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琨;耿静;卜淑娟
妇产科在伦理问题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科室,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极易产生医疗纠纷不良事件,了解并掌握妇产科病人在心理、疾病等方面的特点,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维护病人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妇产科病人的主要特点,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关义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膝关节内侧的副韧带损伤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得知膝关节内侧的副韧带损伤,并经过高频超声诊断的24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结果进行追踪,比较MRI检查结果。结果:242例患者,215例经过手术或是MRI检测证实膝关节内侧的副韧带有损伤并具有特异性,诊断合格率88.8%;27例误诊,占11.2%。结论:在对于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受损后,应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其具有独特性、经济、准确、方便、反复利用的特点,对于治疗效果、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卫生服务物品存在较多问题:生产效率普遍偏低不能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卫生服务用品极大的影响了居民健康状况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共同来完成,因此,需要从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分配公平的宏观卫生经济学角度去解决。
作者:李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Alpha-2-macroglobulin(A-2-M)是人类血浆中一种分子量为718kDa的四聚体糖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A-2-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确诊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7例及正常体检者20例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选取血清标本中A-2-M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应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期及III、IV期患者组别均较正常人组别血清A-2-M浓度高;I期患者组别较III、IV期患者组别血清A-2-M浓度低。Kaplan-Meier分析显示A-2-M高表达患者较中、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Cox回归分析显示,A-2-M浓度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2-M可能在正常人、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提示可能被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A-2-M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吴正清;童文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药房窗口服务质量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中药药房近年来的工作做系统调查,分析窗口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改善建议。结果:我院中药药房服务窗口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专业知识的缺乏、服务方式陈旧、管理方式不够科学等;改善建议着重点为“人性”。结论:通过提高中药药房窗口的服务质量,能够药物临床效价,提示医院形象。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内节育器导致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5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病患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所有病患的病历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嵌顿为70例(35%);宫内节育器下移为80例(40%);异位于子宫外为22例(11%);断裂残留为28例(14%)。所有病患在放置节育器后均未来院定期做检查。结论:育龄妇女在放置节育环后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有效减少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产生。育龄妇女放置节育环后应当警惕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医院在为育龄妇女放置节育环时应当重视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安全取环的问题。
作者:杨翠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目前按作用机制和特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有时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药物疗效,严重者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潘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60例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进行临床探讨。方法:统计观察6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产科术后护理,60例产妇舒适度均得到显著提高,住院6天出院。结论:对产妇剖宫产后立即实行专业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贺争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UVB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6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接诊的72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和一系列的精心护理,72例白瘢风患者疗效满意,总有效率80.56%。结论: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针对老年冠心病中的护理对策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0月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使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3个月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明显降低,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万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儿23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n =115):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氯胺酮组(L组)。均采用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儿术中给药间隔时间、每次药量、术后第一、二天用镇痛药人次及麻醉并发症。结果:与L组比较,F组术中给药间隔时间延长(P #0.05);每次给药量减少;术后用镇痛药的人次明显降低(P #0.01)。两组麻醉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行小儿手术,麻醉效果好,氯胺酮用量减少,术后痛苦小,镇痛药用量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华;张颖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群众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并探讨该手段对乡村慢性病防治的意义方法于2012年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对全镇居民进行关于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包括学校讲座、黑板报宣传、宣传横幅张贴、资料发放、影响播放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单方法等形式,以之增加群众对慢性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之后设计问卷对居民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之后,我镇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抽烟酗酒以及运动不足等情况显著减少,群众健康知识尤其是与慢性病相关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且与普及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有关慢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良群众生活习惯,减少不良嗜好,并显著增加其知识面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慢性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应用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头孢唑肟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久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4例(24眼)行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32排CT或MRI 检查,发现术后3个月义眼台开始出现血管化,术后半年义眼台活动度优秀的有22例,占91.7%,良好的有2例,占8.3%。所有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中,没有出现义眼台过大或过小、上睑下垂、眼窝凹陷加深等情况,义眼和检验基本上对称同步。结论: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在严重的眼球破裂伤以及无光感的疼痛性的未萎缩眼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顾育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贴补术的护理配合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行贴补术治疗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29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在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贴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愈合率高,且无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波;安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时运用玻璃纤维桩例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160例进行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共184颗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92颗牙。对照组患者运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运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均采用烤瓷冠对牙体外形进行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牙龈黑线、桩核折断、桩核脱落、根折以及继发的龋、牙周根尖炎症。结果: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的牙齿为76颗,占82.61%;观察组修复成功的牙齿为88颗,占95.65%,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中,玻璃纤维桩的效果较为显著,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
作者:郭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用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发生感染的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半年内平均再次感染的次数、感染持续的时间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再次感染的次数和再次感染持续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的机体免疫力低下,当出现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时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法更有效,值得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急诊患者150例,分别根据用药方法不同、一般资料差异(年龄、性别)、过敏轻重程度及临床症状,观察并对所记录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过敏反应78例占52%多发生在5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注射的92占61.3%易引起过敏,而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和中药制剂居多,分别为89例占59.3%和22例占14.7%。结论通过分析用药后过敏的一系列反应从本质上找到过敏的病因,合理指导用药,在临床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吕怡;余婷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试验是指所有在人体上进行的研究。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ed trials,RCT)被认为是评估临床干预措施效果的佳研究,是循证医学的I级证据。临床试验属于“高级”研究,要经历病例报告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或者队列研究等阶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现就RC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青;李娟;吴效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报道了我院药剂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期间开展药学服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及效果体会。我们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药学服务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作者:李昌红;张宝林;刘耀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