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由妮军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阶段,如何做好带教,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提高实习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尽快成为技术、医德、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根据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带教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34例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于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第2天、第6天检测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骨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后TT、PT、APTT和DD水平显著升高,FIB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患者TT、PT、APTT水平显著降低(P<0.05),DD水平降低,FIB水平升高。术后第6天,患者的TT、PT、APTT、FIB和DD水平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伤大出输血时,要注意监测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必要时补充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防止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肖犹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的2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刺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状况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优于西药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许明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研究分析经尿道单极与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80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行经尿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尿道单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泪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生活质量(QOL)、血糖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的IPSS、RUV、QOL相对于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意义(P<0.05),但是两组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没有较明显的变化,而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单极与双极前列腺电切术在临床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上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经尿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手术痛苦,而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机体血糖。
作者:兰征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整体护理的效果,完善腹腔镜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程短、恢复快等优点,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除了要求医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实施手术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中给予医生必要的支持,术后要按照医生要求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这对于顺利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门诊抽血处是大部分排队系统遗忘的角落,大多数年老患者都需要抽血检查,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排队系统,让患者可以坐着等待抽血,是医院服务人性化的体现。结果:实现门诊抽血处排队叫号,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优化抽血处的流程。
作者:饶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CS)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不仅涉及生殖健康问题,还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临床代谢综合征,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有不同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不少研究表明血清雄激素(睾酮)水平是一个与该病发生密切相关,但又表现出比较大变异的指标,可能是促进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PCOS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升高。但关于血清DHEAS水平与PCOS表型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故就DHEAS 水平与升高导致部分PCOS 进行综述。
作者:徐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存在焦虑、抑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白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陆杏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为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含量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的辅料、对照品和试验品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并分析其色谱图和色谱峰值。结果:在5-60ug/ml的浓度范围内,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的含量与峰面积可以满足一定的线形关系要求,此时其色谱回收率可达99.84%,RSD为0.32%。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含量是一种很可行的测定方法,不但简便易操作,而且测量更加灵敏有效,重现性也较好,很适合在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的含量测定中使用。
作者:庞月;陈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鼻炎宁制剂(包括颗粒剂和胶囊剂,以下简称:本品)是由蜜蜂巢脾制成的口服固体制剂,具有清湿热、通鼻窍、疏肝气、健脾胃的作用,临床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治疗[1]。据研究[2],蜜蜂巢脾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可清除DPPH 自由基,且蜜蜂巢脾比中蜂巢脾效果好,其生物学活性呈浓度依赖性。但是,近年来关于本品不良反应(ADRs)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有的ADRs 还特别严重。本研究分析本品致ADRs 的病例报告,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
作者:陈久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是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眼部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水泡可迅速破溃形成溃疡性角膜炎,以后可因瘢痕而失明,严重的可发生全眼球炎,甚至死亡。
作者:陈俊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淋巴瘤是一组生物学特点不同的疾病的总称,这些疾病的定义和识别是以其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及临床特点不同为基础的。绝大部分淋巴瘤都可以准确归入现有分类框架中的某一类型或亚型。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病例因其肿瘤形态、免疫表型或遗传学特点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明确类型之间,难以精确归入其中任何一类,故提出了交界性淋巴瘤,又称灰区淋巴瘤(gray zone lymphoma,GZL)的概念。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正式将GZL归入其中,并称之为中间性B细胞淋巴瘤,包括两类: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el 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if use large B-cel lymphoma and burkit lymphoma,BCLu-DLBCL/BL)和介于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el 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if use large B-cel lymphoma and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BCLu-DLBCL/CHL)[1],GZL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其治疗方法与其他淋巴瘤有所不同,故明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远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弱势老年人群体的数量在不停的增加,独居老人居家危险性也呈直线上升,给他们创造一个平安、祥和、幸福的晚年,使他们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者:李洁菁;陈陪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上午电针组(9-11点)和下午电针组(15-17点)。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下午电针组的PSQI总积分较上午组改善明显(P<0.05)。下午治疗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优于上午治疗组(P<0.05),但远期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午治疗失眠的近期疗效优于上午治疗,但持续效果欠佳。
作者:黄凌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5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输血例数、肠蠕动恢复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总天数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的并发症及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相比,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江;张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T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及同事在临床上接诊的“T型”宫内节育器避孕者行取出术185例,且超过12年以上使用年限取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组试验受术者均接受T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对受术者T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全面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结果:2例患者需转诊到上级医院通过宫腔镜下取出,比例1.08%。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4%。取出的T型节育器,完整取出T型节育器的受术者169例,出现一侧横臂(或纵臂)铜套缺失的患者有11例,占5.95%,一侧横臂缺失的患者有5例,占2.70%,取器时出现横臂(或纵臂)铜套缺失及横臂缺失的患者均是超过12年以上使用年限取器者。结论:加大T型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的宣传力度,提高避孕者对T型宫内节育器的认识,降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率。
作者:艾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通过穴位埋植羊肠线,达到长期穴位刺激以治疗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就诊的在可行条件下进行穴位埋植羊肠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病例,观察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我科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门诊穴位埋线患者共计1475例,其中荨麻疹患者200例的疗效进行观察。痊愈98例,占49%;有效40例,占20%;无效62例,占31%,有效率68%。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疗效满意,治疗简便易行,操作安全,患者时间安排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顺产4例,剖宫产27例;子宫胎盘卒中2例,产后出血2例;均全部出院,无患者死亡。新生儿窒息12例,经积极救治后全部脱离危险。结论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保障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
作者:宁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论文讨论关于输液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老年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对策,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杜绝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为目的,根据本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将浅析了老年静脉输液的各种问题及对策。
作者:方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