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舟
目的:探析铁剂治疗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科学膳食指导,治疗组小剂量间歇多次口服铁剂,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1、3、6H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生厌食、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率为4.17%,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采用食疗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起效较慢,及时补充铁剂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于厌食、偏食的婴幼儿,临床上采用小剂量间隔多次口服铁剂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经济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桂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将81例小儿哮喘患儿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平均值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呼气流速回升快。
作者:魏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惊厥患儿给予畅通呼吸道、氧气吸入、退热止惊、病因治疗等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儿中1例好转出院,1例要求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余4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惊厥患儿,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避免脑水肿、脑损伤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彭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解决妇产科护理中比较多见的危险情况,维持产妇的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分析整理我院治疗的288例产妇在护理中出现的危急情况,找到常见的风险因素,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结果对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有对病菌的消毒隔离、产妇用药因素、护理技术因素、以及产妇和护士因素。结论:由于在对产妇的护理中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且参与到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也较多,为提高对产妇的护理效果,保障产妇的健康,应该按照实际风险情况制定一系列应对举措。
作者:黄晓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护理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高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英;罗先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9例患者均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健康教育,持续24个月,对比观察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神经血管病变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率、大血管病变率、微血管病变率分别为53.62%、47.83%和100%;健康教育后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率、大血管病变率、微血管病变率分别为15.94%、43.48%和44.93%。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控制率、微血管病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血管病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糖控制率、降低微血管病变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诗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0年3月到2013年5月间到我院住院的50例患者为例,与患者本人签订自愿诊疗协议,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工作。具体操作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与主治医生建立密切联系,随时向医生反映病人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乐观心态。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大多数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其中病情基本痊愈的患者人数有45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的人数为4例,经护理病情无好转者仅1例,总有效率为98.00%。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应在临床诊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成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中药坐浴对混合痔手术后疾病恢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混合痔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A、B两组。A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中医熏洗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各类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患者应用针刺穴位联合中药熏洗做鱼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使用常规药物患者总有效率90%(P<0.05)。B组患者各类不适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坐浴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并促进水肿消退。通过药物熏洗坐浴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创面以发挥药效。可促进创面局部气血经络温通,改善局部功能并加快受损创面修复。
作者:顾荣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在腹股沟疝患者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30例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术,评价两中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 VS 93.3%,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3% VS 16.7%,0.0% VS 13.3%,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为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张仁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寻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理想方法,特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其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的东山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作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不予以任何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则联合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期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就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患者血糖、体重、总胆固醇等糖尿病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对其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其疾病认知及改善机体其余指标。故此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作者:吴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6例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患者案例,结合文献,探讨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的6例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患者案例,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妇产科手术中防止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措施和损伤后的处理对策。结果:其中有3例患者为剖宫产术中的输尿管损伤,对于术中发现的输尿管损伤,术中即行输尿管的端端吻合,术后发现的先行肾盂造瘘术减轻肾脏压力,后扩张狭窄输尿管;另外3例为膀胱损伤,也为术中发现,术中立即行膀胱修补术,全部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患者,其中有2例有多次流产史,4例有腹部手术病史或盆腔炎症,造成患者的腹部脏器粘连,解剖结构不清楚,或者患者术中有大量出血的情况发生,需扩大手术野进行探查。结论:对于有流产史的产妇或者有过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在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中理清解剖结构,手术结束后关闭腹腔前反复确认患者的泌尿系统是否有损伤,如发现损失,积极处理。
作者: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与意义,寻找适合的烫伤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烧伤科100例烧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对烧伤残余创面应用常规药物涂抹后进行包扎,B组患者使用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参与创面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处理创面药物后愈合时间,菌株清除率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使用德莫林患者其愈合时间为显著短于使用常规药物组(P<0.05)。用药后一周及两周后使用德莫林患者创面愈合率为(71.3±7.2)%,(96.3±4.2)%,显著优于常规药物组(52.2±8.3)%,(83.1±9.2)%(P<0.05)。结论临床应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疗效显著。该药物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并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可促进创面在短时间内愈合并降低产生疤痕产生及遗留其他后遗症可能性。该药物换药简便且使用后患者疼痛感小,可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华;苏开新;刘哲伟;姚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再加之各种职业和场合的规范,要求现代妇女仪表端正、容貌美丽成为一种时尚。这就为美容行业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医美容”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保健措施,级大地缓解了人们的各方面压力。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只有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经络疏通才能使肌肤润泽、青春长驻,在健康中获得自然美。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医美容的具体特点,重点介绍了中医美容的运用方法,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作者:张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重要性。现阶段,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其发病率在妇女的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不仅影响了众多女性的生命健康更甚至剥夺了很多人的生命,本文就目前宫颈癌病情进行分析,探讨了同步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郑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变部位在掌指关节掌侧的骨与韧带形成的环状鞘管,在掌骨头前侧的纤维鞘管的起始部,上述部位的鞘管相对狭窄是引起本病的解剖因素。手指长期频繁活动,肌腱在腱鞘内相互摩擦,腱鞘充血、水肿、逐渐肥厚纤维化,腱鞘增厚,使管腔狭窄挤压肌腱,肌腱因受压而变细,两端膨大成葫芦状。屈指时,肌腱膨大的部分通过狭窄的纤维管,使手指出现弹跳,严重时可出现交锁,即手指不能屈曲。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底面凹凸不平,沟面覆以腕背横韧带,形成一个骨纤维性鞘管,构成腕背第一腱鞘间隔。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和拇指近节指骨,肌腱滑动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当拇指和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更增加了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久之可发生腱鞘炎,致使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增粗,逐渐产生狭窄症状。
作者:史学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期望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被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5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氯沙坦钾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比单独使用氯沙坦钾治疗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炳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存活率及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德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多起医患相关的群体性事件相继被曝光,医疗医技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影响。2010年《侵权责任法》实施生效以来,为医技相关人员依法行医、依法解决纷争、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合理解决医疗纠纷和缓解医患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建立和完善医疗侵权相关法律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多头鉴定仍未被较好解决,该法条款对于医疗纠纷处理的核心环节--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者仍未作出明确规定,各方各执一词。根据我所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特点和鉴定结果情况,本文从法医学鉴定角度查找医疗纠纷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求为妥善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提供帮助。
作者:俞克强;蒋伟杰;汪立兵;龚道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强调了护士长素质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充分运用管理艺术包括沟通、协调、决策、激励、用人艺术等,只要有高素的护士长,护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
作者:许淑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