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工作中存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

陈玉明

关键词:助产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通过对助产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为提高产妇分娩安全和新生儿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接受助产的孕妇26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孕妇给予医院常规助产,研究组孕妇首先分析助产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并给予综合防范的助产方式,统计两组产妇生产出血量、剖宫产感染率、助产满意率及医疗纠纷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生产出血量为237.7 ml、剖宫产感染率为4.51%、助产满意率为97.74%、医疗纠纷率为2.99%,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助产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防范能提高助产有效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3例多指离断再植手术配合

    多指离断是指两指以上同时离断的损伤。很多原因均可引起手指的离断。如切割伤、碾压伤、机器绞伤等。对有条件的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断指的早期处置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断指能否再植成功。由于多指离断,伤情复杂,再植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因此对手术护理的配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对33例多指离断病人施行再植手术,经早期急诊处置及护理,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喻兰兰;邬国英;吴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设计一套适合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肢体锻炼的渐进式康复操,并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渐进式康复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和生命质量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组术后当天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天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两组在年龄、疾病类型、分级、是否接受放化疗、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康复护理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心理社会干预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自我效能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作者:赵丽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血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入院率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钾水平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及其预后的关系,有助于老年人健康指导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年龄在65~92岁老年住院患者入院首次的血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均血钾水平为3.66±0.45 mmol /L,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血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值得临床医生高度关注。

    作者:王光辉;丁赛良;周熹;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4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治疗时采用药学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与指导满意度的平均分为(80.3±2.5)分和(75.6±2.9)分,实验组用药依从性与指导满意度的平均分为(96.0±3.1)分和(91.8±3.6)分,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用药依从率、指导满意率、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48.8%、6.3%,实验组用药依从率、指导满意率、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6.3%、81.3%、2.5%,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指导满意度,且能有效的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葛荣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全血胆碱酯酶表达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体内全血胆碱酯酶的表达情况。方法:择取2012.06-2014.06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40例 COPD 患者(没有呼吸衰竭症状)、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研究对照。结果:呼吸衰竭组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无呼吸衰竭组及健康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血胆碱酯酶的活力变化是预测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病情、预后的重要因子。

    作者:于洪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纹横小切口45例患者的疝气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腹纹横小切口45例患者的疝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以后的相关临床实践。方法:选取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病人进行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及时观察和记录腹纹横小切口进行疝气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在进行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佳,患者术后恢复比较良好,精神状态也比较好,伤口愈合较快,切口为甲级,在观察和记录术后治疗效果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状。结论:采用腹纹横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疝气,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治疗费用较少,切口较小,手术技术较为简便,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的状况,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OVCF 引起的顽固性腰痛和背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脊柱外科也提出一种新的微创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33例骨 OVCF 患者采取 PKP 治疗,经过细心、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倩;杨颖;陈曙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2010年6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按一般综合治疗配合鼻饲喂养。于营养支持第7、14、21天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及喂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明显,喂养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可使早产儿获得更多营养支持,促进生长发育。

    作者:梁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呼吸机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于我院 ICU 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选取70例病例,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及在常规护理中使用并定期更换人工鼻,同时配合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 VAP 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以此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预防 VAP 效果,从而找到切实有效的护理手段。结果: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其 VAP 发病率为14.29%,远低于对照组的37.14%,此外观察组 ICU 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通过人工鼻的应用及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配合,可显著缩短患者呼吸机通气及 ICU 住院时间,并减少 VAP 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 VAP 护理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戴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异丙酚、七氟醚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及七氟醚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七氟醚麻醉,对照组患者运用异丙酚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及心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之后1分钟、气腹前、气腹后5分钟及手术结束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拔管时间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上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上相比没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腹腔胆囊切除术麻醉当中,异丙酚和七氟醚均有着显著效果,其中,七氟醚能进一步减小血压和心率剧烈波动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能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减少并发症出现。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行择时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行择时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124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择时护理,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实施后血压值和体重指数均明显改善(P <0.05),焦虑抑郁情绪与是实施前对比,明显好转(P <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择时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负面情绪,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个案调查

    主动脉夹层的基础病理变化是遗传或代谢性异常导致主动脉中层的囊样退行性病变,部分患者伴有结缔组织异常的遗传性先天性心血管病,但大多数基本病因并不清楚,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灌注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层和外膜之间隔离形成一个假腔,假腔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扩展至主动脉的各个分支而出现相应脏器的灌注不足、心包填塞等综合征或者瓣叶的关闭不全。【目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识【方法】调查患者本人及住院资料。

    作者:马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药学诊断在我国的临床药学实践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通过药学诊断的内容、含义、临床实践意义以及临床药学工作的讲解,总结药学诊断在临床的药学实践应用中的价值。结果可以帮助药剂师更好地掌握药剂之间的关联系,提高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结论药学诊断对我国的临床医药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较大程度提高了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质量。

    作者:焦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和提高中成药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中成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为临床常用,具有效果显著,服用方便的优点。但随着中成药品种的日益增多,中成药的质量也有着参差不齐,这一问题也影响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总结归纳一下几点因素。

    作者:朱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时期整形外科的发展与展望

    整形外科被包含在外科学之中,它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修复或者再造治疗,治疗手段多为手术,实现过程是将与病情有关的健康组织移植到需要修复的部位,使受损的部位和器官重新恢复活力,终帮助患者改进、恢复相貌或者健康机能。本文通过从时间推进的视角下,实现对我国整形外科发展历程的分析,其中有新时期背景下的新技术的应用,进而对我国整形外科发展开展了展望。

    作者:李鸿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泌尿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降低泌尿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40名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临床疗效,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仅有3例患者发生泌尿感染,感染率为7.5%,明显低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13%。结论长期留置导尿管很容易发生感染,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预后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秦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脑出血的影响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报道,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11.26%,随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该病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左右,它是高血压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北方多于南方,好发于寒冷季节,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临床上以突然的头痛、眩晕、呕吐、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其主要表现。由于此病残废和死亡率高,又是常见病,故应高度重视。

    作者: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联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对除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50例均经胃镜诊断、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及14C 尿素呼吸实验(14C -UBT)均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四联治疗2-4周,于治疗2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一6个月复查内镜及14C -UBT,判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溃疡愈合率70%,HP 转阴率84%;治疗4周溃疡愈合率84%,HP 转阴率92%。停药后1一6个月复查溃疡无一例复发,溃疡总治愈率88%,HP 终根除率达90%。结论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四联治疗 HP 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HP 根除率均较理想,尤其适用于阿莫西林过敏的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盖艳;史衍杰;张通普;李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来曲唑治疗74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74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将其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对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的转化率及副作用三方面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9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0例,分为内分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及化学治疗,内分泌组在化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年内总生存率及发生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情况。结果:5年内,内分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84.44%,无病生存率为80.00%;对照组的生存率为71.11%,无病生存率为66.67%,差异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对于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锦玲;张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