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学教学中穿插课间见习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相关分析

向柯宇

关键词:课间见习, 儿科学教学, 学习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学教学中实施课间见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班50名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学生,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察组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课间见习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总及格率为84%,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总及格率为96%,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教学满意度为49%,观察组对教学满意度为99%,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学教学中穿插课间见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值得在医学临床教学中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术后皮肤压疮的护理

    目的: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需求、治疗难度和住院费用,因此,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专家建议在临床护理中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骨科患者因疼痛和制动等原因造成长期被动体位,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早期识别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压疮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关键,本文研究皮肤压疮护理手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术后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病房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术后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并未进行严格、有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手段,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对实验组患者则制定了严格的护理手段,记录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以观察严格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压疮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20%,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可认为调整患者至适合的体位、优良的病房环境、气垫床的使用和一定的药物护理对减少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有可靠的作用。适合在临床使用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和管理

    目的:自行设计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对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使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及主管护师的水平[1]。方法:各护士按要求记录培训情况,护理在职继续教育组定期进行抽查考核,对临床护理培训手册进行统一管理。结果:经过临床实践,培训手册完成情况的好坏与不同职称资格、学历和编制和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护师综合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结论:临床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及管理促进了医院护理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强化了全院年轻护士工作的督导落实,提高了全院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而且对护师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起到了目标管理的作用。

    作者:陈慧;汪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足口病重灾区的疾控知识宣传与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重灾区疾控知识宣传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手足口病重灾区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与其家属信息,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整合和量化分析。结果年龄在1至10岁的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十分欠缺,比例为25.9%。年龄在11至20岁与31至40岁间的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所占比例分别为81.3%、84.6%,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在重灾区宣传相关的疾病防控知识,并告知当地居民做好防范措施,有利于控制手足口病发病率,让人们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者:雷凯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尿透明质酸检测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检测尿透明质酸(HA)水平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尿 HA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HA 含量中位值(196.8u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1.9ug/L),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初发膀胱肿瘤患者 HA 含量(211.1ug/L)与复发肿瘤患者(182.9ug/L)并无明显差异(P >0.05);G1患者 HA 水平与 G2患者无明显差异(P >0.05),但 G3患者 HA 明显高于 G1、G2患者(P <0.O5)。G1组、G2组、G3组以及 PTa、pT1、pT2组 HA 诊断敏感性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尿 HA 水平可为临床诊断膀胱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且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的利用价值更高,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灵敏度高、客观准确等诸多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全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临床上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吸烟率高。戒烟可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硝酸酯类可有效缓解症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控制复发。结论: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不少见,及时行冠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从而指导后续治。

    作者:洪莉;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糖化血红蛋白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糖正常者及糖代谢异常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体重指数相关性因素。方法将982例体检人员分为血糖正常组及糖代谢异常组,比较两组不同体重指数 HbA1c 水平。结果血糖正常组中,随体重指数的增高而增高。血糖代谢异常组中,情况与血糖正常组相反。结论血糖正常人体重指数对 HbA1c 水平有影响,而血糖代谢异常人群 HbA1c 水平与不受这些因素影响。

    作者:蒋开慧;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900例患者以及2012年8月之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900例患者参与我院该次研究。根据我院对护理组5900例患者的实际护理工作情况,分析出我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果护理组患者具有发生某项护理风险的可能性,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1]。对比我院门诊护理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对我院门诊护理的投诉率以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我院2012年8月之前的门诊护理投诉率明显高于2012年8月之后的门诊护理投诉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门诊护理的投诉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我院门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与2012年8月之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减少医院纠纷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敏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式研究

    目的: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 X 线、CT和核磁共振表现,分别探究出了各种方法下的成像特点。该31例患者全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的介入治疗方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X 线表现为栅栏状改变或蜂窝状改变;CT 成像表现为网眼状改变并混有低密度脂肪变;核磁 T1WI 表现为混合高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所有经介入治疗的患者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结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需要、实现“两个转变”、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额敏县是以一个农牧业为主的县。全县总人口为14.4416人,已婚育龄妇女为30188人。近年来额敏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改进管理和服务重点,以大的限度满足群众的需求为目标,从解决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的思想观念、服务设施、工作环境、人员素质、工作方法等重点问题入手,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在临床上中药师的科学用药之浅谈

    为了完善我国中药治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发展,在中医学治疗中首先施用了临床路径管理方法,这是一种旨在提升中医药治疗效果和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新型管理方式,此管理方法可以很好的优化治疗过程的规范性,能够使治疗过程流程化以及更加合理有序。也可以更好的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更是提升了医疗治疗的个体临床用药。

    作者:李静;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98例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细致护理和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为20.4%,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71.4%。观察组的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同时,给予患者细致护理和全面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恬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食道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瘘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呼吸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接受食道癌切除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P <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82%(P <0.05)。结论:对食道癌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傅晓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辩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且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后,治愈55例,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有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抗菌药物在 ICU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在 ICU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米卡星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则为55.56%,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1.11%、38.89%,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结合阿米卡星在 ICU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应用细菌清除率高,效果显著,可行性好。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浅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护理的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经疾病、生活和心理三方面的系统化护理,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疾病、生活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书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阴道B超和腹部B超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探讨经腹部 B 超和经阴道 B 超在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腹部 B 超、阴道 B 超诊断的影像学资料,将两种方法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结果8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发生输卵管妊娠70例、腹腔妊娠6例、宫角妊娠5例,间质部妊娠4例、宫颈妊娠3例。经阴道 B 超检查检出异位妊娠患者82例,检出符合率率为94.3%;经腹部 B 超检出异位妊娠患者56例,符合率为63.6%。经阴道 B 超检测的符合率显著优于经腹部 B 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B 超诊断异位妊娠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高,误诊率低,较之腹部 B 超检查有明显的优越性,且具有检查图象清晰,诊断快捷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代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按摩昆仑、太溪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为临床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痛,多伴有跛行及肌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活动。本人在临床上,依据肾虚精亏筋骨失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病机关键,阳气失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等相关的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结合昆仑穴、太溪穴主治特点,在借鉴于书庄老先生弹拨昆仑穴治疗阳明经功能性腰痛的经验的基础上,在临床上运用按摩昆仑穴、太溪穴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患者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牛子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成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成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到我院诊断为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饮食护理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饮食护理干预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水平。结果入院时、出院时对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分别为(6.5±0.4vs6.6±0.5、6.7±0.4vs6.8±0.7;5.3±0.3vs6.3±0.2、5.7±0.4vs6.3±0.5),入院时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配合临床降糖治疗,进一步降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水平。

    作者:周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脑放疗后局部加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全脑放疗后局部加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30Gy/10次或40Gy/20次,全脑放疗结束后行脑转移灶局部加量,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加量20-26Gy。结果63例患者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31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82.5%,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结论全脑放疗后局部加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效果良好,提高了局部控制率,患者生活质量亦有所提高。

    作者:伊帅;张亦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2例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观察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问题就如何提高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7月间急诊输液室投诉32例。将这32例投诉事件平均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调解沟通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对照组为未采取调节沟通方法。两组在调解沟通前后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比较结果两组大有不同。观察组在调节沟通提高护理服务工作,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满意度.75%明显要高(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