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炯
目的:研究注射微整形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125例颌面部软组织缺陷求美患者回顾分析,对其按治疗注射材料不同分组为1组肉毒杆菌毒素、2组透明质酸、3组自体脂肪、4组肉毒杆菌毒素+透明质酸、5组肉毒杆菌毒素+自体脂肪,进行微注射并对其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1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2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72%,3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4组满意度96%,5组满意度96%。结论:1.微注射整形能够为面部畸形患者带来美的需求,且此术创伤小修复快在目前及未来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2.联合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明显较单一治疗方式高。
作者:崔永芳;罗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34例患者,留置双腔导管时间9-48个月,平均时间为(30.1±3.5)个月,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量平均为210mL/min,其中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皮肤炎症反应,经局部给药处理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消除,可继续血液透析。结论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少,操作方便,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改善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09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常规降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治疗前和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差距。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与生存质量上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方案,能够有效调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态,同时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纪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应用家庭干预模式对肺结核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12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选择24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4例采用家庭干预模式进行干扰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和调查,对患者的依从性、自护能力、健康行为、满意度及临床治愈率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采用家庭干预模式进行干扰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0%、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等明显提高和改善,并且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3.3%,对照组有1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54.2%,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家庭干预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的防治,在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以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采用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并且家庭干预模式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强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的配合程度,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效果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作者:甘金苑;汪家兴;李彬;姚剑锋;梁雪霞;卢银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分析和探讨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27/45),与对观察组的80.00%(36/45)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方法的安全性能高,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时长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透室护士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支柱,透析室护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很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士在从事体力消耗的同时,也承受着多种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明确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因素,做好自身防护十分重要。
作者:王美芬;王竞华;陶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正常,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护理安全应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官科专科性较强,治疗多而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多,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具备处理各种风险预案的能力,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后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3%,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72%)(P <0.05),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胡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正压接头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静脉留置针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抢救病人时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为确保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安全又能延长留置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物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护理干预[1]。
作者:池佳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结果发现试验班与对照班成绩有显著差异,试验班成绩频率分布和平均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运用价值。
作者:赵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在应用注射胰岛素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此次临床研究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普通胰岛素注射组及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组。经系统的对症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总有效率等,了解注射胰岛素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结果:胰岛素注射组的血糖控制,肺部感染的相关生化结果,肺部感染治愈率等明显优于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首要措施是降血糖治疗,注射胰岛素模拟了人体胰岛素的正常生理分泌,更适合于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
作者:崔梦钊;马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顽固性失眠为常年间断性失眠且服用镇静催眠药效果不佳者。申鹏飞主任医师运用针刺疗法配合耳穴按压成功治愈一名病程长达24年的顽固性失眠患者。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申鹏飞医师在重镇安神的同时,注重顾护中焦,健脾养血,培本固元,临床收到良效。
作者:陈丹丹;申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至2012年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2012年后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交接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相较实施前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及交接准确率均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消毒质量,提高科室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科自从启用医院信息系统以来,经过不断的磨合,系统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现将我们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作一小结,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麦小凤;梁银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2005年版毒性中药、中药材与饮片收载情况与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毒性中药材禁用、忌用和慎用与剂量和注意事项的关系,总结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王晓燕;李梅;韩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疼痛既是主观的不适感,又是一种保护机制,还是患者向医护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心理、生理反应就是术后疼痛,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术后没有得到缓解的一些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现代护理的观念不断更新,怎样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是外科医护者长期以来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刘亚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胃炎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将4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小儿慢性胃炎患者列入临床观察表,于治疗前后均按照观察表中所列的项目进行检查,并如实详细记录所有检查结果,于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儿胃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泻黄散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胃炎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阮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成人扁桃体运用挤切术的临床效果,研究挤切术在扁桃体治疗中的安全性、科学性,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患者40例,对其采用扁桃体挤切术,依据扁桃体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挤切刀,术前采用表面麻醉,局部喷以1%丁卡因溶液,取其坐位。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无中转患者,腺体不存在残留的状况,患者在手术中和术后没有强烈的不良反应。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渗血和1例局部残缺,经后期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良好。除外没有一例并发症者,扁桃体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扁桃体挤切术操作方便,器械简便,是目前摘除扁桃体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且并发症例数少,出血少,患者术中痛苦轻,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童玲;朱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术后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和对比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的优劣。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600例剖宫产术后拟行流产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8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上采取无痛人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流产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的患者采取无痛人流技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中疼痛,而且防止术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定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