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 D2根治术30例临床研究

傅厚丰;杨河;李炳

关键词:腹腔镜, D2根治术, 进展期胃癌
摘要:目的:探讨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辅助对于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名通过腹腔镜辅助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病人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这30名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开腹手术22例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52名患者的手术都完成得很顺利,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手术结束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是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淋巴结清除数的差异性不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手术对于治疗进展期胃癌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后所需康复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癌纳米缓释制剂行口腔鳞癌淋巴化疗

    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口腔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主要采用“术前诱导化疗-手术(±缺损立即修复)-放疗-生物治疗”综合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放化疗不同程度的存在创伤、毒副作用较大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探索对口腔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治疗口腔鳞癌的课题之一。随着癌周毛细淋巴管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的深入研究和药剂学、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目前一些国内外学者将大分子物质载负抗癌药物,制备成具有淋巴靶向性的抗癌纳米缓释制剂,通过靶动脉灌注和癌周局部注射的方式,药物被淋巴细胞吞噬,通过淋巴液的引流至淋巴结转移灶内,通过药物的缓释特性达到对癌巢长效靶向化疗,实现原发灶和淋巴结化疗的目的。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口腔鳞癌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治疗模式。本文对口腔鳞癌淋巴化疗的机理及其应用现状作了总结。

    作者:张立刚(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NO及NOS的实验室检测对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因为NO在血清中以稳定的离子硝酸盐离子(N O3-)和亚硝酸盐离子(N O2-)存在,因此硝酸盐离子和亚硝酸盐离子可以准确地反映 N O合成量。同时,根据NOS可以催化 L -精氨酸生成NO ,而 NO与二价铁结合成有色物的性质,对 NOS进行检测。结果:我们对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 NO及NOS进行测定,其结果显示如下:肝硬化如血清中 NO :(50.4±19.0)umol/L ,NOS :(6.72±2.37)u/ml ,正常组血清中NO :(34.5±16.8) umol/L ,NOS :(3.89±1.35)u/ml ,经过 T 检验结果为 P<0.01。其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中的NO)及NOS均低于肝硬化组,而NO与NOS的含量变化基本成正相关。因为肝脏本身存在NOS ,可以合成并释放NO。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及NOS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可能与肝硬化的代谢、肝功能的损伤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用中医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服柴胡解毒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ST 及 ALT 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4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32/4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 AST 及 AL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AST 及 ALT 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李南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我国绿色财政的发展

    绿色财政是近几年兴起的全新理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对绿色财政的建设尤其需要重视。本文综合分析了绿色财政的作用及及体系构建思路与措施。

    作者:康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治疗;非洛地平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非洛地平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越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不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作者:王学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BP 早期干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临床疗效。方法: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BP早期干预。观察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时间、肠麻痹持续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低血钙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日。结果:治疗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低血钙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日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治愈率为78.26%,两组有效率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CBP治疗SAP对改善肾功能、缩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时间、肠麻痹持续时间,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快速稳定内环境、减轻炎症反应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旭;杨小艳;钟玉全;田成;林廷辉;张方宇;张凤;薛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有效沟通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技巧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却是众多方式中基本、直接也是被接受的方式。而在病房里要做好与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沟通则是不必要的前提。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对疾病的困扰,往往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而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对医务工作者产生抗拒、不信任的心理;护士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心理压力也大。在这样错中复杂的心理情绪下,如果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必然会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达到和谐共处。

    作者:陈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其中实验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照组22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再次胆道手术患者手术中有重要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来源的实验室调查

    目的:查明衡东县某养殖企业早餐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原因及中毒来源。方法:开展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病人粪便、厨师的肛拭子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验。结果:从可疑食物(甜酒糟)、病人粪便中分离出5株细菌,经VITEK鉴定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因进食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甜酒糟所致。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38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8名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月一1年,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治愈29例,占76.3%,好转6例,占15.8%,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为92.1%(35/38)。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组织创伤少,对鼻腔和鼻窦的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雪梅;廖云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部皮瓣患者术后的护理

    对我科11例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腹部皮瓣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患肢制动,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皮瓣的血运,对症处理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肖黎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参冻干粉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丹参冻干粉在我院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主要作用为减少病毒复制,增强抗炎效果,降低肺动脉压,宣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我们于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采用丹参冻干粉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相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松龄血脉康胶囊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冠;江庆;马燕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以希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在医院中选取80例患有1、2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患者的血糖等等条件下,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吲达帕胺治疗的常规组,在两组中按要求分别用药,观察12周对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和为用药治疗前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以下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即是统计学中的 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降低情况相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即 P<0.05;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基本没有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即 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患者血压控制更好,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王吾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与螺旋 CT 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造成漏诊和误诊,及时明确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临床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及螺旋C T检查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是较好的方法。现将我院2009-04至2013-04月经碎石或输尿管支架取石的输尿管结石62例,结合术前超声检查和螺旋C T的结果,对超声检查和螺旋C T的诊断灵敏度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封淑文;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急性阑尾炎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基层医院中较为常见[1]。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避免化学感受器瘤误诊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及临床鉴别

    化学感受器是感受体内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结构,对于肌体的内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化学感受器瘤是来自化学感受器及其同类组织的肿瘤。本文介绍了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M RI鉴别诊断及彩色多普勒诊断表现,分析了其中可能误诊的原因,避免误诊,从而保证化学感受器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黄自理;黄永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臀大肌皮瓣移植术的老年截瘫患者的护理

    对一例胸椎骨折术后伴截瘫及尿失禁的压疮患者行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术前做好患者压疮预防,营养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做好皮瓣护理,舒适度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患者术后全身皮肤完整,未再次出现压疮,皮瓣颜色及毛细血管回流正常,全身状况有所改善,术后14天治愈出院。提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玲;刘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保元养心汤加味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介入治疗是改善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但后期(大约术后3年)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为20%-30%[1],其后再次治疗的方法即为冠脉搭桥术,手术的难度、高昂费用及患者身体的耐受性限制了其可操作性,所以目前寻找预防支架内再次狭窄的方法是避免再次手术和减轻患者痛苦的一条捷径。中医药具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小、随症加减等优点,在预防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次狭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保元养心汤为多年临床经验方,现对其临床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预防介入后支架内再次狭窄提供更有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闫西鹏;卢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诊刮与米非司酮合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38例分析

    目的:观察诊刮配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方法: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病检为非恶性肿瘤者,当日给予米非司酮12.5mg ,每晚一次×6个月。结果:处理后12小时止血30例,24小时止血6例,48小时止血2例,服药期间均停经,停经后绝经28例,月经稀发6例,月经正常2例,失访2例。结论:诊刮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不但能更快达到止血目的,而且能尽早细协助排除器质性病变,使患者平稳过渡到绝经期。

    作者:罗赛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