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双J管的常见并发症

郭威;杜宇峰;吴志坚

关键词:双J管, 并发症, 泌尿系结石, 泌尿外科
摘要:双J管是一种有侧孔的内支架引流管,形似猪尾,又称双猪尾管。将其放置在输尿管可以自身进行固定,不易脱出或上下移动。因此在肾、输尿管手术中被广泛的应用。放置双J管后一方面可以充分引流尿液,促进尿路上皮组织的修复,防止术后输尿管管腔粘连、狭窄。另一方面,有利于取石术后残石的排出,防止尿路堵塞,利于肾功能的修复。对于某些特殊病例,还可起到支撑扩张、修复损伤等作用。但是留置双J管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此文综述双J管在泌尿外科中常见的并发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护理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不常见,但病死率很高。本文对甲亢危象的急救与特点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做出探讨。

    作者:庄鹏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区干预与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社区干预与护理。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桐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292例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1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用社区干预与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邵力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饮食处方卡对慢性湿疹患者红斑程度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卡对湿疹患者红斑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抛硬币的随机抽样方法,将100名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饮食处方卡给予观察组患者饮食指导,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指导,比较患者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下红斑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红斑程度在健康教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斑程度在健康教育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饮食处方卡的饮食指导优于常规饮食指导,减轻了患者的红斑损伤程度,是一种有效、值得推广的饮食教育方式。

    作者:徐雅婷;白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接收的39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科学的手术治疗和护理之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仅有1例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导致伤口感染。结论腹腔镜下进行胆囊结石的治疗,再配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琦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的使用

    目的:探讨研究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普外科需要引流的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实验组运用引流管护理单进行引流护理,对比2组差异性。结果:使用引流管护理单的实验组均得到了有效引流,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管护理单在普通外科病房的使用中能够提高护理水平上,可以效避免由于疏忽造成的失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红;许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湘潭市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湘潭市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湘潭市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年间婴儿死亡率为6.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13‰,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34.69%、60.62%,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意外及溺水、腹泻。结论湘潭市2008-2010年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众多的死亡原因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加大宣传家长对儿童的安全监护力度,减少意外及溺水的发生;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爱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的是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上使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哪个治疗效果更明显。方法把本院的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主要是使用医学上的对比分析法以及临床观察法来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观察发现患者的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进食时间、腹部疼痛的持续时间等都显著优于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结论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较为优越,值得推广[1]。

    作者:刘汉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卵管女扎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永久性的女性节育措施[1]。由于绝大部分受术者是在不愿再生育的前提下要求作输卵管结扎术,或是计划生育工作对象,或是妇女方患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不宜再次妊娠、分娩者,或是夫妇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情况,受术者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安全性和绝育手术后身体的恢复状况缺乏科学认识,导致手术前、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忧虑、紧张或抗拒心理,影响手术效果与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对于受术者顺利接受手术,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合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护理疗效、安全性和技巧。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产妇。观察组的产妇选择的护理管理方式是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的产妇选择的护理管理方式是常规护理管理。继而对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观察内容主要有:满意率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我们从满意率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两大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要对比照组要高(P<0.01);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显著,可以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有效降低,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和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小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感维度心理匹配策略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情感维度心理匹配策略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估。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护理1班、2班为实验对象,两班人数均为53人,其中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实验组的1班同学运用“情感维度心理匹配策略”进行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对两组同学上课注意状态、学习兴趣、上课情绪状态、上课积极性及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成绩达到A和B者高达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例,说明实验组同学成绩更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同学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感维度心理匹配策略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热情,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加深研究和推广。

    作者:马冬梅;魏娜;王国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取名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术前行同样常规检测,之后给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给联合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术后比较两个组别的各项体征指标以及麻醉起效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情况等数据资料。结果:联合组的各项体征指标和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状况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给患者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时,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结核并咯血16例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采取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咯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介入治疗做好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结果16例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4例咯血停止,2例4天后停止咯血,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止血手段,及时精心的护理是保证临床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介入治疗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后察看病人之疼痛程度。结果:本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后的疼痛均得到了缓解,心理干预前后比较轻度、中度、重度疼痛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程度。心理干预可以当作临床介入治疗的一种辅助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胡晨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龙胆泄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红斑性肢痛症30例

    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龙肝泻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并发的红斑性肢痛症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恒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89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研究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表现来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因此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89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的资料中,随机分配成人数基本均衡的两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5人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外,并且加强护理深度,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如加入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的44人则只进行一般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了特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住院患者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短,平均为30天,只有一个患者发生了压疮症状。其余患者均已康复出院。只使用了一般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平均出院时间比观察组延长5天时间,并且出现两例患者产生压疮症状。两组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承担的医疗费用,减少患者因住院产生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达到佳预期效果,带有心理护理干预的特殊护理干预方法较一般传统护理方法在治疗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面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效果,所以有必要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因素探析

    目的: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探讨治疗措施,以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我院产科42例出血性休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观察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的效果。结果: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包括胎盘早剥、胎盘滞留、血凝机能障碍、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其中以宫缩乏力为常见因素。经强心、利尿、止血、补充血容量、吸氧、保温、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后,40例孕产妇休克症状得到控制,2例孕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后休克症状得到控制,未发生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是产科常见的病症,也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的疾病,因此临床加强研究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以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香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生两个班级共2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级为研究组-120名学生,即: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另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116名学生,即:在教学中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学期末观察两组学生不同成绩段分布情况以及带教双方的满意度评定。结果:研究组学生中优秀者66例(55.00%),一般者48例(40.00%),合格者6例(5.00%);对照组学生中优秀者42例(36.21%),一般者44例(37.93%),合格者30例(25.86%)。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各个成绩段分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为96.67%,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为73.28%,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为75.86%.两组比较,研究组的带教双方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中可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带教满意度,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戴建业;张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及其对教学评估的促进

    本文通过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和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档案的归档程序,分析教学档案对高等医学院校评估的作用,提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措施,使教学档案全面有效地服务于高校教学。

    作者: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与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40例病人,对其采用整体性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全部得到了改善,治疗效果也进一步得到了巩固,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大幅度得到了提高。结论:从祛痰、氧疗、用药与心理等层面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整体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整体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儿则为85.71%,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强化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马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