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邢福忠

关键词:奥硝唑, 口腔颌面部, 炎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治疗,研究组采用奥硝唑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疗效对照中,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33%;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4.29%,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奥硝唑治疗的疗效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病人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病人,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28例病人中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28例病人中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为(9.2±3.7)周,对照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1周,均为(16.5±4.5)周,治疗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就诊于我院的颅脑外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给予早期常规护理干预,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通过评价神经功能、运动神经系统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来比较早期常规护理干预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情况的作用。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恢复总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痊愈例数和轻度运动障碍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中度运动障碍其余级别康复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认知功能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作者:郭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当髋关节因损坏或疾病导致,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骨折、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淑英;周月利;应苏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切口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在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行微创小切口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35±5.8min、平均住院时间7.0±3.1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5±7.9min、平均住院时间9±2.7d;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5例患者术后疼痛,2例患者术后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经济实用,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滕红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52例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以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以更昔洛韦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5,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李毅珍;张晓军;钱龙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母婴分离对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及采取护理干预后改善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的120名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分为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60人,统计分析两组发生乳胀例数、母乳喂养数及人工喂养数,两组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分析比较,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入住NICU,以至于母婴分离引发甚至加重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乳胀例数、人工喂养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焦虑程度普遍轻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给高危妊娠的产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利于临床治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这种心理状况,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冰冻切片机原理及故障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冰冻切片机原理,重点分析了制冷系统和切片系统,在了解原理基础上,很好使用替换法去修复机器,从循环系统查找问题所在,细分切片质量差的原因,有针对的处理。

    作者:钟志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院前急救不良因素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导致对120的需求增多,救护车辆的增加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院前急救的发展,不单是以前的简单搬运,病家对现场医疗干预的质量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解决各种影响院前急救的问题,大限度的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作者:杜延安;黄修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在婴幼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高热惊厥的婴幼儿使用水合氯醛行保留灌肠一次给药的成功率。方法将130例需使用水合氯醛治疗的高热惊厥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两停”法口诀。结果实验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一次给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使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能有效提高一次给药的成功率,发挥佳药效。

    作者:朱文婷;冯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收治的110例内分泌失调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分泌失调型不孕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鸥;李霞;杨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水泥在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以加强后路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的疗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对12例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12~18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好转;椎管矢状径得到有效扩大,硬膜囊压迫解除。术后12例X线复查显示椎弓根螺钉未发生明显移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的胸腰椎骨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李瑛;戴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合并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单纯性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以及情绪得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文化程度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率高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较高有利于预防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女性、脑出血后遗症以及睡眠多导图结果异常严重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合并OSAHS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应注意加强女性、睡眠多导图结果异常严重、脑出血严重后遗症等高危患者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型抗癫痫药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8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2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4.32%,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出现6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出现9例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托吡酯单药进行癫痫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病情,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向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要环节。精神病患者在其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容易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逃拒食藏药等行为,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尤显重要,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精神科病房安全护理,对保证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周智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按摩手法加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

    目的:观察按摩手法加刮痧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在2008年到2013年之间用按摩手法配合刮痧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其中治愈125例,占62.5%,好转70例,占35%,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占97.5%。可见按摩手法配合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特汇报如下:

    作者:谢增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标本的检验误差原因探究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我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检验的136例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同时对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36例采血后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出现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其中39.71%为血液标本有凝块,23.53%为采血时间不正确,8.82%为出现溶血反应,11.76%为其他原因所致;经过统计,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采血标本量不足,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提升血液标本的质量,应该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以免出现标本误差,大限度的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作者:魏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处理及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处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实施剖宫产术中临床处理方法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剖宫产中采用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法、缝扎止血法、宫腔纱条填塞法、子宫动脉结扎法、子宫切除法等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止血;4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1例(2.08%)产妇产后出现肠梗阻,2例(4.17%)子宫切除产妇中1例术后并发肾衰竭、1例术中大量出血导致DIC;48例新生儿均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00%,其中早产儿16例(33.33%),体重2.4~3.3Kg;足月儿32例(66.67%)均按期出院,2例(4.17%)为低体重儿。结论剖宫产是解决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同时合理选择止血方法,减少术中出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以预防出血为主,做好术前准备。

    作者:赵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CU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ICU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例行 ICU 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护理过程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进行相关护理之后,其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可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重症监护患者得到较好的治愈,提高了生存率,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作者:龚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颊侧浸润麻醉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颊侧浸润麻醉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86老年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传统阻滞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颊侧浸润麻醉方式,即在患者患牙根尖区颊侧黏膜转折处注射2%利多卡因3ml,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中麻醉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中麻醉有效率为93.02%(40/43),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13.95%,试验组患者中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侧浸润麻醉对老年人根管治疗中能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的肺结核咳血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的患者进行24小时强化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副反应、首次咳血量、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咳血量的情况上差异不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开始显出较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用药副反应、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出现咳血现象较为突然,所以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谨慎的观察和护理,一旦出现咳血现象应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个护理干预绝不是简单常规干预,还需要必要的心理干预等针对性干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临床上24小时强化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