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库肯勃格瘤1例

蒋霖;张青华

关键词:超声诊断, 盆腔包块, 子宫形态, 子宫大小, 附件, 宫内膜, 肠鸣音, 心肺, 无压, 双肾, 均质, 回声, 患者, 规则, 查体, 边界
摘要:患者女,37岁,发现盆腔包块1+年,伴腰腹坠胀2+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移浊(-).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右侧附件区扪及一8cm×6cm×5cm质硬包块,左附件可扪及一8cm×7cm×5cm的质硬包块,边界欠清楚.超声所见:子宫大小为5.1cm×4.0cm×3.1cm,前位,子宫形态规则,实质回声均质,宫内膜线清晰居中,厚0.6cm.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99Tcm-DTPA定量肾动态显像在肾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下文简称定量DTPA显像)在恶性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肾恶性肿瘤患者行术前定量DTPA显像,术后定期随访肾功能的变化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恶性肾肿瘤在DTPA显像中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分肾GFR值与术后肾功能相符.结论 DTPA显像虽然在肾肿瘤的诊断方面的作用不及B超和CT,但对决定手术方案、预测术后肾功能和监测残余肾功能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黎波;李方;田健;李从心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相干X线相衬成像的初步研究:离体大白鼠肝脏、肺脏成像实验

    目的应用同轴轮廓成像原理对大白鼠离体肝脏、肺脏进行X线相衬成像实验,并与常规X线技术对比,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利用同步辐射装置的插入件辐射引出的空间相干X射线,应用同轴轮廓成像原理,对大白鼠离体的肝脏、肺脏进行X线相衬成像.同时,对离体的大白鼠肺脏进行常规X线摄影,并进行对比.结果大白鼠离体肝脏血管成像未能显示内部结构;离体肺脏的同轴轮廓成像清晰度及分辨率显著高于普通X线技术.结论 X线相衬成像从原理和实践上,其分辨率都高于常规X线技术,但尚需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作者:姜庆军;肖湘生;刘士远;肖体乔;陈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数字人体的自组织理论

    笔者主要从人体系统的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人体系统自组织的状态描述、役使原理和人体系统的自创生、自复制、自生长与自适应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为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左房房壁瘤1例

    患者男,16岁,因心脏杂音1周就诊,以往无活动后心悸、胸闷及气促.查体:脉搏90次/min,血压97/53mmHg,心前区无隆起,胸骨左缘闻及Ⅱ6级隆隆样杂音,P2>A2.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壁连续中断,范围2.87cm,左房及左室侧壁间的心包腔见一较大的液性暗区,约 9.2cm×5.3cm.

    作者:孙清荣;戴书华;梁开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彩超确诊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

    患儿男,12岁,因活动后气促,平时经常反复感冒、咳嗽,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外院彩超提示右冠状动脉-左室瘘、冠状静脉窦明显增大、左侧上腔静脉残存,来我院就诊收住入院.查体:T 37.2℃,心率90次/分,血压 13.3/8.0kPa,神清,呼吸平,口唇无发绀.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呈抬举性,未及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齐,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舒张期杂音,S1亢进.X线胸片提示:两肺纹略多,肺血无明显增多,心影左缘第三弓向左下延伸,左前斜位片心后缘圆隆度高,主动脉结影稍宽,肺动脉段无隆起,心胸比例约0.50,双肺影正常,提示心影扩大,左室大为主,心尖下移,心后三角消失.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ST-T改变.

    作者:俞波;伍健;李先文;刘菲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声学造影及相关技术在肾肿瘤中的应用

    自从1968年Gramiah第一次描述声学造影剂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声学造影剂及造影方法,目前声学造影的应用领域已从心脏延伸到心外器官,在腹部脏器中的应用研究以肝肿瘤为主要研究对象.超声是诊断肾肿瘤的首选方法,以往肾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主要靠灰阶回声强弱,缺乏特异性.研究表明声学造影可增强肿瘤及肿瘤内血管显像,提高肾肿瘤的检出率,评价肾肿瘤血供特点及血供丰富与否,有助于肾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综述声学造影在肾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功君;高云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纵隔巨大神经外胚瘤1例超声表现

    患者男,17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背痛、活动后气短,胸片示右肺大片状阴影,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总支气管狭窄.考虑纵隔肿瘤.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HP-100CF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受检查者取坐位沿肋间扫查,并且两侧对照.

    作者:何新立;霍俊华;贾瑜琨;柳仓生;田文才;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表现.方法经病理证实10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超声检测病变大小、边界、回声、肝脏背景回声及彩色血流显像情况.结果 10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超声表现直径较小,低回声为主,边界清晰,内未见血流信号,40%(4/10)合并有脂肪肝.结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超声诊断时应与低回声小肝癌等病变相鉴别.

    作者:韩秀婕;孙长昆;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间接门静脉造影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 (CTPV)的间接门脉造影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间接门脉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同时与门脉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相对照.结果 3例CTPV间接门静脉造影能清楚显示门脉主干近肝门处阻断,代之以瘤样纡曲扩张的侧支静脉,并向肝内延伸,以及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结论儿童CTPV具有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间接门脉造影对CTPV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与门脉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相对照,间接门静脉造影仍不失为CTPV的诊断金标准.

    作者:畅坚;王志强;杨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的血流动力学及睾丸体积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的内径、血液返流及睾丸体积的大小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择18例经手术证实的13~17岁(平均15.28±1.41岁)的精索静脉曲张的患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分别测量左右精索静脉的内径(平静呼吸和乏氏动作),观测返流及持续时间,并测量左右睾丸体积.结果①患侧的精索静脉内径增宽,与健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0),返流时间均大于1s.②患侧睾丸的体积小于健侧(P=0.0001).结论①建议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的诊断标准以平静呼吸内径≥2mm、返流持续时间≥1s为宜.②在形态学上患侧睾丸小于健侧睾丸.③凡临床上怀疑精索静脉曲张者,应常规进行CDU检查.

    作者:曹礼庭;张敏惠;顾鹏;王继忠;邓显忠;曾德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盘状半月板的MRI诊断

    目的评价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关节镜和手术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46例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分析,对冠状位半月板测量.结果均为外侧半月板.矢状位,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均超过三个层面;冠状位,半月板窄处宽度超过15mm.结论 MRI矢、冠状位可准确的诊断盘状半月板.

    作者: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GDC动脉瘤栓塞后缺血的治疗及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电解脱微弹簧圈(GDC)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后缺血的临床治疗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6例,均为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致密栓塞.结果 GDC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或闭塞.6例术中闭塞缺血3例,栓塞后24h出现3例.经术中溶栓、解痉和术后三高、抗痉挛及腰穿等综合治疗后,4例恢复良好,2例遗留偏瘫,6例患者至今存活.结论载瘤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是GDC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术中动态观察载瘤动脉血供,了解栓塞程度是预防其发生的手段之一;出现狭窄或闭塞时,及时调整微导管和GDC,并给以抗痉挛、抗凝、扩血管以及三高治疗,当出现恶性颅高压症时手术配合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茂全;邓东风;刘建民;许奕;张庆;陶妙娣;王海岩;徐侃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取正常对照组26例,并按1999年WHO/ISH标准把35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1、2、3级.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心脏结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PFV)与E/A有差异,但高血压各组间无差异.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较正常人增加,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左房及主动脉内径增大.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PFV)各组间无差异.结论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是反映血压升高的敏感指标.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PFV)反映收缩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作者:高敬;华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膜假黏液瘤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3岁.自觉近一段时间常出现恶心、腹痛,近一月来腹部明显增大,伴腹胀、便秘、食欲不振、消瘦半月余.查体:消瘦面容,心肺无异常,腹部明显膨隆,腹部似有包块,腋下及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彩超检查:肝脏明显向上推移,腹内上至剑下,下达耻骨联合上布满了不规则的弱回声区,边界不清,间有强回声带相隔.CDFI显示:见有点状血流信号.B超诊断:腹盆腔囊性占位性病变(见图1~3).手术后病理诊断:黏液性囊腺瘤.

    作者:徐京;陈翠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1P磁共振波谱对心肌梗死能量代谢变化的评价

    目的利用 31P 磁共振波谱评价心肌梗死后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区分存活心肌与梗死心肌.方法对10例证实为前壁心梗的患者,CABG(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治疗术前(2~8天)及术后(4~6个月)行电影MRI和 31P MRS检查,检测前壁心肌PCr、ATP、Pi,并计算PCr/γ-ATP、PCr-SNR及γ-ATP-SNR,确定前壁心肌节段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梗死前壁节段心肌 31P MRS检测高能磷酸盐变化与心肌活力的关系.对照组10例志愿者参加研究.结果前壁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7例) 31P MRS显示PCr-SNR和γ-ATP-SNR与健康志愿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测无活力心肌3例, 31P MRS基本未测出PCr峰且γ-ATP-SNR与健康志愿者比较显著减低(P<0.05).结论 31P 磁共振波谱可用于评价心肌梗死后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是非侵入性心肌高能磷酸盐监测的有利工具.

    作者:赵海涛;陆军;张卓立;孙立军;魏光全;韩月东;常英娟;张劲松;宦怡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Siemens Sensation 4 CT机Volume 软件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Siemens Sensation 4螺旋CT机的Volume 软件体积测量的准确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对10个不同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固体及液体模型进行螺旋扫描,用8mm及3mm层厚重建出CT图像,利用Volume 软件对模型进行体积测量.把模型的CT测量体积与实际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CT测量体积与实际体积有良好的相关性,8mm图像测量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99 (P<0.001),3mm图像测量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1.000 (P<0.001).8mm层厚图像测量值与实测值平均差别为(9.5±8.7)%,3mm层厚图像测量值与实测值平均差别为(3.1±2.5)%,这两种差别经配对资料t检验P=0.025<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Volume 软件可作为一种非创伤的方法对人体组织器官的体积进行测量.

    作者:向子云;赵相胜;肖树恺;罗良平;韦日宇;赵立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川崎病GSPECT心肌显像1例

    患者男,14岁.1999年8月曾发热一周,体温38.5~41℃,伴有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手脚心红斑、脱皮、股动脉处一4cm×4cm紫色红斑.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后好转.2002年3月再次发热、咳嗽.5天后出现胸憋、胸痛、气促,伴口干.4月2日又出现胸憋、胸痛.县医院ECG提示: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电轴左偏.4月3日入我院,体检无阳性体征.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显示:未见异常.

    作者:程艳;李思进;吕吉元;胡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51岁.发现下腹部包块1个月.发病以来无腹痛、腹泻、便血,无阴道流血,无畏寒、发热等.查体:子宫后壁可扪及一质硬包块,活动差,无压痛,边界清晰,表面光滑.

    作者:高代平;刘彪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方法研究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以其扫描速度快、损伤性小,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检查费用较低等特点使得螺旋CT冠脉造影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为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显示提供了新的方法[1-3].本文就冠脉造影时的心率,扫描条件及佳时相扫描等技术进行探讨,以便该项技术应用更广泛.

    作者:王凯;侯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PTBD技术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皮肝胆道引流术(PTBD)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不能手术的胆道梗阻患者行PTBD术,其中肝门部胆管阻塞4例,胆总管下段梗阻9例.结果 13例共行15例次PTBD,11例(13例次)置管引流成功,手术成功率86.6%(13/15),成功置管的13例次中1次穿刺成功率84.6%(11/13).成功手术的11例患者术后1周黄疸明显减退者8例(72.7%),血浆胆红素下降至5g/L以下,2例血浆胆红素较术前有下降,但仍高于5g/L(2.5 %),1例无明显减退.结论 PTBD能有效地降低不能手术治疗的胆系阻塞患者的血浆胆红素,已被临床证实为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与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夏夏;王银;柴福禄;李荣梓;李红梅;史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