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姐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特定对象人群的抗体水平分析,可以评估出该地域特定对象人群麻疹感染的机率。对我市城区范围类的1-15岁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抗体总体阳性率基本维持在95.02%以上,在各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X2=2.31 P>0.05),为今后指导我市城区麻疹的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倪明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一些新的改革文件和方案也逐步出台,日益完善我国的医疗改革事业。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公立医院的改革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医务人员的思想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变化,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本文从分析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入手,探究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阑尾炎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护理,以增强患者的心理安全感,消除恐惧心理,以利机体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陪同并指导阑尾炎术后患者下床活动,必要时予以协助。结果:180例患者均临床痊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阑尾炎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护理,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或杜绝并发症。
作者:张音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MI患者68例,分别使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法检测,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心电图检测,68例MI患者中检测出36例,准确率为52.9%;经超声心动图法检测,68MI患者中检测出54例,准确率达79.4%,超声心电图检查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优于心电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针对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3月的50例高血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护理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悉心护理,50例患者全部得到了非常好的康复效果,患者血浆中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全部得到了明显好转,患者的临床各项数据和实施护理干预之前1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得到积极的恢复与保障,不断增强护理方式,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
作者:万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常见的外科病症以及其常用的护理方法,并且探讨了在外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与缺陷,具有指导外科护理的意义。
作者:王玉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基础方法和牙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分析和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部行治疗的牙周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牙共180颗,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随后实施牙冠延长术和全瓷冠修复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2个月、3个月PD和BOP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个月、3个月患者的PD和BOP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且3个月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2个月的指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患者出现牙龈肿痛出血或牙齿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5.0%。结论:在基础治疗上进行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的牙周病,可以有效修复肩台功能,佳定位龈缘,改善牙周组织,确保牙冠长期的健康和稳定。
作者:李惠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普外科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介绍普外科常规护理措施,75例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前者病例满意度明显优于后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质护理使得患者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必要再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42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仅使用缩宫素,实验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加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1h、2h、24h的出血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术后1h、2h、24h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2±59.3g,术后两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78.2±13.7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429.3±98.2g;实验组产妇在术后1h的出血量为195.4±45.6g,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为29.6±9.4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321.4±25.1g。对照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6.1±0.35cm、15.2±0.27cm、15.0±0.31cm、15.0±0.15cm;实验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0.29cm、14.3±0.31cm、13.8±0.51cm、12.9±0.17cm。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益母草胶囊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快子宫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唐建娣;陆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存活率及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德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快步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病人迅速上升。交通和建筑的发展。意外伤害事故明显增加,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大量上升。而基层卫生院目前基本上无术中透视设备。DHS作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金标准,作者在基层卫生院无透视条件下应用此技术24例。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大转子下2.5CM处,维持15度前倾角用DHS定位器打入导针,感到阻力后停止进针,再与术前X片测量进针的深度比较相一致,即可钻入组合绞刀,钻入主针道,而后用探针探查主针骨道四周均为骨性组织,表示主针可正确置入,置入DHS系统后活动髋关节无卡锁怔,骨折端稳定。本技术的应用操作简单,易掌握,效果可靠可广泛在无透视条件的基层卫生院开展。
作者:袁强;陈传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研究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表现来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因此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89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的资料中,随机分配成人数基本均衡的两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5人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外,并且加强护理深度,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如加入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的44人则只进行一般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了特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住院患者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短,平均为30天,只有一个患者发生了压疮症状。其余患者均已康复出院。只使用了一般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平均出院时间比观察组延长5天时间,并且出现两例患者产生压疮症状。两组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承担的医疗费用,减少患者因住院产生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达到佳预期效果,带有心理护理干预的特殊护理干预方法较一般传统护理方法在治疗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面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效果,所以有必要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出现,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变等各项因素的变化,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耳鼻喉急性感染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越来越受重视,许多患者术后疼痛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甚至疼痛难忍,临床效果多不理想,经常有反复住院的情况,为保证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本文就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影响其因素。
作者:米光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于我院共有94例病患被诊断为需行临床外科手术。通过数字法随机将病患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病患的饮食,睡眠以及心理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及HAMA评分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满意的病患占76.60%(36/47),满意率为95.74%(45/47)。均优于对照组的40.43%(19/47),72.34%(3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跌倒人数占2.13%(1/47),安全隐患发生率为6.38%(3/4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15.2±8.9,焦虑度评分为8.6±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焦虑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临床外科手术,不仅可明显提高满意度和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还可提高病患的睡眠质量,改善病患的焦虑情绪。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曾家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方法在临床实习期间,全面配合医生的工作,并提供优质的、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指导、观察阴道流血量、颜色和性状。收集会阴垫以正确评估出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头晕、眼花等症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宫缩剂;必要时输血、补液、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叮嘱患者勤换会阴垫等,做好每个细节工作,并观察其效果,总结其护理体会。
作者:李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43±4.16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只有79.13±4.58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实验组患者有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焦虑状况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于老年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张馨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88例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88例老年患者中有5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远远低于本科室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护士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春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对比使用排队叫号系统前后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程度,探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采用排队叫号系统后,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P<0.01),减少了排队环节,没有出现插队与混乱的现象,患者的满意度较以前大幅度提高(P<0.01)。结论:应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缩短患者输液时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雪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各级医院得到不断的更新和使用,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疗设备在售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如何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方面做作了阐述。
作者:周慧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作者:闫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