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艳;王春艳;张晓艺;黎晓;刘娜芝;黄海浪
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施展大学生本色。做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
作者:张芳妮;姚彦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类风湿因子阴性,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发病率在炎症性关节炎中占第2位,可引起腰痛、晨僵、脊柱活动受限等关节外症状,是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2]。该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我们通过对26例 AS 的患者除采用药物控制、心理干预、运动指导等综合治疗,并实施了行为治疗和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官方数据调研显示,我国每年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不断增加,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的发病率中一直占首位。因此,怎样有效的治疗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医疗界探讨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脑血管疾病的一些预防和医疗方式,对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相应指导。
作者:苏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保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高征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50例妊高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均安全康复出院。结论: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吴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患者,研究组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和疗效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无死亡例数,成功率达80%,对照组有2例死亡,成功率是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药物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相对安全。
作者:赵琳;李岚;贾晓炜;贾贺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心内科住院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介入术后6、12、24 h 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腰痛、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将理论直接应用于临床护理决策,充分地利用了各种医学护理资源,且能够显著地减少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蓝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职护理教育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培养适应医院、社区和家庭护理需求,能够从事临床、社区和家庭护理的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改革现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与临床切实对接,是我校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妇产科护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在示范校课程建设中我们从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作者:马星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特征,找出相关因素以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治疗后存活的患者,以患者是否出现早期心绞痛为依据,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病率为26%,发病相关因素中有无 Q 波坏死、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电图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早期心绞痛通常在2周以内,其中心功能不全者和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及早发现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高娟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和传统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的运用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神经内科因脑梗塞入住治疗患者126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63例,分别在其恢复期予以康复护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依赖87.3%明显高于对照组41.3%,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90.5%明显高于对照组42.9%,0不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38.1%。结论: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中应用疗效显著,满意度极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粟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发现:在解剖158cm 老年男性尸体和148cm 中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左侧臂丛的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根以及外侧束与正中神经存在交通支等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神经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结果:肌皮神经发出后走行71.38mm 发出一支交通支与正中神经相连,交通支长度144.50mm 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臂丛分支变异,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臂丛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陈俊毅;张智锋;陈豪龙;周平安;陈翱;田凤娟;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肺栓塞是指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死率高。开胸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缺乏活动,使用止血药物,原发下肢血管性疾病或并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原因,血液循环处于淤滞状态,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易被抗凝物质抑制而形成纤维蛋白,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当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过度时栓子即脱落而发生肺栓塞。2009年3月-2014年3月本科实施胸部手术151例,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中不同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6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4例。实验组患者用28℃-32℃的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对照组采用18℃-22℃的生理盐水冲洗膀胱。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持续冲洗期间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引流管堵塞情况。结果:实验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大限度减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减少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
作者:蔡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科自从启用医院信息系统以来,经过不断的磨合,系统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现将我们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作一小结,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麦小凤;梁银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名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5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且把这5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人,实验组26人;对照组只单独的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阿莫西林结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显著效果的人数为16名,所占的比率为66.67%,有效果的人数为4人,所占的比率为16.67%,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4人,所占的比率为16.67%;实验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19人,所占的比率为73.08%,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7人,所占的比率为26.92%,资料没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0人,所占比率为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任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的水平变化,探讨 NT -proBNP 用于评价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97例,其中冠心病67例,高血压心脏病42例,心肌病37例,瓣膜性心脏病51例,以及健康对照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NT -proBNP 浓度,同时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末内径、左房内径及左室的射血分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法)比较 NT -proBNP 在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 NYHA 分级间的差异。结果:在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 NT -proBNP 浓度随 NYHA 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地升高(P <0.05);在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NT -proBNP 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即 NT -proBNP 浓度随 EF 值下降而上升(P <0.05),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现 NT -proBNP 与射分数等指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均显著升高,其水平值的高低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持续进展,终至慢性肾功能衰竭[1]。慢性肾炎根据其临床表现,辨病属于中医的“虚劳”、“水肿”、“腰痛”、“血尿”等范畴,主要病因为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多方面的失调。中医学在《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金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又名溺血、溲血,如《素问·气厥论》有:“胞移热于膀肤,则癃,溺血。”中医近年对其颇有研究,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到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都有大量的文献报导,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立媛;张春艳;郑金梅;吴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骨折容易复位者)行空心钉治疗与B组(移位骨折伴有碎块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相比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行空心钉手术治疗的患者,优良率达到62.5%,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优良率达到60.0%,两组患者手术后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骨折位移不大的患者采用空心钉治疗能较好的对患者骨折处进行复位,效果良好。对于骨折处位移较大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早期骨折处闭合复位,术后采取内科疾病的对症治疗及二膦酸盐口服治疗,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引发的二次骨折,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易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深刺翳风穴为主配合电针疏密波牵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周围性面瘫病例91例,采用深刺翳风为主穴,地仓透颊车、迎香透四白为配穴,结合电针疏密波牵拉治疗。结果9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本法治疗后,痊愈7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有效率达100(。结论深刺翳风加透刺结合电针疏密波治疗周围性面瘫,选穴少,见效快,操作简便。
作者:朱广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服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5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急诊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会、疗效。方法:对于2010-2013年到我院急诊的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前三天300mg/d),用生理盐水溶解尿激酶(100ml :150万 U),静脉滴注30分钟;6h 后注射低分子肝素(7500U /次/12)h 一周;第四天开始持续性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d);复查心肌酶(1次/周)、心电图(1次/天),观察其变化;计算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溶栓后,41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率为80.49%(33/41),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伟;靳国田;杨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