吸并伴有发热38.0℃,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请中医科协助治疗。现患儿发热,四肢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唇干,小便短赤,大便三日未排,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痿病,证型为肺热津伤。予以中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如下:麦冬10g ,生地黄10g石膏15g沙参15g玉竹10g天门冬10g金银花10g龟板15g鳖甲15g 桑叶10g生山药10g胡麻仁10g麦芽10g生甘草6g。服药2付后热退大便出,舌质红苔燥较前好转。再予原中药方去石膏、金银花,加入党参10g ,白术15g ,黄芪15g。五付后,患儿精神较前好转,下肢肌力由原来Ⅱ级转为Ⅲ级,舌质淡红,苔薄,脉细。予调中药方为: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芪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生白芍10g ,当归10g ,鸡血藤15g ,龟板15g ,鳖甲15g ,山药15g ,甘草6g ,麦芽20g ,神曲10g ,焦山楂15g。服完五付后患儿病情稳定,由监护室转为普通病房治疗。因患儿不愿再服中药且病情已稳定遂停中药治疗。

    作者:姚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对本院诊治的20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2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5.6%,发生在2h内86%;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无力130例,占68%,胎盘因素35例,占17.5%,软产道裂伤20例,占10.0%,其他15例,占7.5%。结论: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原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提倡早接触早吸吮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传统腹部皮下注射法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引起患者皮下出血原因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近些年被提出的一个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类型,其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冠脉斑块发生破裂、表面血栓形成,导致病变远端血管完全性或者是非完全性闭塞,发生心肌缺血或是原有缺血恶化或发生心肌坏死。普通肝素是经典的凝血酶抑制剂,但普通肝素的药效学与药物动力学特性决定了它对于不同患者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抗凝效果不稳定等局限性,因此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徐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的病例在诊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洽愈80例,缓解8例,无效3例,原发伤加重死亡5例。结论:观察与救护的要点包括重视评估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密切观察原发性损伤的同时,注重出血先兆的观察,给予早期鼻饲及使用抑酸剂综合性预防,做好出血期间的急救处理,以降低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翟育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