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蓉
头孢西丁钠为半合成第二代头孢菌素,特点为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具有高度抗β内酰胺酶性质。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尚未报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该药在我院使用过程中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并发急性左心衰和急性肺水肿,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樊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早产儿特别是超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口饲管固定的材料和方法的探索,分析了临床护理中关于保护皮肤,管路固定等看似细微却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实质性地解决了护理中存在的“小”问题,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映射升华在早产儿上的内涵。
作者:宋凌燕;唐洪涛;高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0例于围手术期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46±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15.63±3.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1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夏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先从造成牙齿形态改变的因素,如牙齿排列异常,龋齿,外伤性牙齿折断等三个方面因素进行了说明;又从釉质发育不全和氟斑牙,四环素变色牙来说明造成牙齿色泽改变的因素;接着从三方面论述了牙齿美容的方法。在牙齿修复方面,从牙齿的审美特性,牙列缺损的修复和修复后的保健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作者:朱卫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疾病的诊断需要依靠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检验医学正在向机械化、自动化仪器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许多医院配备了全自动检验设备,各种试剂也在向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快速的方向发展。但再先进的检验仪器也需要人来操作、调试和维护,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如何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将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降到低,这就需要检验人员熟悉检验技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对一些常见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如下。
作者:尚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乙肝病毒(HBV)阳性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5.3%~12%,同时肺结核也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世界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耐药性结核杆菌相当常见。全国调查表明,我国有近6亿人口感染了结核杆菌,占总人口的45%,每年的发病人数120万,因此,在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合并HBV感染现象较为常见。目前,国内外对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推荐2HRS(E)Z/4HR短程化疗方案,除链霉素外,方案中其他药物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作用,尤其是在强化治疗期开始的2~3个月,用药较多,3~4种抗结核药物同时联合应用,更易发生肝脏损害。有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损害发生率为50%。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了解这部分患者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对肺结核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对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92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组(抗病毒组)、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组(护肝组),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抗病毒组的患者肝功能水平较护肝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乙肝病情的加重,从而明显减轻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过程中出现的肝脏功能损害情况。
作者:聂双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内痔脱出出血105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一次性肛肠吻合器对105例内痔脱出、出血患者进行PPH治疗。结果105例患者术后经1年以上随访,治愈102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PPH治疗内痔脱出、出血效果确切,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高艳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化疗患者保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化疗后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肝功能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查肝功能指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展海;钱龙江;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从中医药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包括内治疗法、内外结合疗法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文章进行分析总结,提示中医内外合治痤疮疗效佳。
作者:李欣;成锦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从“天真”在人体生、长、壮、老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天真”在养生康复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天真”与养生康复的关系,对后世的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奠定了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李小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阳光-佰牌山芪参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80例,对其采用阳光-佰牌山芪参胶囊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肝肾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该组患者在治疗30天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5)。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处在正常水平中。结论:采用阳光-佰牌山芪参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前后肝肾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崔志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淤血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我院于2011.09~2013.01间,收治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淤血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之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5例死亡,13例病情加重,49例病情得到缓解或控制,综合看来,术后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结论在对60例慢性心理衰竭的患者抢救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战斗在生命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相应的治疗技术,拥有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力,医生和护士的配合密切,抢救争分夺秒,积极配合医生将各项手术前的检查做好。
作者:于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管理方式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未行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安全管理制度效果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燕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心肌梗死的器械检查,也是AMI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周华琴;李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体系和手法必须不断完善。特别是为适应社会技术的发展,医院更应该及时更新档案管理体系,设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才可以促进医院的有效改革,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维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共48例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后及合理用药指导后患者达完全缓解的40例,占83.33%,部分缓解7例,14.58%,无效1例,占2.08%。结论:对于癌症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增强了镇痛药的止痛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作者:魏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普外科护理绩效管理在护理层级中的应用效果。方张桂自2013年1月起,对我院普外科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普外科护理层级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前普外科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合格率评价均低于实施绩效管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绩效管理在普外科的开展,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化了护理质量。
作者:龚美元;张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名两个班级的中职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常规教学班和双主体教学班。结果:双主体教学班学生期末生理学科考试(89.35±9.34)分、实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88.24±8.58)分、生理实训考核成绩(86.21±8.33)、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93.75%)、实训设计参与率(96.88%)、生理实训完成率(100.00%)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班P<0.05)。结论:将双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
作者:胡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