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昊
为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设立了10项考核指标,即“总量控制”指标完成率、医疗成本率、万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收支结余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工作量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及其增长率、单位平均收费水平增长率、医疗应收款占业务收入比例增长率、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并利用10项指标对10所医院历年年经济管理进行了考核评析。认为考核指标设计合理、标准客观,便于横向比较,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作者:胡丽;戴广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常见表现,出血部位常表现为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由于脑AVM出血为急性发病,易与其他的出血性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本文结合近十年收治的226例病人中误诊的21例对其原因分类作一分析。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严重腹外伤患者应采取的院前急救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71例严重腹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院前急救处理措施。实验组46例患者选择综合急救措施,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功率为95.6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0%。两组人员抢救的成功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严重腹外伤患者综合院前急救措施,可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检查与治疗,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郝义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真菌性角膜炎是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本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已成上升趋势。本病的治疗有药物、角膜移植手术、溃疡挠抓、碘涂及结膜瓣遮盖术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羊膜移植遮盖术治疗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血清转氨酶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来说明转氨酶水平检验在临床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120例体检者,对这些体检者的血清转氨酶进行检测,并对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确定脂肪肝患者例数,以探讨血清转氨酶异常情况与脂肪肝的发生的关系。结果:经过对以上体检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的检测,一共检出31例脂肪肝患者,检出率为25.8%,其中65例男性体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患者25例,检出率为38.5%;55例女性体检者共检出脂肪肝患者6例,检出率为10.9%,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与体检结果正常者相比,结果偏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的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是在体检时发现患有脂肪肝,目前血清转氨酶水平的检测对于诊断脂肪肝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会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4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烧伤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烧伤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6.8%,对照组为72.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有效提升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田田;矫妮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高龄手术患者术前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亚市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对妇产科高龄手术患者实施的术前临床护理。[结果]:通过对高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前24h护理,可避免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同时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妇产科高龄手术患者予术前临床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也为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成功加分。
作者:林明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具有强烈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由强迫观念导致的,患者大脑中难以消除的强迫观念导致患者精神上的持久性的焦虑恐惧,为了缓解这种精神的恐惧和焦虑,患者会采取相应的强迫行为,这是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前,强迫症治疗大多采用药物的手段进行,然而,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随着医学领域对强迫症治疗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精神护理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将就强迫症治疗中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及其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综述分析并对未来强迫症治疗的新方法作个展望。
作者:郑玉红;冯亚芬;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DM患者心理障碍的特点1.1内疚、歉意,焦虑、恐惧心理昂贵的治疗费使DM患者感觉愧对家庭,心里充满了内疚和歉意,长期处于自我封闭和压抑状态;长期的血糖波动和对DM急性、慢性并发症的恐惧,故焦虑反应较普遍,比如情绪紧张、易激动、急躁等。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有的父母自己患DM,影响到下一代,认为自己遗传给了孩子而产生内疚心理。尤其对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感到恐惧,缺乏信心,担心胰岛素的“依赖性”,甚至把胰岛素等同于毒品。焦虑乃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威胁主要为躯体和心理受到威胁。这种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病人在生理与心理再度达到安全稳定为止。
作者:郭立群;任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代表性疾病,具有发病快、高致死致残的特性,而患者在送医后往往伴随焦虑症,比如紧张、恐惧、暴躁等负面的情绪,如果不及时采用医疗手段将会导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出现血管痉挛、血压升高等严重症状,加大了后期治疗的难度;而同时患者的情绪也难以稳定,不能主动配合治疗。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焦虑症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对医学上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冬梅;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对护士来说,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患者信息资料,有利于护理评估的进行及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成功的沟通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心理调节到佳的治疗状态,以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采用皮瓣移植方法治疗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选在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病例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皮瓣移植手术,分别给予交臂、鱼际、邻指皮瓣等皮肤缺损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并对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66.6%,治疗组为83.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讨论:针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缺损状态,给予不同皮瓣移植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感染率低,供区影响小、手部外形及功能好,有利于手部功能修复。
作者:冯炜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防治面颈部烧伤患儿上呼吸道梗阻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面颈部烧伤面积≥4%患儿44例,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上吸道梗阻进展率为9.09%,与对照组5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5%与对照组为7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面颈部烧伤患儿上呼吸道梗阻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避免上吸道梗阻进展,从而防止出现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缺氧后遗症等症状,增加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西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凝血酶和云南白药治疗。结果:合计调查儿童241例,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35.68%,DAS平均分值为(11.96±2.78)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恐惧症患病的因素有独生子女(OR=0.787)、有牙科经历(OR=1.421)、躺在牙椅上(OR=2.779)、听到牙钻声(OR=2.579)、父母的态度(OR=2.143)。结论:牙科恐惧症患病率较高,独生子、有牙科经历、躺在牙椅上、听到牙钻声、父母的态度均是影响恐惧症的因素。
作者:蔡敏;何业辉;张彩华;陈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方法:术前做好沟通、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营养、伤口护理。结果:喉癌手术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痊愈出院,满意度100%。结论:做好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商春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9.17%,显然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6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32,P<0.05)结论: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埃索美拉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康文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采用文献数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2010年我市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平均值与全国成年人同类指标的平均值对比研究,其结论依据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江小芸;杨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导致患者出现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反应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的患者50例将他们作为实验组,选取单独接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的患者50例,将他们作为对照1组,选取单独接受静脉滴注甲硝唑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2组,对他们在进行了滴注治疗之后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中的患者在进行了这两种药物的滴注之后出现了剥脱性皮炎的症状,甚至出现了皮肤脱落和糜烂的现象,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患者在进行滴注之后出现剥脱性皮炎的例数明显较少,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莫西沙星同甲硝唑进行联合的使用,会使得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因此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以及甲硝唑的安全性需要引起相关的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缪丽;李艳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方法:选择2012.07-2013.12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有呼系统疾病的患儿,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盐酸溴己新,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儿中,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60例患儿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患儿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等),出现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出现4例消化系统症状,心率紊乱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治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