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仙娟;应超
目的:探讨鼻骨孔与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方法选取10个干颅标本(20个鼻骨)进行肉眼观察,CT扫描加容积再现(VR)重组,分别统计孔状鼻骨孔的阳性率、大小、形态及位置,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对临床高度怀疑鼻骨骨折的10例患者,分析鼻骨骨折与鼻骨孔的影像表现。结果标本观察组孔状鼻骨孔出现4例,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出现3例。病例组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单发骨折7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结合VR方法诊断,3例为单发骨折,1例为多发骨折,2例为鼻骨孔,1例为鼻骨下缘正常变异;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多发骨折3例,采用MPR结合VR方法诊断,2例为多发骨折,1例为单发骨折。标本观察组和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阳性率分别为66.7%和61.7%。结论鼻骨孔为鼻骨上正常解剖结构,认识鼻骨孔及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白玉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联合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之5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资料,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治疗,前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后者则单独采用贝那普利。以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对比,统计不良反应,研究探讨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显著的下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6%和66.7%。与观察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相对更为明显,有效率更好,对比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可知,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率高,且不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与贝那普利单独使用相比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剑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01月-2013年l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的第7种特征[1]。在肿瘤微环境中,各种原因可诱导炎症状态的发生。反过来,炎性微环境通过介导复杂的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2]。目前大量研究着眼于阐明肿瘤炎性微环境是如何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本文就此进行综述。1炎症与肿瘤19世纪中叶,病理学家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有炎症细胞存在,认为肿瘤可能源自慢性炎症。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和炎性因子,有相似的致病分子生物学途径。近年来,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3]。部分肿瘤在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不同阶段,炎症反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4,5]。一方面,不管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炎症均可发展为肿瘤。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1],慢性牙周炎与鳞癌有关[2];另一方面,肿瘤各阶段也可伴发炎症,如机械性损伤、实体肿瘤中心血供不足、坏死,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
作者:陈志红(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产科护理护理结合家庭式沟通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正常分娩的180例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90例进行产科护理与家庭式沟通相结合;对照组中的90例进行产科护理与传统沟通相结合方式。通过家庭沟通和传统沟通的治疗效果比较,并且观察病房中建立家庭式环境,以家庭为主导的医疗教育和产前、产中、产后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服务态度和婴儿技巧等方面都比对照组好,实验组所有产妇均对产后护理表示满意,满意率100%,而对照组产妇的满意率为91.11%,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者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过程结合家庭式沟通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配合,提升护士形象等方面,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吴海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与意义,寻找适合的烫伤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烧伤科100例烧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对烧伤残余创面应用常规药物涂抹后进行包扎,B组患者使用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参与创面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处理创面药物后愈合时间,菌株清除率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使用德莫林患者其愈合时间为显著短于使用常规药物组(P<0.05)。用药后一周及两周后使用德莫林患者创面愈合率为(71.3±7.2)%,(96.3±4.2)%,显著优于常规药物组(52.2±8.3)%,(83.1±9.2)%(P<0.05)。结论临床应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疗效显著。该药物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并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可促进创面在短时间内愈合并降低产生疤痕产生及遗留其他后遗症可能性。该药物换药简便且使用后患者疼痛感小,可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华;苏开新;刘哲伟;姚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对12例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12例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现第二次发病。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婷;蒙婷;杨志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社区妇女更年期的自我保健行为了解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知识教育保证居民健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自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的123例更年期病患进行调查,均分为三组,分别观察其进行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前后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行为的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媒体对于保健行为的影响。结果:调查显示,经过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更年期妇女往往对于自我保健的行为更加的注意以及明确,方法也有明显的改进,前后进行保健的人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传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往往可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意识,改进她们的保健行为,对于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功能检测使用抗凝血的检测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再以4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普通法与抗凝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下肝功指标是否一致。结果:两种方法下两组患者9项肝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凝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佩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检测血清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尿毒症血液透析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跟健康对照组(52例正常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组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密切监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可以有益于及早发现病人是否存在微炎症状态,能够降低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发生率。
作者:郑群;纪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合肥市瑶海区暗娼艾滋病性病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估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及制定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国家级暗娼哨点监测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瑶海区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50%、85.50%。暗娼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0.00%、73.00%,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42,P<0.01)。暗娼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与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95, P<0.01),安全套使用率随知晓率上升而上升。HIV抗体阳性率均为0.00%,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6.50%。结论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虽然HIV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存在性病流行,因此疫情存在上升风险,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孙宇;丰辉;黄敏;韦兴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也不断提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引入腹腔镜技术,并逐渐推广。我院于2009年引进并实施该项技术,并在手术方法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就本院2014年1月份收治的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案例做出研究汇报。
作者:郭仙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当中加入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病人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对病人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当中加入全程护理模式,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康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作者:张晓婷;杨琴;周桂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对两组患者采取同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2.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现象,采取电凝止血方法进行治疗,通过膀胱冲洗、止血、抗感染治疗后痊愈,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所有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均得到痊愈。结论:对患有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对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的系列方法、方剂进行归纳性的回顾,探讨其治疗的临床思维。
作者:付东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7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填塞组),其余11例未应用宫腔纱条(对比组),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填塞组患者经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后,15例的止血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止血率为93.8%,对比组经保守治疗,有效止血9例(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宫腔填纱、保守治疗无效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术、B-lynch缝合术后成功止血。结论: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宫腔纱条填塞是一种简单、有效、迅速的止血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验方补肾调经汤治疗肾虚型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0例,有排卵障碍者,两组都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3~12个月,观察内分泌指标变化,统计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肾虚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单服中药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妊娠率、流产率、肾虚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调经汤可以调节肾虚型不孕症患者的内分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机理。
作者:徐春芳;苗苗;刘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以及后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确诊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都采取了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后结果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PANS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呈现。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ANSS总分(25.36±10.47)低于对照组总分(31.53±10.54);关于两组GQOLI总评价,观察组的总体生活质量数据(14.47±2.45)高于对照组(11.02±2.51)。结论: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病后生活质量,综合护理比常规护理更有效。
作者:徐跃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如体重、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方面做健康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浦发银行客户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按健康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饮食治疗、坚持运动、正规服药等都是控制良好血压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达到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魏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