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效果分析

韩天磊;闫玲;闫艳

关键词:护理干预,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 Apgar 分值≥8分患儿比例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复苏成功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减少患儿死亡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高渗盐水加特布他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加特布他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3%高渗盐水加特布他林0.25mg 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40例,用特布他林0.25mg 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均好转出院,治疗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缓解以及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结论:3%高渗盐水加特布他林超声雾化吸入的疗效优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作者:曹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5例自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为自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更好地做好心理护理。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25例服药自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服毒患者多发生为女性,多为壮年,性格内向,以家庭矛盾引起多见,通过合理使用治疗方法及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愈率,杜绝再次服毒的可能性。

    作者:钱娇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膜后淋巴瘤超声表现一例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巨大瘤体少见。

    作者:孙菁;张京;吴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加以分析探讨,并且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基本恢复正常,其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腹部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1例患者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这三类患者经过及时地预防和护理治疗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非常好,通过在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的血糖平衡,降低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石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龄患者清洁灌肠护理技巧改进的体会

    总结了119例平均年龄78岁的患者清洁灌肠的经验,主要讨论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一次性肛管在清洁灌肠中技巧改进,使灌肠效果提高。

    作者:邓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

    目前我国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不理想,实际检验结果中常出现一些本该避免的误差,给临床诊断和患者的康复制造了困难。本文从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以期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及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占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CU 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ICU 的病人因病情危重,常常因病情需要而建立人工气道,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管。当患者病情平稳、符合拔管指征后,医务人员会有计划的给与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但是在临床会出现一些患者因不能忍耐气管插管自行拔管、气管插管固定不当脱落、患者躁动引起气管插管弯曲打折影响通气紧急拔管、大量分泌物堵塞气管中而又不能清除出来时给予强行拔管。以上发生的情况均属异常拔管,临床上称之为非计划性拔管[1]。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对 ICU 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 ICU 病人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6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1例在术后出现囊袋血肿。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护理措施,对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321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应用13C 呼气试验对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体检中心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健康体检者33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3C 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组体检人群 Hp 感染率为38.36%,低于全国水平。且男、女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Hp 在健康体检中的阳性率比较高,它的存在及其致病性是很严重的,一定要提高对 Hp 的认识,开展人群 Hp 普查,加强对健康人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群防病的意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

    作者:陈利华;徐加英;屈姝均;严晓英;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被动体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落离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的体会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采用被动体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以患者采用不同的被动体位,观察患者术后的效果。分析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落离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的体会。结果:50例患者中47例患者的视网膜恢复良好,36例患者的眼视力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有12例患者在手术前后视力没有发生变化,5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眼压身高现象,但是在降压处理后,眼压恢复正常,不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力。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在2-15d,平均住院时间为7.2±1.6d。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被动体位护理有助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良好。

    作者:潘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整形外科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80例整形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分别各40例,分别行常规手术方法(A)和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B),针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和治愈时间 B 组明显优于 A 组(P <0.01),B 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有效率明显优于 A 组(P <0.05),斜颈等级与术后疗效之间有正相关性。结论: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能有效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比常规手术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胡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LMA 喉罩自主通气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 PLMA 喉罩自主通气用于小儿眼科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小儿全麻眼科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0例),PLMA 喉罩组(I 组),气管插管组(Ⅱ组)。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置喉罩)后即(T2)、插管(或置喉罩)后5rain(T3)、10min (T4)血压和心率,并于 T0、T2、T4三个时点抽血检测血浆肾上素(E)和去甲上腺素(NE)浓度。结果:诱导后两组血压、心率均有下降,I 组患者置喉罩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浆 E、NE无明显变化(P >0.05);Ⅱ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 <0.05),较 I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血浆 E、NE 在 T2时点较诱导前明显升高,较 I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点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LMA 喉罩全麻用于小儿眼科患者,可明显降低其心血管反应及应激反应.并能有效通气.保障麻醉安全。

    作者:王东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32例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瓷冠光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之核瓷厚度

    目的:以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全瓷修复材料的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的探讨其底瓷瓷层厚度对全瓷修复体光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 sironaCAD /CAM二氧化锆和 IPSe.max 热压铸造全瓷两种全瓷材料,将二氧化锆自己分为一组,IPSe.max 热压铸瓷按其瓷块透光率不同分为低度透明(LT)、中度不透明(MO)、高度不透明(HO)三组,共四组。两种全瓷材料按照各自的工艺制作方法,每组皆制作直径为15mm,厚度分别为0.5mm、0.7mm、0.9mm 的圆盘状的全瓷试件,每个厚度各制作三个试件,总共36个试件,每组样本量为9件。分别用 Minolta(CR -22)色度计来测量试件的色度值,来观察不同厚度对核瓷的光学特性的影响。结论:全瓷材料的核瓷随着厚度的增加,其明度值降低而 a、b 值升高,颜色偏黄红,相同厚度下 sirona 二氧化锆核瓷较 IPSe.max Press 铸瓷偏红色,IPSe.max Press 铸瓷较 sirona 二氧化锆偏黄色;全瓷材料核瓷的半透性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IP-Se.max 热压铸核瓷半透性明显优于 Sirona CAD /CAM二氧化锆,三种不同透光率的 IPSe.max Press 核瓷在相同的厚度时,它们的半透性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低度透明>中度不透明>高度不透明。

    作者:常维巍;杨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尿激酶治疗内瘘堵塞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疏通透析者堵塞的动静脉内瘘,保护有限的血管资源,利于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我院血透中心3年来为使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内瘘堵塞再通,首选尿激酶5~60万单位稀释后,通过注射泵输至堵塞内瘘的动脉端,持续泵入15分钟或至2~7小时。结果36例内瘘疏通;对溶栓后内瘘仍有高度狭窄者行介入法,结果4例次内瘘全部畅通。结论要维持内瘘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蒋蓉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中心门诊输液室患者109例,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其护理风险管理;选取同期我中心门诊室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09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一般资料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的综合质量、输液安全管理、病人安全管理、药品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投诉发生率、护理的不良事件、职业暴露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护理的不良事件、职业暴露等,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能保障护理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值得在输液室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给子护理后肺部感染控制总有效率比较χ2=17.0652(P =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有效控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同时促进疾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2个月后观察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8%,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金爱;罗克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晨会提问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晨会提问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问的内容包括局部解剖知识、专科技能、制度职责、健康教育、院感知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应急预案、手术用物准备及手术配合要点等。结果:通过晨会提问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护士的团队精神,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提升了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结论:晨会提问是手术室护士培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爱玉;韦香宁;黄秋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系统心理护理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术后的作用,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胸心外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焦虑、抑郁、SCL -90项目评分等心理应激指标方面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心理护理可改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心理,有助于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后期治疗,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罗良琴;刘惠;周锡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