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萍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9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后≥13分,占54.17%,研究组≥13分,占10.42%,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抑郁症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症状,减少不良症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孟宝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我科对2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要点进行回顾。结果:患者在短时间内解除痛苦,病情的到控制。结论: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及解除疼痛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祝怡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4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作为联合组,对照组采用臭氧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利于手术成功以及术后康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以内科学中“糖尿病”章节内容作为此次论文研究内容,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该章节的实际教学效果,为探究驱动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人性化护理在癌症病人疼痛护理期间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院接受治疗的癌症病人8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出现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与癌症病人的疼痛护理结合在一起,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度,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旨在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老年病人提供舒适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始终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和不断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现代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跟归宿。不断总结,大胆探索和创新,推动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事业更好的发展。本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护理进行了探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外科创伤患者术中大量快速输液、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回顾分析了18例予以大量快速输液、输血的患者,发现了存在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低体温、低钾血症等特殊并发症,总结了对这些并发症的观察以及预防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吴岭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肠内营养支持在国际上已普遍应用,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使用更加广泛。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对于胃肠道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患者,只要病情许可,能源物质供给的佳途径仍是胃肠道,尤其是创伤、应激后的危重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为术后尽早进行综合治疗创造条件,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素芬;张冬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形成的血管细胞,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50%患儿会在五、六岁前消失,发病率为1%一2%,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多影响患者外观,甚至可造成功能障碍。2014年2月我们成功护理了1例舌部血管瘤的患者和1例下唇血管瘤的患者,成功治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朱远丽;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13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 C 肽、餐后2hC 肽、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肝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采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C 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先超;苟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的现象,在基层医院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因在临床诊断中,常受“一元论”诊断方法的影响,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故常被忽略,甚至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两病并存的2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沙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的重要实施效果。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94例,将其随机分为优化流程护理组和对照组各97例,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优化流程组患者的等待时间、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化流程组在技术水平、护理态度和输液室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呕吐物、分泌物、血块等可能滞留于气管而引起呼吸道堵塞,危及患者生命。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病人的原发病加重,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现将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党燕燕;王洪干;朱甜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时间收治的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颅高压护理、降低高血压以及通过药物治疗高热等。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颅高压护理、降低高血压、通过药物治疗高热,同时做好基础护理来防止外界各种刺激等,能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及时控制,临床效果非常好。
作者:周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患者使用泮托拉唑的疗效与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80例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这80例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与常规护理工作,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复发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2%比对照组70%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工作配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更佳,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丽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手术的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25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骨折及塌陷的位置并结合其 Schatzker 类型,有效的判断切口以及显漏的位置。主要采用了螺栓、空心钉以及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的手术有108处;L型、T 型或者是曲棍球棒形的支撑钢板固定的手术89处,复合型的固定手术71处;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58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全部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固定物断裂或伤口感染的现象。根据 Harris 评分标准:258例患者优的患者104例,良的患者129例,可的患者20例,差的患者5例,优良率为90.31%。讨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应坚持康复训练。
作者:黎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术后5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复发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雷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分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49例常规组和49例优质组,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优质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儿家属在对疾病、疾病相关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程度比常规组患儿家属高,优质组患儿预后优于常规组患儿,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予以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儿,且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贾凤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胰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病人救治中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收治的16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治愈11例,3例死于重度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死于术后门静脉修补后仍无法控制再出血,1例死于术后拒绝治疗,2例死于术后败血症,1例死于术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结论:胰腺损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中根据损伤部位,合并伤,全身情况行控制性手术 DCS 可以优于传统手术,可提高胰腺外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病人舒适度,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