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蓉
目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术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妇产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宫腔填纱和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术中止血,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止血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而言,术中采取环形间断缝合术进行止血的效果理想,降低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缩短了手术、止血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汪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面部手术整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整形过程中人们对于面部外观的恢复情况变得越来越重视,因为面部恢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后生活和心理健康。目前面部清创缝合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在面部整形上的应用更加严格,对于当前事故造成患者面部软组织受损的修复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病情日益复杂,需要医师对于其面部清创操作时更加细致,本文就面部清创缝合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研究,为进行面部整形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借鉴。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溶解后的进口质控血清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保存,用东芝-120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种血清分别进行平行测定20项生化指标。结果分装后冰冻保存的血清稳定性明显好于不分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作者:颜昌波;汤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皮肤性病学是医学院校临床课程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繁多,且抽象、复杂,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更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力地推动着教学技术的信息化和本科教学改革。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授课方式、教师的角色定位等方面,针对皮肤性病学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采取措施扬长补短,可以更好地促进皮肤性病学教学的发展。
作者:蓝艳;蒋远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吏及腹部体征、腹穿结果及CT、B超等辅助检查确定诊,诊断B超诊断率94.4%,CT诊断率98%。非手术治疗9例,8例成功,一例中转乎术,治愈率88.9%;手术治疗63例(包括中转手术一例),除2例术后因严重脑外伤死亡外,其余均一期手术成功,治愈出院,治愈率96.8%。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诊断较易,B超、CT等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外伤性脾破裂在确保伤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脾脏形态及功能,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指征,不轻易切脾,也不能盲目保脾,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佳治疗方法。
作者:魏伍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5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功能在Ⅰ~Ⅱ级之间的患者相对于Ⅲ~Ⅳ级之间的患者,母婴预后情况相对较好,其中1例患者心功能在Ⅲ~Ⅳ级之间围产儿出现死亡现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18例患者在经过心脏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得到好转,母婴预后情况良好,40例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母婴预后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对孕龄妇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重视,及时做产前体检,进行心脏手术缓解心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带来的危害。
作者:王新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如何有效预防压疮,防止压疮对机体的危害。方法针对骨科压疮高发人群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挖掘诱因,科学准确地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除采取科学管理,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外,还注意增强护患双方对压疮的防范意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患者及家属的主动参与行为,增强和了解压疮的相关知识。结果在收治981例患者中,除1例因大便器的使用不当和1例衣着不当致使臀部皮肤完整性受损外(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已治愈),其余患者受压皮肤均保持完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压疮诱发的原因,采取可行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大限度减少或杜绝压疮的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的康复。
作者:何德英;黄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腕骨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常规X线一直是诊断骨与关节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因腕骨形态不规则,在X线平片上重叠较多,难以准确显示骨折和脱位情况,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pl e slice CT.MSCT)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腕骨损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分析了30例腕骨损伤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伟斌;施军杰;唐向利;张金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尿液检验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在实际的尿液沉渣检验前一定要做好尿液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依据检测指标做出科学合理的尿液分析结果,本文就医学上的临床尿沉渣检验进行分析,探讨了医务人员如何才能做好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作者:左金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少阴病是外感病过程中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重。病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衰弱,阴血不足,全身抗病机能明显下降。心属火,主血脉,又主神明。肾属水,主藏精,真阴真阳寄寓其中。在生理情况下,心火下蛰肾,肾水上奉于心,以使心火热而不亢,肾水行而不泛。在病理病因的情况下,如病邪直犯少阴,或其它经病变误治、失治而使心肾受伤,形成心肾虚衰的病变,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分为若干种证型。若心肾阳气虚衰,即表现一派虚寒症状;若肾阴不足,心阳独亢,则出现阴虚阳亢的症状。前者谓从阴化寒的少阴寒化证,后者谓从阳化热的少阴热化证。因寒邪伤阳为主,肾又主一身阳气,故两者之中,以阳虚寒化证为少阴病的主要证型。阳虚寒化证又有多种表现,故可分为阳虚阴盛证,阴盛格阳证,阴盛戴阳证,阳虚水泛证,阳虚身痛证等不同类型。至于少阴病亦当分虚实,必须注意肾阴、心火与其它脏腑之间的联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方能奏效。
作者:陈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73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控制组,控制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37例,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97.30%;控制组分别为94.44%、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对鼻咽癌细胞(CNE2)在体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氦氖激光对添加不同浓度光敏剂5-ALA的鼻咽癌细胞进行照射,用MTT比色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经0.1、0.5、1.0、2.0、2.5和3.0mmol/L的5-ALA孵育的鼻咽癌细胞在氦氖激光辐照强度2mW15S、30S、60s、120s、300s照射后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随着照射强度和5-ALA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在5-ALA剂量大于2mmol/L后5-ALA的影响作用不明显(P>0.05)。
作者:李兰;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到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胎盘早剥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胎盘卒中、急功能衰竭、围产儿死亡、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度妊高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6.67%,经过治疗与护理,愈后均良好。结论:胎盘早剥并发症较多,对母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产前临床护理中,必须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案,早期识别处理胎盘早剥征象,采取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改善母婴预后情况。
作者:任密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神经内科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给予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自制问卷调查82例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祝咏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剖宫产护理中应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我院所收治的96例剖宫产产妇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焦虑情况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母乳喂养时间、安全感、舒适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出现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P<0.05);但干预组(20.97±3.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51±4.69)分(P<0.05)。此外,两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和母乳喂养时间、安全感、舒适度比较(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人群中实施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则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产妇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作者:唐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解剖学上,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其中豆状核又包括壳核和苍白球。在CT像上仅能见到豆状核和尾状核,而屏状核和杏仁体因体积较小而不能见到。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是一组以基底节区灰质对称性损害为主的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由于它们各自在影像学上缺乏显著的个性表现,而且在临床上不十分常见,往往会造成误诊[1]。CT上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种类较多,就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脑血管性及缺氧性疾病。这组疾病病理改变大致相似,主要为基底节区神经细胞不同程度水肿变性,继而发生坏死软化,部分伴有脑白质的脱髓鞘改变。大多数疾病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现就这组疾病的发病机制及CT表现加以分别讨论,以利于各类疾病的诊断。
作者:肖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腹痛是一种常见却又非常复杂的病症,导致腹痛的原因非常多。本文就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进行分析,介绍了一些发生腹痛的原因和与其他疾病的联系,仔细介绍对比不同原因导致腹痛的临床表现,并介绍确立腹痛病因的一些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提高对腹痛的确诊速度,对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80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发感染者加用相关的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d),1次/d,疗程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病毒唑10~15mg/kg,1次/d,疗程5d,在观察期内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体征好转时间,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快速改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痛苦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宗琳;汤多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公认治疗屈光不正的既方便又安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角膜板层刀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带蒂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激光切削,不损伤角膜的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本文通过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LASIK术前准备术中注意和术后护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华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经B超、尿路造影、CT、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膀胱良性肿瘤20例采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术)治疗,观察和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TURBT术的手术时间为(36.8±6.6)min,术中出血量为(16.3±4.8)ml,住院时间为(10.2±3.5)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5.0%。结论: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尿路造影、膀胱镜以及CT等, TURBT术是治疗膀胱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鹤龄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