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常美松

关键词:雷珠单抗注射液, 湿性黄斑变性, 疗效,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观察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药后患者视力变化,并与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视力对比。结果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疗效更持久更显著。结论雷珠单抗注射液是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新方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5例,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张宇;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早日康复出院。方法:对26例乳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转移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终放弃手术。结论:对乳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心理护理成为乳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朱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腹痛的诊断分析与急救措施

    急症腹痛通常是内科急诊患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隐匿等,所以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急性腹痛的病因复杂,建立正确诊断的好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细心的体检、相关的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以及合理的综合分析等是必要的。因此,要求初诊时,医生要高度重视腹痛待查患者,鉴别诊断尤其是鉴别是否为外科腹痛为重要。

    作者:孙国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龙胆泄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红斑性肢痛症30例

    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龙肝泻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并发的红斑性肢痛症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恒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炎性微环境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的第7种特征[1]。在肿瘤微环境中,各种原因可诱导炎症状态的发生。反过来,炎性微环境通过介导复杂的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2]。目前大量研究着眼于阐明肿瘤炎性微环境是如何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本文就此进行综述。1炎症与肿瘤19世纪中叶,病理学家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有炎症细胞存在,认为肿瘤可能源自慢性炎症。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和炎性因子,有相似的致病分子生物学途径。近年来,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3]。部分肿瘤在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不同阶段,炎症反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4,5]。一方面,不管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炎症均可发展为肿瘤。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1],慢性牙周炎与鳞癌有关[2];另一方面,肿瘤各阶段也可伴发炎症,如机械性损伤、实体肿瘤中心血供不足、坏死,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

    作者:陈志红(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救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9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维持呼吸、止血、动脉压检测等常规救治,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早期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开始复苏时间和平均输液量分别为(18.2±6.8)min和(2040±550)ml,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5.56%和9.23%,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85%,上述三项均显著性好于对照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液体复苏,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29%)明显高于对照组(62.71%);腹胀腹痛、早饱、反酸等症状消失时间(4.3±1.25、5.2±1.41)d、嗳气次数(9.64±1.56)。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快速改善患者腹痛、早饱等消化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申仲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

    目的:浅析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用途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73例(实验组)和无高血压疾病的正常自愿者71例(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和比较两组震荡斜率和振荡起始。结果:实验组的震荡斜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震荡起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现象逐渐减弱,此项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预后参考条件。

    作者:曾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医护工作者的执行,想要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的工作服务质量高标准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大限度的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和护理工作资源的合理配置。分层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本研究以某院30名护理为研究对象,对分层管理的具体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讨论和评估。

    作者:金京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现场初级心肺复苏术(CPR)的详述

    心肺复苏术主要是针对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采取的即时抢救措施,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死存亡的重要技术,主要包括现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及胸外除颤(除颤器和锤击)。它要求实施者能够按照正确的抢救步骤进行操作,做到有条不紊,并能很好的注意到决定整个操作成功与否的细节,这样才能很好的起到抢救作用。所以,此篇文章重点详述了怎样按照正确的顺序对一个院外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进行抢救,并注重其细节的陈述。

    作者:司金春;赫连智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梗死病人偏瘫的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一80%。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笔者通过对8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娟;王耿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按摩对于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深静脉栓塞预防的护理观察

    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高龄、制动、手术、创伤、恶性肿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人群,尤其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并发血栓较常见。本组探讨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有效防护措施,重点研究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高龄、制动、手术、创伤、恶性肿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人群,尤其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并发血栓较常见。本组探讨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有效防护措施,重点研究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包括男37例,女31例,年龄45岁-79岁,平均年龄为61.8±15.2岁;对照组包括男23例,女19例,年龄43岁-78岁,平均年龄为59.2±1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用药选择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药物选择芬太尼,均为静脉给药麻醉方式。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MAP、HR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麻醉中,效果好,性能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应用于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实验组35例给予中药熏蒸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2、4、6周的治疗,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11.43%、48.57%、62.86%;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25.71%、57.14%、85.71%,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的跟踪观察发现,对照组有12例治愈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5%;实验组有17例治愈的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1.7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普及。

    作者:喻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选取本科1025例患者进行分析,1025例患才发生意外跌倒的有20例,意外跌倒的原因主要与患者年龄、疾病及患者家属对跌倒的认知度、病区环境、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等相关。因此,加强安全宣教、减少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加强护士安全防范知识培训等综合措施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金婉玲;林莎莎;管君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由于现行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以上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已被许多学者关注。支架作为组织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以往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第一代惰性材料和第二代生物活性材料均以减少免疫反应、诱发生成新骨,使移植物被新形成的组织长入而与机体牢固结合为目的,其缺点是支架材料不能再体内降解,长期存留于体内。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集中于选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可吸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属于第三代新材料,不只是追求简单的填充骨缺损及诱发新生新骨,而是逐渐在体内被降解,从而被新骨替代,终使骨缺损处完全被组织所替代的新材料。目前研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自身降解率与组织替代率相匹配,随成骨细胞的生长和人体自身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支架材料逐步降解直至终完全吸收,从而避免长期的外源体反应,重要的是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生长率相适应,降解时间应能根据组织生长特性进行认为的调控,从而保证骨缺损处拥有合适的力学性能;(2)骨诱导及骨传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构建符合生物学特性要求的支架诱导骨组织生长;(3)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致畸,不引起无菌性炎症。

    作者:王冠勋;陈路;杨涛源;李正强;林涛;何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切除残端结扎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两种方式的比较

    目的:对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与阑尾残端单纯结扎不行荷包包埋这两种术式进行临床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组39例和单纯结扎组39例。对病人手术前、后的白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残端处理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的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术前后白细胞数,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手术后的并发症没有差别(P>0.05)。而残端处理时间上,单纯结扎与结扎加荷包包埋组相比操作简单,残端处理时间缩短,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扎加荷包包埋组处理阑尾残端的处理时间长,单纯结扎组处理阑尾残端时间短,但技术要求高,术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刘才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服孟鲁司特纳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口服特鲁司特纳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哮喘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吸入适量的倍氯米松,实验组患者在每晚睡觉前要口服克鲁斯特纳片,1次/d。治疗时若病菌入侵患者的呼吸道,要服用抗生素进行紧急治疗,若突然发作急性哮喘,需服用β2受体激动剂。对患者进行10周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纳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具有显著疗效,患者在治疗时未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可以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向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5~12岁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12岁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头孢二代药物联合红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如退热、止咳平喘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5-12岁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无痛胃镜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的芬太尼进行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1月-12月入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6例。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即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的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状态以及各向身体指标参数,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检查结束前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如入睡时间,苏醒时间,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指标-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都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是观察组的较少,手术过程中的呼吸频率、血压和心率也相比对照组的稳定。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有很好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减少了很多,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状态也很稳定,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仙娟;应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