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亮;荆志辉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FMA 评分都明显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 FMA 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能有效的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笔者从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整合系统、改变考试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入手,针对系统整合模式下,我国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符清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总结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休息与饮食、生命体征的观察、心理护理、癫痫的处理及护理、基础护理、预防感染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防范
作者:罗群丽;谭力权;朱红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智齿阻生牙拔出过程中的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拔除单颗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拔牙方法。观察患者牙窝完整性以及肿胀度。结果:74例患者中,57例患者的牙窝完整性评分为1分,属于完整,其余17例患者的牙窝完整性评分为2分,受到轻度损伤,平均评分为(1.2±0.4)分。患者肿胀情况如下:一侧颧弓根上点到颏下点皮肤之间的距离 M在6.6毫米到21毫米之间,平均为(13.4±1.77)毫米。结论:微创拔牙可以更快切断松质骨和牙周韧带并进入牙槽窝与牙根之间的间隙,更容易接近不同位置的断根和牙齿,此外也不需要使用锤击,切实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操作时为了确保效果需要密切留意相关注意事项并掌握拔牙技巧。
作者:李建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实验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清除大汗腺途径达到治疗效果,并在术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对其采取腋下皮肤梭形切除 Z 整形手术,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以及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三种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手术腋臭治疗。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对回复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结果:1.根据随访结果和临床分析,三种手术方案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2.就并发症发生率来说,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要低于其他两种手术治疗方案。3.就疤痕明显程度、疤痕增生以及挛缩发生几率来说,腋下皮肤梭形切除 Z 整容手术高,使得病患术后上臂活动受到限制,而其他两种手术方案据患者反映,疤痕均不明显。结论:医疗过程中那个要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作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要清楚患者的腋臭程度以及患者的要求高低,但在目前来看,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是目前的医疗水平下为理想的手术方案,此方案术后复发率低,疤痕不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围绕腹股沟疝发病原因、解剖结构、诊断、治疗方法的进展、新型补片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腹股沟疝的诊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任玉伟;宿华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胆道和胰腺等器官的大出血,通常是指在短时间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 mL 或超过病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的20%。呕血和黑便是病人的主要症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消化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医务人员通常只重视对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而忽视了病人心理方面的变化和反应,从而有可能导致临床疗效的不佳囝。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常常由于看到含有大量血的呕吐物或柏油样便,再加上对人院后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和不安等负性心理情绪,从而导致部分病人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严重者还会因紧张和不安等负性心理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继而可导致病人的胃酸分泌增多。终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关区域的血管扩张致出血加重或反复发生。鉴于此,加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消除负性的心理情绪障碍已成为目前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2012年10月一2014年1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对在本科诊治的9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给予较为完善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行 PICC 穿刺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50例需要行 PICC 置管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肘上贵要静脉 PICC 穿刺置管。结果4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40例送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5例通过调节穿刺针角度后导管进入上腔静脉,2例在第一次送管进入颈内静脉,通过调整患者肢体位置后顺利送管入上腔静脉,3例刺破对侧血管壁,回退穿刺针后调整穿刺针角度成功送管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B 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 PICC 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ICU 脑外伤昏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0例脑外伤患者,统计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针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各因素感染率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结果170例患者中有50例出现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9.41%;脑外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患者是否置尿管、体质量、性别无关,患者年龄越大,格拉斯哥评分越低,利用激素、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气管切开、吸烟、血糖不正常的患者,其肺部感染发生率偏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六天后,格拉斯哥评分为(6.45±1.64)分;护理十天后,评分为(7.65±2.11)分,p <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偏高,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要行护理干预,以此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并提升预后效果。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及异体皮覆盖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Ⅱ度烧伤68例患者为对象,其中37例患者在烧伤后24h 内进行手术治疗,记为观察组;另外31例患者在烧伤后24h -96h 内进行手术治疗,记为对照组。手术治疗前均对患者进行清创,补液,改善循环和抗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是的削痂面积,休克例数以及植皮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愈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及异体皮植皮能防止创面加深,缩短愈合时间并恢复后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李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胫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对于稳定的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不稳定的儿童胫骨干骨折,须采取手术治疗。我院在2013年7月前常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中骨膜剥离多及易损伤骨骺,影响骨折愈合及骨骺生长。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科使用弹性髓内钉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干不稳定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与传统上使用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吴源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办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由于内瘘闭塞需进行二次吻合术进行再通者2例,转用长期透析导管者2例,其余59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措施,有有效避免内瘘闭塞,减少患者的身体痛苦,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钟桂芳;冯瑛华;冯婉华;李俭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 ICU 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4年3月入住我科 ICU 的100名清醒病人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患者稳定烦躁的情绪,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结果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00名病人均得到良好治疗后顺利转出监护室。结论加强 ICU 清醒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赵梅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根管内壁预备倒凹对玻璃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下颌单根管前磨牙40颗,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利用纤维桩配套的红色钻针(尖端直径约1.6mm)进行根管预备,将全部离体牙的根管制备成统一大小:根管口预备成统一大小的椭圆形(长直径3.22mm,短直径2.20mm),深8mm,预备后根管壁连续光滑,无倒凹,以保证粘结面积相同。随机分为5组,第一组根管内不制备倒凹;第二组在根管口下2mm 处的根管内壁制备一圈深0.3mm,宽1mm 的倒凹;第三组在根管口下方4mm 处的根管内壁制备相同规格的倒凹;第四组在根管口下方6mm 处的根管内壁制备相同规格的倒凹;第五组在根管口下方2mm、4mm、6mm 三处根管内壁各制备一相同规格倒凹。上述各组纤维桩均用Rely X Unicem 自酸蚀粘结剂粘结,将离体牙包埋于1.5×1.5cm 的自凝塑料底座中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桩核脱位模式及脱位力的数值。结果:1.脱位力大小:对照组脱位力为207.6±12.50N。第二、三、四、五组纤维桩脱位力大小分别为424.3±10.43N、432.3±9.67N、335.6±23.68N 426.6±12.81N。第二、三、四、五组与第一组比较,P <0.05,有统计学差异。第二、三、五组相互比较,P >0.05,无统计学差异。第二、三、五组与第四组相互比较 P <0.05,有统计学差异。2.脱位模式:对照组(第一组)均为牙本质与树脂粘结介面的破坏,第二、三、四、五组为树脂内聚力的破坏。讨论:1.根管内壁制作倒凹可以增强纤维桩的固位。2.倒凹位置不同对玻璃纤维桩固位力的提高不同,在根管上、中段制备倒凹对纤维桩固位力的提高明显大于在根管尖段制备倒凹对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
作者:张昊;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寻求对策,。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预防对策。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措施处理,及时发现患者住院期间存在安全问题,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不同的安全问题,对每位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采取制定合理的护理安全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利用护患合作的方式,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的应用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8例患有甲状腺结节并行手术处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观察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10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深度重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口腔冲洗护理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口腔冲洗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采用生理盐水来进行口腔擦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1.43%,溃疡发生率为8.57%,创口感染率为5.71%;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0.00%,溃疡发生率为28.57%,创口感染率为25.71%。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溃疡发生率、创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冲洗护理在颌面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弥补了常规口腔护理方法的不足,能降低口腔感染率,避免出现溃疡,缩短了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有助于保证其生存质量。
作者:卜筱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其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出现的14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0例产后大出血,3例胎盘植入出血,1例晚期宫颈癌出血),应用 Seldinger 技术,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结果:所有患者的插管均取得成功,手术顺利完成,出血情况得到控制。经研究分析发现,14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主要的发病原因为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体内β-HCG 水平均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高达100%,手术平均时间(66.34±5.31)min,住院时间(4.66±1.07)d。结论: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具有创伤性小,止血速度快,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死亡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左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妇产科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的护理模式,可利于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亭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保守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六个月,总有效率9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彩娣;任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