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沈霞

关键词:系统干预护理, 腹部手术, 肠胃恢复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50名,并且把这150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5名,对照75名。实验组在手术之后采取比较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指标以及恢复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且在治疗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疗后访问。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手术之后肠胃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监视和检测,实验组第一次排气的时间为24小时左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为16个小时左右,首次排便的时间为37小时左右;对照组第一次排气的时间为30小时左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为25小时左右,第一次排便的时间为45小时左右。在治疗后3-6个月之间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实验组非常好的人数为55人,良好的20人,恢复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非常的人数为30名,良好的人数为30名,还差15名,恢复率为80%。上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之后相比较常规的护理对患者的腹部手术肠胃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患者的满意程度也非常高,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分析及护理探讨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越来越多,而我国医院妇产科室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妇心理评估和护理标准体系。本文主要结合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和病理程度,就护理干预的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作者:陈亚飞;陈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中的饮食健康教育及实施

    饮食健康教育如今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帮助病患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促进其身体的恢复。护理工作者在饮食健康教育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科学指导,积极协调,耐心教育;认真做好病患饮食状况的评估;妥善处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

    作者:彭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护理

    2005年以来我院对9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程江苏;闫海芳;王有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使用腕带管理降低品管圈的缺陷率

    目的:完善腕带安全管理,提高腕带使用的准确性,保证病人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腕带使用的管理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180位急诊科住院患者中,活动前后腕带使用缺陷例数由58例降至13例,缺陷率由30%降至4.5%,患者腕带使用缺陷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腕带使用管理的缺陷率。

    作者:王丹;史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当髋关节因损坏或疾病导致,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骨折、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淑英;周月利;应苏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一次疗法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明显自觉症状的牙病患者136例,男64例,女72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46.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根管治疗一次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68例治疗成功,占98.53%,对照组患者61例治疗成功,占89.71%,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为98.53%,对照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为88.24%,两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一次疗法治疗牙髓炎具有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青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急诊护理人员心里压力研讨

    高强度的急诊科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全面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急救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胜男;方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维生素B6的进展性研究

    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摄入体内能转变成吡哆醛和吡哆胺。可溶于水和酒精,耐热,对酸性环境稳定。但是,维生素B6在碱性环境下就会受到破坏,同时对光敏感,所以,维生素B6在烹调的过程中,经常会流失不少的养分。其参与体内50多种酶系统的活动,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能量产生,脂肪、蛋白质新陈代谢、血色素生成所必需的维生素,属于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作者:黄绿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常见细菌分析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常见细菌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我科近1年收治的40例肛周脓肿患者脓液进行致病菌培养。结果患者男性31例,女性9例;脓液培养分离出62株细菌,其中厌氧菌37株,(脆弱类杆菌占78.38%,消化道链球菌占21.62%);需氧菌检出25株,(大肠杆菌占76%,阴沟肠杆菌占16%,肺炎克雷伯菌占8%)。单纯厌氧菌感染13例,占32.5%,单纯需氧菌感染2例,占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25例,占62.5%。结论肛周脓肿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致病菌以脆弱类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主,感染类型以厌氧菌需氧菌混合感染为多。

    作者:黄秀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元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根据多年儿科护理的教学实践,探讨总结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加强教学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方淑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缬沙坦+衣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缬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阻断RAS系统,抑制Ang-Ⅱ对肾功能的影响,保护肾功能。

    作者:裴强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咽鼓管球囊扩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6例反复发作的,病程大于3个月以上的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结果6例6例患者随访,5例患者未诉耳鸣,耳闷胀感,1例患者诉耳鸣,耳闷胀感无改善。5例患者拔管1个月内耳内镜下见鼓膜形态正常,电测听气导听阈均(20db,且鼓室图由B型转为A型,1例患者听力,声导抗未改善,鼓室图仍未C型图。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法能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雷勤丰;张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5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标准三联疗法以及序贯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胃溃疡实际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序贯疗法的幽门螺杆菌实际治疗有效率达到96.43%;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的实际治疗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使用序贯疗法后患者的胃溃疡痊愈例数为12例,显效例数为10例,有效例数为5例,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率达到了96.43%;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后患者的胃溃疡痊愈例数为2例,显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0例,有效率为64.29%。结论:序贯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创新方法,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如今的耐药菌株较少,可以进行临床大规模使用。

    作者:吕佳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一次性根管治疗

    结果从两组治疗方法的平均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后用药天数及疗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严格控制适应症,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可行的。

    作者:石健;于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同理心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以“同理心”的方式沟通于急诊科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实现医患双赢。方法:将2013年1月-8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同理心培训,加强护士感受性训练,掌握正确的同理心表达方式,评价急诊医患关系状态。结果:运用同理心后医患关系和谐度明显高于运用前,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同理心在急诊诊疗过程中运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促进医患间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杨丽;杜宁莉;庄利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慢性肾衰竭西医药剂临床路径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慢性肾衰竭西医药剂临床路径的应用情况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遵照西医药剂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总有效率达到6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衰竭病人遵照西医药剂临床路径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计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氨溴索和利巴韦林联合微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糱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作者:秦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治胃病潜在致癌风险分析

    奥美拉唑治胃病拉唑治疗溃疡等疾病,如果长期使用,可致胃内PH值升高,内环境改变,正常生理制约机制减弱,引发病理性改变。在治疗疾病的收益上,隐藏着险恶的风险,如类癌,胃癌的发生。

    作者:郑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臭氧治疗改善膝关节退行变的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改善膝关节退行变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生活质量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280例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功能状况指数治疗前后分别为(6.64±2.32),(2.24±1.24)和(1.26±0.84),(4.72±0.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退行性变通过进行臭氧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

    作者:谢志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1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总结护理情况。结果:无1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钟占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