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米银敷料对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观察

何雪莲;徐斌;王兵

关键词:纳米银敷料, 烧伤, 创面愈合
摘要: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抗感染效果,以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分为浅Ⅱ度试验组,浅Ⅱ度对照组,深Ⅱ度试验组,深Ⅱ度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试验组应用纳米银敷料,对照组应用1%SD -Ag 冷霜。对每组病例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纳米银敷料有显著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是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临床烧伤外用敷料。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术后5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复发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雷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8例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则行综合性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手术成功率与感染率。结果: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59例的手术成功率与感染率分别为86.5%与16.5%;行手术室护理的试验组患者59例的手术成功率与感染率分别为96.5%与6.5%。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显著低于试验组,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只有从每个细节入手,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才能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护理错误的发生。

    作者:杨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27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治疗,对12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糖尿病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64例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控制,同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三级预防等干预治疗措施,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6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6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8%,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并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祖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64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包括昏迷中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呈现明显差别,实验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残疾和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时,通过系统的临床护理可确保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书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队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足外科2013年1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70例因手外伤行带蒂腹股沟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皮瓣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给予保温、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手部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手外伤行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的患者其围手术期静心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更是其术后恢复功能的基础。

    作者:黄福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鼻腔吻合术与传统的鼻腔吻合术两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将这112例患者随机分为给予传统鼻腔吻合术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改良鼻腔吻合术治疗的实验组,每组56人,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痊愈的患者有53例,有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改良的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方案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明显,值得在眼科推广应用。

    作者:舒肖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集体健康教育在门诊注射室的实施效果及深远意义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向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达到理想的宣传收效,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了。

    作者:龚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椎骨折的护理

    一。腰椎骨折的定义腰椎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受伤后患者需要接受的现实是:疼痛、卧床、生活方式改变、自理能力下降,甚至截瘫等。由此引发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给患者康复和预后带来一定的危害。

    作者:李可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46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尼莫地平。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血肿量平均为(10.61±1.44) ml,功能缺损平均为(16.46±3.47)分,临床有效率为78.26%。乙组患者血肿量平均为(8.94±2.26)ml,功能缺损平均为(11.22±4.75)分,临床有效率为97.83%。乙组患者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临床效果较好,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孟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研究网状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5例难治性创面采用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结果20例创面愈合良好,5例创面少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约1周后完全愈合。结论网状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有协同作用,操作技术简单、有效,节省皮源,疗程缩短,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武;李少峰;淦作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腺病毒性腹泻患儿几种检测项目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腺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液中超敏 C 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生化项目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门诊、住院儿科腺病毒阳性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时检测我院无感染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液中超敏 C 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生化项目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超敏 C 反应蛋白均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程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对比观察。方法:我院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三组,甲组40例、乙组40例、丙组40例,甲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待月经净后进行 CO2激光手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待月经净后进行微波手术治疗;丙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待月经净后采用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结果:三组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后,甲组、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5%、90.0%高于丙组45.0%,同时,在总有效患者中,丙组的中度和重度患者占有率低于甲组、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糜烂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均较明显,但是针对中重度子宫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效果佳,激光次之,而对于轻度患者,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作者:唐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在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48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病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有9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治疗显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9例,随访2年并进行功能恢复评价以及 Bohler 角测定。结果19例患者均骨折愈合,未发生骨不连,Maryland 足部评分在90-100分,平均94.7分;平均术后 Bohler 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符合微创手术的观点,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田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插管洗胃的护理

    目的:是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在临床工作中,洗胃技术运用得当与否将影响着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将近几年对成人,小儿及新生儿胃管的选择、置管方法、置管长度、洗胃液的种类及温度和洗胃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新生儿的症状之一。足月、早产儿均可发生。轻者是吃奶后少量奶汁从口角处溢出,较重的大量奶液从口鼻涌出、甚至喷出,是新生儿家庭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且与其他年龄组的小儿不尽相同。大多为生理性,一般无严重后果。但如果观察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影响生长发育,或延误病情治疗,甚至可因呕吐导致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新生儿呕吐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薇;谢莎丽;臧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内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升高,而且急性酒精中毒如果得到不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一般情况下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洗胃、促胃、护胃、利尿等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文中详细论述了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并深入研究了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护理方式,以期为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起到一些借鉴性的意义。

    作者:龙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采用单纯颈椎前路或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临床上使用单纯的颈椎前路以及颈椎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纯的颈椎前路或者后路的治疗方法,然后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创伤基本相似,单纯颈椎前路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较好,后路颈椎治疗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选取颈椎前路还是后路治疗各有利弊,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而选取合适的入路方式进行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吴建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不同科室的临床一线护士12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2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总结调查结果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率为100%,其中健康人群9例,亚健康状态111例,占92.50%;工作环境中,噪声(P <0.05)、消毒剂(P <0.05)、辐射(P <0.05)以及护患矛盾(P <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工作压力中,挫折(P <0.05)、同事关系紧张(P <0.05)、工作任务重(P <0.05)以及精神压力大(P <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工作强度中,工作时间(P <0.05)、加班状况(P <0.05)以及夜班状况(P <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均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汤莺燕;陈榕华;池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种方法检测梅毒患者阳性率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 -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三种梅毒检测方法,评价三种方法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以 TP -ELISA、TPPA 做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RPR 做非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结果:TP -ELISA 法检测出梅毒阳性49例;用 TPPA 法检测出阳性49例;用 RPR 检测出阳性为45例;TP -ELISA 法检测出一期梅毒(30例)的阳性29例;二期梅毒(17例)的阳性17例。三期梅毒(3例)阳性为3例。用 TPPA 法检测一期(30例)的阳性有28例,阳性率为93.3%,二期(17例)的阳性有17例。三期梅毒(3例)的阳性为3例,阳性率为100%。用 RPR 法检测出一期(30例)的阳性有24例,阳性率为80%,二期(17例)的阳性有17例,阳性检出率为100%。三期(3例)的阳性为2例,阳性率为66.6%;通过 TP -ELISA 法检出愈后的全为阳性,TPPA 的阳性11例,RPR 法的阳性为3例,9例为阴性;结论: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 TP -ELISA 和 TPPA 或 RPR 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作者:杨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