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
目的:对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并发出血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58例接受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出血症状的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例出血患者中有23例患者属于颈前静脉出血,有13例患者属于甲状腺残面出血,有14例患者属于颈前肌群出血,有8例患者属于皮下血肿;对患者统一进行了止血治疗后,患者的出血伤口均在Ⅰ期愈合,恢复良好。结论:甲状腺术后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须及时进行止血处理,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云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初产妇常见多发病,主要是由于乳管不通畅,使乳汁淤积,从而导致继发细菌感染。既往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疗程较长,而且还需考虑某些药物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还会继发化脓性乳腺炎,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则要手术治疗,既影响了母乳喂养,也直接关系到母亲和下一代的健康,我院经给予三才配穴治疗结合纳米银乳腺贴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敏;覃贵铭;莫可良;邓海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1年0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有9例已经痊愈,7例患者采用腹腔引流和内营养支持后进行病变肠管切除术,术后已经痊愈,7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通畅引流进行治疗,现已痊愈。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肠瘘可进行引流和营养支持,安全有效,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游婷;张劲;范晓丹;韩玉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两药联用(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托吡酯单药治疗组、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组(联合治疗组)和氟桂利嗪单药组3组,每组均为39例患者。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2%,氟桂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64.1%,托吡酯组的总有效率为59.0%,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中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疗效更明显。
作者:李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近年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对内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对加强疗效,减少医疗事故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理效应在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个学科都在应用这方面的内容,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都有这方面的应用,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心里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高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智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智力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智力状态,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曾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0例心电监护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和ST段大压低时进行检查。结果:本组每例患者均有1~2个以上的室壁节段出现运动异常。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监护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SMI时的心功能状况,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和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2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 SCL -90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分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SCL -90评分都出现下降,但是试验组下降的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的因子得分也出现下降,但是试验组要明显优于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发生的院内感染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则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况,此外,还能够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郭晓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经络腧穴学》的实践教学,因其直观性、实践性、科研性及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针灸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运用的是否恰当,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勤动手、会动手、动好手的良好习惯,为以后中医临床的教学,特别是针灸和推拿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暴力(violence)行为是精神科为常见的急危事件。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精神疾病患者因为心理活动紊乱,是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精神科的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者中。因此,精神科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作者:范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交流无时无刻不在。所谓交流就是信息发出者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向信息接收者通过传递相关信息,以达到自己主观或客观意愿得以实现。在时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该如何做好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确保工作有序开展,避免纠纷的发生。
作者: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减少影响酶免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认真总结可能遇到的因素并找出对策。结果:大大的提升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结论:使实验室的工作便于管理,使其工作的有效性得于持续。
作者:张占生;刘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护理预防干预因素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1至2013-10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院内感染明显减少,对照组发生率69.23%,观察组发生率30.7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控制可通过护理预防干预,使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发生率降低,从而减少并发症。
作者:章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在半月板切除、膝关节粘连松解、膝关节滑膜切除、膝关节腔内游离体取出等手术中运用有优势,我近期巡回21例此类手术,近期疗效满意,手术室护士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应熟练掌握该仪器的使用,做好术中的配合,观查好病人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邹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伤、感染、肿瘤、卒中等许多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发脑水肿,而脑水肿又与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密切相关。关于脑水肿的机制的基础理论涉及水通道蛋白、金属蛋白及一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B及血管生成素。利用它们进行治疗脑水肿正在成为热点。其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作为一组与水的跨膜转运有关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参与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当前,至少13种水孔蛋白已经被发现存在于人类和300多种低等生物中。研究指出,大脑组织能够表达6种水通道蛋白(AQP -1/3/4/5/8/9),但是与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的主要是AQP -1、AQP -4和 AQP -9。在此我们将进一步讨论AQP-1、AQP-4和AQP-9与脑水肿的关系。
作者:曾剑平;刘青;金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颧骨内侧缘提上口角肌矫正露齦笑,露龈笑的类型个性化选择注射部位和剂量。方法:垂直注射 A 型肉毒素150UBotox用4ML生理盐水稀释,点位注射每点2U。结果: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者无痛苦。结论:维持时间短约6个月需反复注射。
作者:魏思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用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减少水银危害,保证病人、医务人员及环境安全。方法:调查护士对接触式电子体温计及水银温度计认知情况,比较各类温度计优缺点,对照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温度计测温准确性。结果:70%以上的护士不清楚水银的危害和水银体温计破碎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两种体温计测温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护士愿意使用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结论: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温安全、准确、使用便捷,可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作者:何海燕;康秀华;王玉莲;陈斌;尚银菊;何秋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具体康复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胸部CT 的总好转率为92%,高于对照组70%,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时间,促进康复效果的实现。
作者:张海燕;陈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环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的 AMI诊断一般无困难,而不典型的 AMI则可能导致误诊而贻误抢救时机。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16例不典型 A M I的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兰炜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