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异平
目的: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 X 线、CT和核磁共振表现,分别探究出了各种方法下的成像特点。该31例患者全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的介入治疗方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X 线表现为栅栏状改变或蜂窝状改变;CT 成像表现为网眼状改变并混有低密度脂肪变;核磁 T1WI 表现为混合高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所有经介入治疗的患者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结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重建三级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斜视术后训练组采用双眼视功能训练软件进行三级视功能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wk 及术后12mo 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术后12mo 的眼位回退率。结果:术后12mo 训练组三级视功能形成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mo 训练组眼位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恢复与重建三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回退率。
作者:张军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怀孕10-15周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不予以任何药物,常规扩宫后清宫术处理,而研究组50例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腹痛情况、阴道出血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腹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出血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怀孕10-1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患者流产成功率高,腹痛程度轻,并且阴道出血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雷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对16例犬伤孕妇在门诊的就诊、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接诊护士的系列护理后,伤者对狂犬病的认知提高,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合格接种率100%。犬伤门诊的治疗、护理流程对狂犬病的预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作者:黄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生活质量的定义人们对如何定义生活质量存在较广泛的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生活质量是一多维度的概念,包括心理、社会、躯体角色与社会功能诸方面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个人在其所处文化和价值系统的背景下,参照自己的目标、期望和关注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受与评价生活质量的这一定义较偏重于个体的主观生活质量。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方法:对36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由专业护士进行手术配合。结果:全部36例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术前充分地准备,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深入了解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患者引起负性情绪的原因,并观察治疗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对6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量表评定并分析。结论头皮针结合音乐疗法治疗6周后复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产后抑郁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缓解自杀观念也有一定的改善,对预防自杀行为有重要作用。结果:产后抑郁患者经头皮针及音乐干预治疗症状改善,有助于改善产后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立江;邱旭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手法治疗,连续治疗15天: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作者:奉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其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突出了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社区管理中心的高血压患者156例,其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59.9岁。其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WHO 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杨鹤伶;杨松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佳矫正视力≤0.2者10眼(16.67%),>0.2者50眼(83.33%)。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55眼(91.67%)。术后功能性滤过泡为55眼(91.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阎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8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观察13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结论手卫生依从性低与临床医护认识误区有关,与医院管理部门的相关物质供应及督查不力有关。
作者:张文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的现象,在基层医院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因在临床诊断中,常受“一元论”诊断方法的影响,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故常被忽略,甚至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两病并存的2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沙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肩难产的主要原因以及预测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例肩难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经阴道分娩40例产妇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产伤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其中巨大儿占到66.7%(12/18),新生儿损伤率(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巨大儿是导致是肩难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准确预测,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围产儿并发症发生。
作者:谢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麻醉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观察分析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效果。结果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后,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麻醉操作时间缩短,无一例患者发生麻醉后并发症,261例(96.31%)患者满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结论在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密切配合麻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避免发生麻醉后并发症。
作者:唐晓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32例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缓解期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沙丁胺醇、普米克二联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联合应用二联药物(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压力雾化吸入治疗,分析缓解期预防性吸入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时压力雾化吸入治疗效的影响果。结果缓解期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每月哮喘日间发作次数、平均每月夜间端息次数、平均每月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喘憋缓解、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解期预防性口服孟鲁司特钠与急性发作期二联压力雾化吸入结合是目前治疗哮喘安全、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统计分析心内科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对感染控制的价值,探讨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方法,严格控制感染。方法:总结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加强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管理。结果:提高对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重要性的认识,使一次性卫生材料管理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避免因一次性卫生材料而引起心内科医院感染。结论:加强一次性卫生材料管理使用,是控制心内科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志刚;杨翠霞;冯亮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的方法,将50毫升参附注射液给予患者静滴,7天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戈;刘厚颖;李亚娜;李小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与调摄,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与致残率。方法对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情志、生活、服药、姿态、功能锻炼各方面,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多方面的护理与调摄,病情得到好转和控制。结论实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指导、功能锻炼是控制本病发展的关键。
作者:武春晶;于文玲;赵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接受腹膜透析的糖尿病病人来讲,医务人员往往会把重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保护肾脏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方面,而忽略了足部护理的教育及指导,常常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通过对72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足部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