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干预

沈晓霞

关键词: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术,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方法调查分析300名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基本资料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受调查者的300名患者中有23名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其中包括11例堵管,8例切口内出血,2例气管内出血,1例气胸及1例脱管,发生率依次为3.67%、2.67%、0.67%、0.33%、0.33%。结论神经外科常将气管切开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但较易发生并发症,可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产生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20例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2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20例患者气道湿化良好,均能有效排痰,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雾化前的充分评估、雾化液的量、雾化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氧流量的高低、病人的配合及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排痰等是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铁花;程文燕;曾娟;万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FMA 评分都明显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 FMA 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能有效的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口服制剂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口服制剂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 PPD、胸片、痰检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肺结核的8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利福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阴转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痰菌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较利福平口服制剂起效快、作用强、疗效好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婕;潘原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妇女保健的现状探讨

    对当今妇女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完善社区妇女保健工作的具体建议。只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妇女保健服务进入社区、家庭才能满足广大妇女的健康需求。

    作者:杨龙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怀孕10-15周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不予以任何药物,常规扩宫后清宫术处理,而研究组50例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腹痛情况、阴道出血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腹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出血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怀孕10-1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患者流产成功率高,腹痛程度轻,并且阴道出血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雷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0例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并施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0例患者术后并发感染20例,感染率为5.00%,多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皮肤与软组织、胃肠道、泌尿道、手术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年龄、切口类型、护理标准、麻醉方式属于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 <0.05),其中麻醉方式、切口类型、护理标准具有高度相关性(P <0.05);经由系统性护理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众多,感染病症类型多为严重外伤及肿瘤者,感染部位多为手术切口及呼吸道,切口污染、高龄体弱、护理标准均属于其中的高危因素,必须要强化优质护理,能减少感染,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言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双侧睾丸动脉走行变异伴左侧静脉变异一例

    发现:在制作显示腹后壁结构标本时,发现1具标本有左右侧睾丸动脉走行变异伴左侧静脉变异。方法:常规方法解剖显示结构,充分暴露左右侧睾丸动脉和静脉的起点、走行进行观察,使用定位针,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并记录。结果:左右侧睾丸动脉行程变异伴左侧静脉血管变异。讨论:本例标本上出现左右侧睾丸动脉走行变异伴左侧静脉血管变异多种情况,与教科书和相关调查描述不同,腹部手术时,应注意保护变异的睾丸动脉和睾丸静脉,以免造成不应该的手术失误,造成肾上腺或睾丸的缺血性坏死。

    作者:汤志祥;梁楚琪;章伟杰;冯楚炎;陈鑫;罗威明;王泽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良肢位摆放对卒中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良肢位摆放对卒中后 Brunnstrom 1、2期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 Brunnstrom 1、2期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治疗组联合良肢位摆放,4周后评估疗效。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 Brunnstrom 分期组间比较 x2=8.329,P =0.040;改良 Barthel 指数组间比较 t =2.131,P =0.037。结论良肢位摆放对卒中后 Brunnstrom 1、2期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

    作者:黄潇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

    本文旨在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老年病人提供舒适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始终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和不断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现代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跟归宿。不断总结,大胆探索和创新,推动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事业更好的发展。本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护理进行了探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提高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

    目的:探讨提高狂犬病暴露着疫苗接种依从性的方法科学预防狂犬病。方法:对不按照医嘱完成疫苗接种的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掌握影响接种依从性的因素。提示解决措施。结果:不依从原因主要是接种程序程序时间太长遗忘了接种,没时间接种,没必要接种和副作用太大等。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知情同意和使用“2-1-1”程序接种可提高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疫苗的依从性。

    作者:许阳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合并背部包块的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女,8岁4月。因背部包块5天入院。患儿于5天前背部出现一小包块,到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包块逐渐增大,疗效不佳。今来我院门诊求诊,经仔细体格检查,发现背部腰椎旁右侧有一直径3cm 包块,皮肤轻微青紫,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细小斑疹,以“背部包块原因待查:1.过敏性紫癜,2.背部血肿”收入儿科住院。患儿系 G2P2,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00克。生后母乳喂养,智力体格发育可。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传染疾病史及过敏史。入院时体格检查:T36?8度,R22次-分, HR78次-分,Bp95-60mmHg.面色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口唇淡红色,咽红。颈软,胸廓无畸形,背部1-3腰椎有一直径3cm 包块,颜色基本正常,略带青紫,按压质地稍硬,无波动感,双肺呼吸音稍粗,无音,心率78次-分,率齐,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斑疹,直径2-3mm 大小,与皮肤相平,压之无褪色。脊柱及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 WBC7?8×10∧9/L,Hb110g/L,PLT150×10∧9/L,L0.6,N0.4,ESR36mm /h,CRP 阳性。出,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部分凝血酶时间正常,纤维蛋白原量正常。尿常规潜血25,大便常规正常。肝胆脾,双肾膀胱输尿管彩超检查正常,背部包块彩超提示血肿。入院后避免过敏原接触,抗感染,及给予大量维生素 c,抗组胺药,钙剂减轻过敏反应,安络血止血,阿斯匹林抗凝等治疗5天后,背部包块消失,双下肢斑疹明显消退,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合并背部血肿,紫癜性肾炎”。门诊随访1年,血尿有反复,口服保肾康等治疗,血尿终消失,临床痊愈。

    作者:刘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分析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发或急性炎症的髓鞘病变。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且具有复发性病程。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的病理机制尚未弄清楚,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其病理理论研究有一定的限度,诊断的标准没有统一性,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文根据目前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性分析。

    作者:杨彩平;郝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目的:手足口病是一种有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优以侵犯五岁一下的小儿。并且有集体群发的特点。如何争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小儿手足口病控制的关键。

    作者:秦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探讨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来促进疾病康复,改善预后。方法:对本院住院的1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的措施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结果是干预组能明显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结论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确实能促进疾病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王肃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05月至2014年05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 A 组与 B 组,对 B 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而 A 组患者则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9%(61/62),B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4%(57/6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刘丽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科院前急救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是构成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总结儿科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探讨了儿科院前急救风险的防范对策。

    作者:但佩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脑保护的作用。方法: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术前输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输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T1)、体外循环10min(T2)、30min(T3)、体外循环结束后2h(T4)、24h(T5)、48h(T6)。抽取静脉血样2ml 检测 S100β、NSE 水平。于术前1天、术后2天、7天进行 MMSE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 S100β,T2、T3、T4、T5、T6时点与 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NSE 水平 T2、T3、T4、T5、T6时点与 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各时点 S100β和 NSE 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 MMSE 分数均降低,与本组术前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 MMSE 评分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可产生脑保护作用。

    作者:陈咏今;邓超;代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2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组给予预防压疮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预防压疮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作者:王丽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

    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是近年来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患者术后需要采取俯卧位(面部朝下)2-3周甚至更长时间,每天保持强迫体位12-16小时[1]。对于持久取俯卧位的患者,体力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消耗,患者往往承受着术眼疼痛和体位带来的双重痛苦。为了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术后的体位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减轻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极其重要。我们对收治的263例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后的体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艳萍;杨红云;胡力生;饶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