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幼红
目的:研究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护理的16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护理的16例患者中有14例疗效明确。结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护理应以综合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应用于急诊面部外伤的处理方法和原则进行分析,并评定其应用于急诊面部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一年内收治的80名急诊面部外伤患者,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原则进行急诊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的结果。结果:面部伤口均无感染和血肿,5-7天拆线,为一期甲级愈合,6个月后,所有面部外观与功能均恢复良好,无畸形和瘢痕增生的现象发生。结论:将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应用于急诊面部外伤的治疗中,不仅能使患者面部功能得到良好的修复,而且还能有效的恢复患者外观及功能,避免瘢痕增生导致外观及功能畸形,起到良好的整形美容效果。
作者:陈伟鹏;范智凌;曾庆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休克是一种综合症,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或血管床聚然扩大的一种临床表现,使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表现为循环、内分泌、代谢、神经系统的严重障碍。正确及时地治疗和适当的体位,可以防止由于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有助于改善病情,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包括生殖系统和形体恢复在内的人性化产后恢复治疗,设计应用产褥期保健模式,产后康复干预时应用效果进行肯定。方法:应用局部康复按摩技术配合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采用中成药配合子宫保健按摩对缓解产后女性的疼痛和不适。选择其中单项或多项,每治疗5次为一时段,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产褥期保健模式产后康复干预应用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统计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保健模式,产后康复干预时应用,为女性提供了全新的、全面的产褥期保健服务,对提高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作者:雷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传染病护理工作对于控制传染病传播和传染病治疗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传染病护理中存在的防治意识缺乏、防治知识缺乏和防治技术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强化传染病防治教育、提高医护人员防治技能以及人性化护理等方面予以改善。
作者:冯新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论文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菌性,各种相关的青霉素的制剂都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且表现为交叉性。继发性的不良反应很难判断,且非常少见。青霉素属于一种应用广泛、低毒且高效的重要的抗生素。本文针对青霉素发展、分类、药理、作用和产生的各种的过敏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临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 D -丙氨酰-D -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作者:张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长期的超声检验工作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超声检查对于疾病的确定及治疗的意义,近年来胆囊息肉样病变(GBPL)呈现多发态势,因此,如何诊断和治疗该病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胆囊息肉样病变(GBPL)是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的统称。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 GBPL 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其是否会发生恶变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是临床较为关心的课题。为此,本文讨论其远期病情演变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作者:梁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对其预后造成影响。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共100例。使用免疫组化SP法对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的淋巴管密度进行检测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远期存活率等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以及Log0rank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周边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中心微淋巴管密度同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激素受体及基层侵袭无明显关联。肿瘤周边区为淋巴管密度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管转移情况有关。结论淋巴管密度是造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作者:廖凌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4月收住入院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的10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47.4±19.3分。结果:术后106例获随访1~38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6±10.6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志;张明;卓祥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实验室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重要的、有益的及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临床实验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实验室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完成医疗任务重要的支持部门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医疗机构没有临床实验室提供信息能顺利完成医疗任务。因此,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的完善作为一个科学、准确的临床技术部门必不可少。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须针对全员、全过程。如分析前医生开申请单要规范,标本采集前检验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签收均要规范等。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实验室错误发生在分析前阶段。分析阶段应注重人员、仪表、操作方法及校准等质量管理。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分析后应将结果与临床诊断、项目参考值、患者动态变化等对照。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和咨询服务是检验医学发展的目标,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现在的医学检验不应仅限于签发检验报告,还应开展临床咨询活动,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更好地发挥临床实验室信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庞文晶;陈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治疗方式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40例,按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定位后息肉钳夹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手术效果更佳,实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坚;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社区收治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学指导,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疾病知晓率为76.36%,用药依从性良好的百分率为63.64%,而观察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2.73%,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0.9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开展药学指导,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岳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为医院在此类操作的药物选择上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我院进行绝经取环的患者中,选择宫颈萎缩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的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实验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术前,患者阴道给米索前列醇600 mg,在3-4小时进行常规的取环手术;对对照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手术前,不做处理,直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取环。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环成功率、取环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在取环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取环的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患者的子宫穿孔等等手术并发症,实验组的40患者在与对照组40患者在手术时间、取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出血量方面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取环成功率更高,出血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妇女的绝经后取环,能够提高取环手术的成功率,以及能够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值得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通过一年多通过临床实践,就影响留置针留置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通过实践达到对留置针的护理有更好的了解。结论:实践中对留置针的认识护理有了更深的提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
作者:熊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神经炎。主要症状为大腿外侧面感觉异常,如蚁走感、烧灼感或麻木感、针刺感等,也可出现局部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或疼痛。笔者自2012年以来临床采用四指推法推拿结合中医刮痧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石龙;陈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促进护理学生尽快掌握手术室护理技能。方法:对我院2013年到2014年的护理学生进行新的带教模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人际关系。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理学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带教模式改革的实行,使在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学生取得了很好实行成绩,同时使老师的带教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为临床培养优秀的护理实用人才。
作者:肖志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诊断特点,以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药物肝损害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使用因果关系评价法作统计,对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病理学特点仅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48例,占82.8%,胆汁淤积型6例,占10.3%,混合型4例,占6.9%。RUCAM评分≥3分患者有49例,占84.5%;经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400U /L 混合型患者,其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胆汁淤积型、肝细胞损伤型,差异显著(P <0.05);经肝组织病理学显示,有7例(12.1%)呈发展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趋势;6例(10.3%)因慢性肝炎,经病理改变后诊断为 DILI,胆汁淤积行显著高于肝细胞损伤型(P <0.05)。结论:RUCAM评分、病理学检查具有良好一致性,能够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徐贤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 PBL 联合 CBL 的教学模式提高外科学总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将27名学生随机分成2组,进行 PBL 联合 CBL 的教学模式及传统 LBL 教学模式的对照研究,通过理论及技能操作的考核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 PBL 联合 CBL 教学模式的1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好于采用传统 LBL 教学模式的2组。结论:PBL 联合 CBL 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外科学总论点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作者:陈静;谢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给予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8.13%,护理效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舒适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使疾病的治疗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并明显减轻心绞痛的症状,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周婷婷;张浪利;曾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输血医学也得到了大幅度进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事业单位对输血管理与用血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临床用血规范化、安全化程度显著的提高。但是,受到工作人员传统输血观念、输血规范的影响,临床输血的管理制度还有待规范、用血安全还有待提高。本文就输血管理与用血安全要点做了详细的探讨,旨在提高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作者:迟佳庆;韩丽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