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陈思

关键词: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综述近几年相关文献的报道,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以及对其采取相应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客观评价,为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以及对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设计护理人员量化考核标准,选随机取我院18名护士,对比其实施绩效管理前后变化。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后,病人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等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我院护理工作实行绩效管理以后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得到了进步,护理服务价值得到了患者认可。体现了现代护理改革方向,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吴爱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而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相近,但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欢庆;冯颜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心病与冠心病合并的临床观察

    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的现象,在基层医院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因在临床诊断中,常受“一元论”诊断方法的影响,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故常被忽略,甚至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两病并存的2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沙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健康教育工作的进步。

    作者:肖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内科护士必备的素质探讨

    护士,一个既伟大又光荣的职业,一个勇于奉献不计回报的职业,一个需要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做一名护士很简单,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很难,那需要很的素质和奉献精神,对病人充满爱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对技术精益求精。

    作者:旭日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2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 -B 法)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按照 CLSI 2010年版的标准判读结果。结果我院共送检21228份标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4.76%,居于前四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均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42%。结论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能使我们掌握细菌的耐药动向及耐药谱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云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住院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国内认为,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1]。儿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包括:感染、坠床、走失、窒息、输血错误、给药错误、输液反应、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意外伤害、火灾、服务态度恶劣等[2]。静脉输液作为儿科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及时治疗、缓解常见的儿科疾病。但是因为儿科患儿的特殊性,在儿科静脉输液中,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也是多的,因此各个医院都将儿科输液护理作为一项重点管理事项,力求大限度地提高儿科护理质量[3]。本文对小儿静脉输液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儿科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帮助。

    作者:郑淑玲;薄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周家渡社区痛风患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诱因及伴发病的回顾性研究1

    目的:探讨周家渡社区痛风性关节炎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等伴发病的关系,及与饮食、疲劳、季节、遗传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本文收集了121例痛风病人,从性别、年龄、体重、病程、诱发因素、发病部位、发病季节、伴发病及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病人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19.05%;诱发因素中以饮食不节为主要,占61.16%;痛风急性发作好发于季节交替时,占39.76%;痛风好发于下肢关节,以第一足趾关节多,占45.45%;常伴发其他疾病,肥胖占80.99%,高脂血症占52.07%,高血压占47.11%。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饮食、疲劳、气候等相关;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好发于下肢小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常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并发。

    作者:晏飞;丁林宝;张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佳矫正视力≤0.2者10眼(16.67%),>0.2者50眼(83.33%)。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55眼(91.67%)。术后功能性滤过泡为55眼(91.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阎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高血压的中医食疗法

    高血压病已成为世界性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要求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各种副作用。通过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了解,明确其症候分型,对高血压病人的膳食进行合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饮食结构来帮助患者降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玮;刘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多索茶碱在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支气管炎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使用氨茶碱滴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7例,使用多索茶碱滴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7例,对比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29例,一般18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15%;观察组有效40例,一般23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3%,且 P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共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7%,且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重症脑挫裂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31例重症脑挫裂气管切开患者,对其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同时对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1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继发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脑挫裂气管切开患者护理重点为气道、管道、吸痰等方面的护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常秀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62例肿瘤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外科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法及药膳治疗法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以及药膳治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及药膳疗法)和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以及药膳治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凡是小儿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度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属于儿科常见急症。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惊厥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呈正比。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患儿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可危及生命,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2]。现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各项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毛丹;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通过对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了解老年人的睡眠特点,及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2例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应用

    目的:对82例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87.80%,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儿感冒发热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复方小儿退热栓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比如:泰诺林、百服宁、布洛芬等)治疗。依据实验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基本康复的有38例,2例需进一步治疗,有效率95%。后期没有复发案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基本康复的有32例,8例仍需治疗,有效率80%,后期有6例患者复发(1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感冒发热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可行性强,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8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观察13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结论手卫生依从性低与临床医护认识误区有关,与医院管理部门的相关物质供应及督查不力有关。

    作者:张文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良肢位摆放在偏瘫病人早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意义。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43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小于1周;而治疗组43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大于6周。结果满6周时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全过程,重视病人家属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能明显改善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