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李青龙

关键词: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预防复发, 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0~60min。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次,连续10次。并随访。结果:116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9例患者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复发19例,复发率16.37%。结论: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在灌药时加强对患者灌注前、灌注中及灌注后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灌药的依从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的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其创伤大,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患者年龄大小不等。如何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是我们护理关注的问题。我院从2004年至今,对70例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等措施,主要采取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并发症、调整机体功能,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术后无并发症,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傅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臂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肩周炎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中医肩关节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1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理疗,研究组51例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则为80.00%(40/5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周炎患者经臂丛神经麻醉下行中医肩关节松解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截瘫病人的护理体会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病人在临床上常见,因病人机体丧失了自主活动功能,心理变化较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恢复结果与护理工作直接相关。截瘫病人易发生高热、肺炎、褥疮、泌尿道感染、肢体关节僵硬和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可危及病人生命及影响健康的恢复。因此做好截瘫病人的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保证病人顺利的恢复健康,是极为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者:李秋仙;苗永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平均70.5岁(65~82岁),男性6例,女性24例。根据N 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5例。手术均采用 PHILOS内固定治疗,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保留附着于骨折碎片及大小结节上的软组织,5例四部分均予人工颗粒骨充填。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4.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切口感染。按 N 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优15例,良7例,满意6例,优良率73.3%(22/30)。结论 PHILOS可起到牢固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巍;储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针对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并且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室间隔增厚有65例,占患者总数81.3%;左室后壁增厚有54例,占患者总数67.5%;左房扩大有35例,占患者总数43.8%;动力过度则有34例,占患者总数42.5%;左心舒张功能减退有57例,占患者总数71.3%;右心功能减退为53例,占患者总数66.3%;主动脉硬72例,占患者总数90.0%;主动脉增宽则有25例,占患者总数31.3%。结论:超声心动在心电图出现异常之前,就可以非常准确并且及时的对左室肥厚等现象进行观察和诊断,对于早期诊断高血压类型心脏病患者以及对其预后进行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曹剑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外科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脑外科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我院已使用了四年,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如肠梗阻手术进行肠腔减压时收集肠腔渗出液、开颅手术时收集切口出血和大量的冲洗液等。近两年更广泛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直肠癌 M iles术以及其他会阴部手术,此类手术需要大量冲洗液冲洗手术术野,这些冲洗液顺着切口及无菌单下流,对手术人员、无菌区域及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手术患者切口出血量、渗出液及冲洗液量无法统计。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饮食安全管理

    随着21世界人口老年化,有些高龄的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差;有些由于躯体疾病,吞咽困难,正常的饮食对他们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易发生噎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者:赵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的临床应用

    目的:用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减少水银危害,保证病人、医务人员及环境安全。方法:调查护士对接触式电子体温计及水银温度计认知情况,比较各类温度计优缺点,对照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温度计测温准确性。结果:70%以上的护士不清楚水银的危害和水银体温计破碎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两种体温计测温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护士愿意使用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结论: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温安全、准确、使用便捷,可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作者:何海燕;康秀华;王玉莲;陈斌;尚银菊;何秋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缺血修饰性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I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 -CRP)及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 ,cTnI)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192例在胸痛3小时内就诊的患者,分别即时和在3-6小时内抽取两次静脉血,检测血清IMA、hs-CRP及cTnI水平;并根据终的临床诊断分组,其中130例ACS患者入选ACS组,62例排除ACS的胸痛患者入选对照组即非缺血性胸痛组(NICP);比较两组患者在胸痛3小时内和3-6小时两个时间段IMA、hs-CRP及cTnI的水平。并分别评价在胸痛早期单独或联合应用对ACS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胸痛发作3小时内,ACS组的IMA、hs -CRP水平已显著高于NICP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TnI水平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胸痛发作的3-6小时内,ACS组的cTnI、IMA、hs-CRP均显著高于NICP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胸痛发作3小时内,单独应用IMA诊断 ACS的敏感性为86.15%,特异性为79.49%,准确性为82.13%;高于应用 hs -CRP或cTnI单独诊断 ACS的敏感性(分别为53.84%,34.62%),及准确性(分别为61.23%,57.29%)但特异性低于 cTnI(91.18%)。IMA 联合cTnI或 hs -CRP二联与单独应用 IMA相比,灵敏度和准确度显著提高,各组中 IMA 联合cTnI和 hs -CRP三联的灵敏度、准确度高。结论:血清 IMA 是ACS发病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可能优于cTn I和 hs -CRP对 ACS发病早期的心肌缺血诊断作用。联合检测 IMA、hs -CRP及 cTn I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 ACS有一定价值。

    作者:顾志淼;薄小萍;王强;龚杰;羊镇宇(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临床体会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当前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患者选择医院,医保选择定点医院的重要因素。在医疗卫生服务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各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世后国外医疗机构的涌人,冲击着国内的医疗市场,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的唯一法宝就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以质量打造品牌,品牌是竞争中的法宝。在我国的医疗市场中,品牌效应是不可忽视的[1]。而护理安全又是护理质量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如何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医疗机构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持续改进,是提升医院整体实力的需要,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打造医院品牌的需要,是形势的需要,是防止医疗纠纷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笔者就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冯静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层流手术室管理中的几点心得

    层流手术系统以快速、持续、高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含量而实现“无菌”的环境。层流手术室的正确使用将为手术提供一个安全、理想的环境,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因此,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作者:钟均霞;钱元华(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颌面外伤治疗中两种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颌面外伤治疗中两种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08月到2013年04月我院收治120例颌面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空义齿修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治疗应用于治疗颌面外伤中的效果明显优于空义齿修复治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晓雪;寇强勇;饶一鸣;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前体验式宣教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焦虑影响的观察

    目的:在于探讨体验式术前宣教对冠脉动脉搭桥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4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CABG)患者随机分为宣教组和对照组,利用体验式术前宣教作为干预措施,观察病人术后情绪变化。结果:冠状动脉搭桥后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焦虑,与对照组相比较,宣教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在术后有所下降。结论:术前体验式宣教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康复。

    作者:吴记先;冯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老年炎性腹主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围术期护理

    报告一例老年炎性腹主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降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患者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了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胡丽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泵灌洗注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导管炎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微泵灌洗注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导管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乳腺导管炎伴乳头溢液的患者160例,采用导管灌洗保留注药配合理疗治疗,每疗程灌洗注药3-5次,间隔2-3天;同时配合红外线及低频脉冲交替进行理疗,10-1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123例,好转33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7.50%,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导管灌洗保留注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导管炎疗效高,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娟;莫可良;滕慧;覃贵铭;石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外科高龄患者静脉治疗护理

    高龄患者往往并发多种疾病,且病程长,反复发作,给临床静脉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根据75岁以上老人的生理及病情特点,同时为减轻静脉给药时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结合我们科老年患者的病情、静脉条件、输液疗程、输注药物性质等因素,我们在首次静脉给药时均选择静脉留置针,合并肿瘤需行化疗着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即 PICC。本组观察病例89例,男60例,女29例,年龄75~92岁,平均年龄(81±4.5)。经严格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及细致地护理,所有病例中仅有一例行PICC置管时并发深静脉血栓,其余静脉留置针中有6例出现了红、肿、痛等炎性反应,经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病理及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静脉给药方式,同时加强观察和护理,做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曹俊;王靖;张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科学地观察常规切片,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常规 HE切片的组织学改变是病理诊断的基本的依据。所谓“HE切片上分高低”,就是说常规切片诊断水平是反映一位病理医师的基本功和临床病理的知识水平。正确的诊断产生于认真仔细地观察切片之末。能否观察到切片中真实全面的病理改变是决定诊断的关键。要想取得真实的病理改变认识,要有一套科学的观察切片的方法。现将作者多年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祖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就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发生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借助于护理干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病患在手术以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6例,其发病率是6%,且这些病患都通过早期发现与处理后,终康复出院,病患对于这种护理干预方式的满意度为93.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中,进行预防性的护理方式,能够使妇科盆腔手术以后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得到降低,且护理成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与应用价值。

    作者:江飞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升高,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要求与当前能够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差距导致医疗纠纷无法避免。但扎实做好内部管理,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纠纷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作者:蒋忠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对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不同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方法: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八三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100例行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比例。结果:健康素养干预后,社区老年人常见病患病率由62.0%下降到22.0%,多发病患病率由67.0%下降到26.0%,P<0.05表明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推行健康素养的干预,可使社区老年人群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几率大大降低,预防效果理想,健康素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作者:祁雪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