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津;李治安;杨娅;孙琳;何怡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2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在平静呼吸及Valsalva呼吸状态下,分别行喉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容积重建,治疗后复查CT.结果杓状软骨前脱位16例,后脱位12例.声带固定于旁中位伴同侧梨状窝、喉室扩大26例,固定于中位伴梨状窝缩小2例,复位后18例环杓关节显示正常.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环杓关节脱位的病变特征,对环杓关节脱位诊断与复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刚;周义成;贾清;黄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体积扫描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肩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21例肩关节骨折病人接受MSCT检查,对CT二维图像资料经工作站处理,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法(SSD)重建,后进行图像比较分析.结果 MPR可更全面地显示骨折的断面信息, 3D-SSD能立体地显示骨折的范围和方向,对关节脱位的解剖关系显示清楚.结论螺旋CT的2D-MPR和3D-SSD重建作为CT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依据,能更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肩关节损伤的骨折和脱位情况.
作者:李威;王玉林;吴国庚;王焱焱;周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CT灌注成像是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血容量、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对比剂峰值时间、表面通透性PS图等参数,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本文就肾脏CT灌注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孙建男;么刚;李立军;郭启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扭转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肿瘤扭转的CT资料.结果 16个扭转肿瘤平均大径10.7 cm.14个为囊性或囊实性、2个为实性.囊壁向心性增厚7例、偏心性增厚3例.输卵管增粗7例.5例输卵管、8例囊性肿瘤囊壁和2例实性肿瘤平扫CT值大于50 Hu,增强扫描后没有强化,手术证实有出血性梗死.6例有少量腹水及肿瘤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子宫偏向扭转侧9例.结论卵巢肿瘤扭转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在诊断卵巢肿瘤扭转上有价值.
作者:李雪丹;沈文静;关丽明;谭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儿男,查体:心界不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正常.CT提示:双侧额顶叶脑白质密度降低,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超声检查:右房扩大,右房内可见一1.7 cm×1.5 cm×1.0 cm的圆形团状物,回声中等强度,其中心部位呈强回声,此团状物有一蒂,长2.5 mm(图),附着在三尖瓣隔瓣根部,活动度较小,舒张期脱入三尖瓣口,收缩期进入右房内.超声诊断:右房黏液瘤伴瘤体内局限性钙化.
作者:刘莉;李世杰;薛芸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前列腺癌是欧美老年男性常见的肿瘤性疾病,是致死率第二位的肿瘤.在中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都有明显的增加,已日益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前列腺癌的检出、分期、治疗后随访和评价疗效等方面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学祥;王霄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儿女,9岁,活动后感气促、心慌、心前区闷痛1个月余来我院检查.查体: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显示:左室增大,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平直.左第三弓向左延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稍增大,四腔心切面示:小型的原发孔型的房间隔缺损,较大的膜周型的室间隔缺损(流入道+小梁部)合并假性室隔瘤形成.胸骨旁四腔、左室长轴切面于舒张期示:二尖瓣位置可探及两个分别开放的房室瓣口,一孔开口朝向左心室心尖部,一孔开口朝向室间隔,并可见部分腱索附着于室缺下缘的室间隔顶部.二尖瓣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口呈两个分离的圆形的瓣口(双瓣口征,见图).彩色多普勒显示:心房及心室水平少量的左向右分流,收缩期于二尖瓣左房侧显示蓝色的异常返流束,脉冲多普勒测返流速为3.8m/s;舒张期显示两束完全分离的红色血流束自左房流向左室(一束朝向室隔、一束朝向心尖).超声提示:双孔二尖瓣畸形,室间隔缺损(膜周部)趋闭合,房间隔缺损(Ⅰ型)小,轻度二尖瓣返流.
作者:汪洁;高玲玲;倪金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Nyquist伪影是功能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伪影,使图像信噪比下降,并对图像的可视化及功能定位产生不利影响.尽可能地消除Nyquist伪影,无论对于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还是对后续的功能定位分析和可视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Nyquist伪影还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本文根据功能磁共振图像本身的信息,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技术的Nyquist伪影的处理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消除Nyquist伪影.
作者:聂生东;聂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76岁,间断性咳嗽3个月,左胸痛5天就诊.门诊检查后,以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少量积液入院.住院次日晨突发右侧腰痛,肾区叩痛阳性,卧位时疼痛加剧,立位时好转.彩超急诊检查,CDFI见右肾不规则血流充盈缺损区(见图),大小约18 mm×18 mm;肾门处近缺血区分支动脉流速增快,峰速1.2 m/s.腹主动脉流速正常.彩超诊断:右肾动脉血栓形成(分支动脉).腹部CT示右肾动脉短节断样造影剂充盈缺损,考虑为右肾动脉血栓形成.当日下午心电监护下使用尿激酶50万U快速静滴溶栓治疗,于10 min内滴入完毕后,患者腰痛明显好转,连用3日溶栓药物治疗,胸痛、腰痛症状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乔素云;李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MR灌注成像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42例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MR灌注成像(PWI),对BPH标本作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病变灌注曲线大线性斜率(SSmax)、准T2弛豫率(ΔR2*peak)与免疫组化结果(VEGF、MVD)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志愿者、BPH患者灌注曲线的大线性斜率及准T2弛豫率分别为0.430±0.011、2.01±0.07和33.5±3.1、1.5±0.1(P<0.05).结论 PWI可反映BPH患者MVD和VEGF表达程度,推测其血管生成情况.
作者:许建铭;沈钧康;张继斌;李晓兵;须同禄;秦明明;陆之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用MRS定量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观察癌组织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差别.方法 21例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癌患者与19例未经任何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行MRS检查.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中部和尖部三部分,共六分区.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将这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在MRS代谢图上测量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外周带内分泌治疗后的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和枸橼酸盐(citrate,Cit)的代谢水平.结果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的Cho、Cre和Cit均下降,Cit下降较明显(P<0.01).内分泌治疗组非癌区(Cho+Cre)/Cit的比值高于未治疗组(分别为0.82±0.12和0.5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分泌治疗组有Cho,Cre和Cit代谢的癌区(Cho+Cre)/Cit的比值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2.62±0.31和2.26±0.73,P>0.05).结论 MRS可以定量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前列腺内分泌治疗后癌区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改变不同.
作者:周良平;王霄英;丁建平;李飞宇;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受试者98人,分为冠心病组(52人)和有冠心病倾向的对照组(46人).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肱动脉FMD.结果冠心病组患者FMD 0.05±0.01,对照组为0.09±0.04,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相关(P>0.05).当把FMD临界点定为10%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1%.结论超声检测FMD是监测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张铁梅;胡大一;边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图像融合影响因素及融合成像对诊断脑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脑肿瘤患者201Tl-SPECT和增强MR图像进行融合成像处理.结果融合成像精度影响因素包括:体位、解剖位置融合时基准的选择是否正确、MRI矢状面视野的大小以及SPECT彩色窗的调节.融合成像可以同定201Tl集聚部位、明确201Tl在肿瘤内集聚位置、鉴别集聚灶性质以及确认小病灶,对28.2%(11/39)病例诊断有帮助.结论 201Tl-SPECT和MRI融合成像可提高脑肿瘤的诊断精度,有助于确定活检部位.
作者:王晓明;郭启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纳米科学与分子影像学的结合可形成纳米分子影像学(Nanomolecular imaging).纳米分子影像学从广义上是指在纳米转运体(纳米粒转运载体)介导下,应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活体生物化学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磁共振纳米分子影像学、光学纳米分子影像学、核医学纳米分子影像学和超声纳米分子影像学.本文主要阐述纳米分子影像学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刚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观察诊断脂肪肝的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和衰减系数定量指标.方法超声检查40只正常家兔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及衰减系数;应用高糖、高脂、及酒精喂养后形成脂肪肝后,再次超声观察并对比.结果随脂肪肝程度加重和脂肪性肝炎的发生,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压迫率进行性下降,声衰减增大.中重度脂肪肝、尤其脂肪性肝炎肝脏灰阶强度高于轻度脂肪肝组.结论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和衰减系数可反映肝脂肪变和炎性病变程度及有无纤维化.
作者:郭瑞军;南月敏;王明花;姚希贤;张文云;甄景琴;殷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小肾癌(直径<3 cm)的MR表现.方法 1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肿瘤直径均<3 cm,术前1个月内行MR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与MR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9例患者均被MR检出,14例边界清楚,5例部分边界不清.MR假包膜显示率为85.71%(12/14).平扫信号无特征性.6例MR增强扫描中,2例不均匀强化,其增强程度低于肾实质;2例未见明显强化;2例为囊性,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有强化.MR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8.94%(15/19).结论 MR可显示小肾癌的边界和信号特点,有助于小肾癌的检出和分期诊断.
作者:王霄英;范诒忠;梁妍;崔爱国;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评价髌上囊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25例患者的36个髌上囊滑膜病变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髌上囊滑膜病变的三维图像大致可分为网络型、乳头型、条索型和充满型.条索型多见于出血性滑膜炎,充满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三维超声能提供直观、整体的髌上囊滑膜病变的形态学信息.
作者:杜国庆;王学梅;董宪普;欧国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0.5T条件下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BPH 40例,前列腺癌32例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动态增强特征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的开始时间、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P分别<0.01、0.05、0.01).SI-Time曲线Ⅰ型多见于BPH,Ⅱ型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BPH,前列腺癌以Ⅲ型为主(P<0.001).结论 0.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早期强化参数及SI-Time曲线类型有助于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倪新初;沈钧康;陆之安;钱农;潘昌杰;荣伟良;项剑波;陈建国;龚建平;钱铭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3D MRS测定各兴趣区(Cho+Cre)/Cit的比值,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Cho+Cre)/Cit比值的平均值,与其血清PSA浓度及PS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o+Cre)/Cit比值和血清PSA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140),无统计学意义(P=0.581>0.05),与PSAD也呈负相关关系(r=-0.494),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5).结论 (Cho+Cre)/Cit比值较低的BPH患者往往伴有较高的PSAD,通过两者结合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有可能的.
作者:李飞宇;王霄英;丁建平;周良平;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分析.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情况.结果术前超声诊断正确4例(18.2%);误诊为浆膜下肌瘤8例(36.4%),多发性肌瘤7例(31.4%),肌瘤突向宫腔3例(13.7%).在诊断为肌瘤的病例中,6例诊断为子宫肌瘤伴变性,3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症.结论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是一种以特殊方式生长的良性肿瘤,术前正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芸芸;常才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