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急性附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赵景良;卢桂强;刘满震;何芳;李强;王咏梅

关键词:儿童, 急性附睾炎, 临床, 治疗基础, 糖皮质激素, 慢性附睾炎, 治疗方案, 效果满意, 泌尿外科, 常见疾病, 发病率, 成人
摘要:急性附睾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发于成人,儿童发病率较低。其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当可导致慢性附睾炎的发生,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GC )治疗儿童急性附睾炎,效果满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自身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结节,能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周振坤;徐春梅;王红丹;叶晓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十堰城区龋病患儿家长对防龋知识的认知与行为调查

    目前,儿童龋病患者逐年增加,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岁年龄组龋病发病率高达66.6%。[1] W H O 把龋病定为危害人类健康,并应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列。龋病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严重时甚至影响其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但龋病经过规范治疗和家庭护理,可预防继发龋的出现,从而将其危害降至低。因家长在生活中与患儿接触多,他们对防龋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口腔卫生习惯[2],所以家长对龋病认知的程度和日常行为干预,在本研究中将起到关键作用。我科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对十堰城区760名龋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李敏;郑钧元;程海冬(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藻酸钙钠盐及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的临床评价

    目的:通过实验来观察藻酸钙钠盐和多爱肤敷料对于临床上发生的Ⅲ度和Ⅳ度的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来我院就诊的40例压疮患者的就诊,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藻酸钙钠盐和多爱肤敷料来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换药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创面的愈合时间上、需要护理的工作量上、愈合率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 P<0.01)。试验组的愈合时间相对于对照组短,疗效相应较高,费用增加较少。结论:藻酸钙钠盐和多爱肤敷料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上治疗压疮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霞;祝海萍;胡淑玲;段艺涛;马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共计150mg后,继之通过阴道放置米索0.6mg及口服米索0.6mg两种各50例对照。结果:两组用法成功率大于90%,但阴道放置米索较口服组药物反应小,且出血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主动护理干预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实施综合性主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施行主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发生的27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纠纷均属医护理管理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如错配(换)病人液体,护患沟通不良,收费不合理,护理服务态度差,穿刺技术不精,违反技术操作等。结论:护理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执业行为、提升专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以希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在医院中选取80例患有1、2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患者的血糖等等条件下,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吲达帕胺治疗的常规组,在两组中按要求分别用药,观察12周对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和为用药治疗前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以下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即是统计学中的 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降低情况相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即 P<0.05;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基本没有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即 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患者血压控制更好,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王吾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下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只针对II、III度骨性偏曲及鼻外伤后不规则弯曲的病例进行研究,包括筛骨垂直板、犁骨、腭骨鼻突等。结果:本研究资料中75例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对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行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方法灵活、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可获得确切手术效果。

    作者:王志富;王永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治疗;非洛地平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非洛地平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越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不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作者:王学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体耳软骨结合膨体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自体软骨结合膨体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整形科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取自体软骨结合膨体行短鼻延长术;对照组应用硅胶假体行短鼻延长术。结果:观察组组患者均无继发性畸形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皮肤变薄、变红,3例患者出现皮肤破溃假体外露问题,1例患者发生假体移位;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达100%,对照组仅有60.47%,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软骨结合膨体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救治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世刚;朱万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试论医院药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医院的药剂管理是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是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药剂管理工作如果做得好,那患者将可以得到适合自己、实惠的药,但若是药剂管理不善,那么患者的健康就有可能被损害甚至失去生命。由于很多的因素,我国很多医院的药剂管理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医院药剂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关的对策。

    作者:王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阴道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达克宁栓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8例患者复发,治疗组4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进行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使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季德胜蛇药片外用治疗隐翅虫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隐翅虫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将20片季德胜蛇药片研末加入90ml炉甘石洗剂中混合外搽,每日3次搽患处。对照组使用炉甘石洗剂搽患处,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 ,每日早上一次,酮替芬1mg ,每晚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治愈70例(88.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4例(34.29%),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隐翅虫皮炎的疗效肯定,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曾波;张志洋;夏恂;唐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暗示疗法对经外周静脉输入含钾液体引起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通过暗示疗法减轻经外周静脉输入含钾液体引起病员局部明显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科输入钾盐的病员80例,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按照常规输液操作程序,事先告知病员药名、药理作用和用药后的不适;对照组通过暗示疗法告知病员今天不用输入钾盐,不会引起疼痛不适,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分散病员对疼痛的注意力。结果:对照组的病员通过暗示的方法能够明显的减轻疼痛,输液速度加快,输液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郑小凤;夏彤;何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疼痛良好率高达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并能加快分娩过程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腹腔妊娠1例报告

    本文报告浙江省东阳市集团医院妇产科原发性腹腔妊娠1例,探讨诊断与治疗。

    作者:卢一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综合症。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性因素。一般为中年女性,40-60岁好发,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夜间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好转,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受限。常用手术方法为腕管切开减压。我科自2011-2013年共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袁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免疫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及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IFN -γ、IL -4、IgE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10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3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21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81.0%,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红晕直径、瘙痒感、风团数量评分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中的 IL -4、IgE水平皆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IFN -γ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通过升高血清中IFN -γ水平及降低IL -4、IgE水平以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剌大陵穴治疗失眠症58例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轻者不易睡眠,或入睡后易醒;重症者通霄达旦不能成寐,是目前精神科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常使用镇静、安神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疲乏困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振等药物副作用,甚至产生依赖性及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疾苦,鉴于上述情况,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寻求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认为:以针剌大陵穴为主,治疗失眠症,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元芳;黄阳芳;屈泽;杨永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