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本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为主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喘鸣、气短、胸闷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支气管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多数支气管患者始发病于1~6岁,3岁以内起病尤其多,因而加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防治工作,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疾病扩大化具有重大的意义。1临床表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起病表现与其年龄密切相关,低龄的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前1到2天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诸如流清涕、喷嚏、鼻痒、揉鼻子等,伴有刺激性干咳、咽痒及大量白黏痰。稍大点的儿童往往是突然性发病,以间歇性咳嗽开始,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喘息反复发作,呼吸困难,有哮吼声,胸廓饱满,呈吸气状,肺部可闻及喘呜音,全身冒冷汗,气短,吸入变应原皮试常呈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亦可阳性,言语模糊不连续,血清IgE升高,气道高应性高,夜间表现得较为严重,使用平喘药物后有明显地缓解效果。
作者:吴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又称异位妊娠,依授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因。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由于宫外孕起病急,病情凶险,患者多数无思想准备,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害怕疼痛,担心手术治疗对生育的影响以及患病后不孕、再次宫外孕或被抛弃;担心经济负担等,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焦虑、抑郁‘、恐惧等,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做好个性化心理护理,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对患者加强心理支持;同时需介绍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取得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大限度的配合。
作者:杨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中小型医院中护患纠纷是近年来日渐增长的问题,患者健康知识的普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及人文要求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预后以及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因此在患者的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护理投诉纠纷。工作中的压力造成的横向暴力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加剧了护理人员短缺,终会降低护理质量。
作者:赵微;许孝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前来就诊的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80人和女性患者70人,年龄范围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85人和女性患者65人,年龄范围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2.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均为5~7年,并且都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的干扰。两组患者在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史因素和病程因素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对基本治疗认知度、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方式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据数据统计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通过对我院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介入护理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有效率,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加大了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盆骨折患者的并发症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2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对其实施护理,主要包括常规、饮食、牵引和固定、心理、并发症护理几个方面,分析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恶化和死亡。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在术后护理期间严密观察并发症并给予相应措施,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殷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功能检测使用抗凝血的检测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再以4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普通法与抗凝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下肝功指标是否一致。结果:两种方法下两组患者9项肝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凝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佩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西药抗生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15例,显效率为60.0%,有效8例,有效率32.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12例,显效率为48.0%,有效7例,有效率为28.0%,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比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利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牙本质过敏症是指牙齿上暴露的牙本质部分受到机械、化学或温度长久刺激下导致牙本质暴露,而修复性牙本质尚未修复形成,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酸、“软”、疼痛的症状。牙本质过敏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常与磨损、楔状缺损、龋病等并存,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一种症状。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中采用了格鲁玛脱敏剂、舒适达抗脱敏牙膏、3MSingle Bond 全酸蚀粘接剂,对牙本质过敏进行脱敏治疗,对其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梁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和经阴道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O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65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65例异位妊娠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腹部超声诊断确诊率为85%,误漏诊率为15%;经阴道超声诊断确诊率为97.5%,误诊率为2.5%。结论: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分辨力强、图像清晰,临床对于疑似或经腹超声阴性而HCG阳性病例应二者结合,以提高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PICCO监测指标指导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为临床液体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收住ICU心力衰竭患者,所纳入患者中采用随机抽取法将行PICCO监测的患者列为治疗组,未行PICCO监测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根据PICCO监测数据给予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照组:未进行PICCO监测实施开放性液体管理;采用回顾分析法比较两组的死亡率、使用呼吸机时间、ICU 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以及MODS 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使用呼吸机时间、ICU 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MODS 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PICCO监测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补液管理及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朱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大的心脏病症,也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情况作了分析,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康复率。
作者:李海珠;曲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所收治的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患儿家属的意愿,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法,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3%(40/4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74.4%(32/43),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X2=0.392,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锐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浅析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用途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73例(实验组)和无高血压疾病的正常自愿者71例(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和比较两组震荡斜率和振荡起始。结果:实验组的震荡斜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震荡起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现象逐渐减弱,此项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预后参考条件。
作者:曾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将8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管理的不规范、不细致,计算机网络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对业务退费工作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产生了负责的削弱作用。本文结合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医院业务退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办法,为新时期加强医院业务退费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牛发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呈现增高的趋势,其自杀行为也明显增多,因此,给患者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其自杀行为的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日益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我院亦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预防以及护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作者:莫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发病机制的不断探讨,医学界对盆底重建术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目的是缓解症状,使患者在解剖和功能上恢复正常。全盆底重建是一种微创手术,他通过网片的植入重建了盆地结构,恢复了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
作者: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通过对临产妇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临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轻临产妇精神压力,调动临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临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提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建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从而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服务的综合需求。
作者:花春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精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及颅内高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意识障碍,轻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重者神志不清,瞻妄,昏迷。我院收治的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作好基础护理,高热护理,精神异常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儿恢复较好。
作者:彭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抑郁患者4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抑郁患者应用全面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晚年生存质量,缓和患者抑郁情绪,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方美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