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血清CEA、NSE和SCC对肺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任波;梁玉玲

关键词:肺癌,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鳞状细胞癌抗原
摘要:目的:评价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93例肺癌和5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和SCC水平。评价它们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NSE和SCC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的灵敏度均小于50%。在肿瘤标志物联合试验中,二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试验以CEA+NSE联合的灵敏度大(64.8%),CEA+NSE+SCC联合的灵敏度为70.6%。结论:血清CEA、NSE、SCC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胃癌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营养支持后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相比于术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效、经济且实用,利于促进患者肠功能早期恢复,相比于肠外营养更利于胃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在1842年,世界上首次有人提出,“组织学”,与此同时,相关专家还进行了大量的正常组织与病态组织在显微镜下的研究,经过长达10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856年,医学界相关人士发表了:“细胞病理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设施先进性、精良型的配置,在近的时间里,组织病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喜忧参半的忧是,在应用和解释形态标准时,仍然面对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因为,我们仅仅依赖组织切片检查,那是不能对组织病态理学做出全面的诊断的。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气滞血瘀型偏头痛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疗法对气滞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9-2013.6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5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头痛发作期服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处于缓解期则服用尼莫地平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针灸疗法,两组患者治疗均以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过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治愈25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63.19%。观察组治愈40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14%。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针灸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偏头痛收到较好的效果,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毒副作用较小,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孙艳红;宫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现状

    临床试验是指所有在人体上进行的研究。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ed trials,RCT)被认为是评估临床干预措施效果的佳研究,是循证医学的I级证据。临床试验属于“高级”研究,要经历病例报告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或者队列研究等阶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现就RC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青;李娟;吴效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创复位固定治疗尺桡骨不稳定骨折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尺桡骨不稳定骨折的微创复位固定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分析尺桡骨不稳定骨折18例,以小切口探查、清理骨折断端并植骨,结合半环形外固定架加压给予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年,观察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Anderson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6个月内均达骨性愈合,采用Anderson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7.9%。结论:半环形外固定架能有效固定尺桡骨,减少骨折断端剪切力,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有助于恢复骨折前应力平衡状态。

    作者:宫大伟;姜春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分析

    目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尽快修复的分析。方法临床病例对比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济南市长清区中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发生角膜水肿的48例,1组术后1-3小时内给予治疗,1组术后18小时后给予治疗。结果早期治疗的1组角膜内皮修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早期治疗效果好。

    作者:房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回顾性总结596例患者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013年诊治的596例妇科患者行机会性筛查用于宫颈癌早诊、早治的意义。结果:596患者中一半以上患者不了解宫颈癌相关知识;患者筛查顺应性为98.79%阳性检出率12.68%高危HPV检测感染率36.54%。结论:通过机会性筛查相关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是全面防治宫颈癌的重要内容;机会性筛查顺应性好,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是行之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剩余牙槽嵴的吸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口腔内包绕牙根的颌骨成为牙槽骨,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反应,它的发生受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机械应力因素以及义齿修复等多方面的影响。牙槽骨是义齿修复的基础,牙槽骨丧失是口腔修复面临的难题。关于牙槽骨的吸收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虽然获得了一些进展,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至今尚无重大的突破,尤其是牙槽骨吸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杨涛源;吴梓齐;王冠勋;林涛;陈路;刘士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待产足月妊娠的孕妇,排除心肺肝肾疾病及青光眼、哮喘、癫痫等米索前列醇禁忌症单胎头位,无难产因素的孕妇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口服米索前列醇诱发宫缩,对照组静点催产素诱发宫缩。观察两组引产的成功率及引产成功与宫颈评分的关系,分娩后羊水粪染程度与不同引产方法的关系。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引产的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便,安全有效。但还存在羊水粪染程度增加的缺点,需谨慎使用。

    作者:柳青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早日康复出院。方法:对26例乳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转移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终放弃手术。结论:对乳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心理护理成为乳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朱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卒中后肩痛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脑卒中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收集脑卒中伴有肩关节半脱位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治疗组):4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做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前后对患者肩痛VA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常规康复治疗能对肩痛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上肢部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等够更加有效的治疗卒中肩痛,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黄蕾;刘佳;方翠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30%,且无中断治疗情况,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69.57%,且3例患者由于严重不良反应无法耐受中断治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17%,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获得理想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和经阴道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O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65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65例异位妊娠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腹部超声诊断确诊率为85%,误漏诊率为15%;经阴道超声诊断确诊率为97.5%,误诊率为2.5%。结论: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分辨力强、图像清晰,临床对于疑似或经腹超声阴性而HCG阳性病例应二者结合,以提高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取名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术前行同样常规检测,之后给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给联合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术后比较两个组别的各项体征指标以及麻醉起效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情况等数据资料。结果:联合组的各项体征指标和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状况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给患者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时,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次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出血窒息、手足麻木或抽搐、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6.98%)、复发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6.98%),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次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复发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林尤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心理及分娩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结果:两研究组剖宫产率、新生儿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心理功能评分为(36.78±3.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产后心理功能评分(27.98±4.27)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早产率以及新生儿之息率,还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母婴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王考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关怀伦理学

    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要战胜艾滋病,当然需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共同努力,但仅拥有高超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其具有突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性质。尤其关键的是要有一项有效的而且合乎伦理的政策,而伦理学是政策、行动的基础。政策的制订必须考虑种种人的价值,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价值。而伦理学将决定在决策中何种价值处于优先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排列顺序。这对于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及控制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仅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卢根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性能评价

    通过对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的系列方法、方剂进行归纳性的回顾,探讨其治疗的临床思维。

    作者:付东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纤维瘤的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与研究乳腺纤维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疗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均良好,病理诊断结果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4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3个月至2年,4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积乳与复发状况。结论乳腺纤维瘤是一种乳房良性肿瘤,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诊断之后,确认乳腺纤维瘤体积小于1cm的患者,应当采取中药治疗的方法,对于乳腺纤维瘤体积大于3cm的患者,应当采取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绝经之后出现腺瘤情况,应当立即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并且还要进行及时的病理诊断,防止乳腺纤维瘤出现恶性病变状况。

    作者:殷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