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普勒超声评价血流剪切力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庄磊;曹铁生;王新房

关键词:剪切力, 内皮功能, 多普勒, 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剪切力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大耳白兔20只,体重2.0~2.4 kg,兔龄5~6个月,以高脂饮食连续喂养12周.生化测定Tch、LDL、NO和ET-1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髂外动脉血流剪切力、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与基态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期NO水平明显下降(P<0.01),内皮素ET-1水平明显上升(P<0.01);EDD、EID明显受损(P<0.01,P<0.01);下降的血流剪切力与EDD、EID明显相关(r=0.67,r=0.78).结论本研究显示长期高脂饮食可导致动脉血流剪切力明显下降,低幅血流剪切力与EDD、EID呈正相关.多普勒超声在体测定血流剪切力有望为临床早期诊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一项新的手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吸虫病1例

    患者男,24岁,头痛数月,近来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视力减退,步态不稳,语言障碍.CT检查:平扫发现前额正中隐约可见一约1.0 cm×1.5 cm大小之等密度影,边界较清,周围明显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小,右移,第三脑室及双侧室均扩大,积水,中线无移位.增强扫描见前额正中之病灶强化.CT诊断:前额正中占位病变,以胶质瘤可能性大,第四脑室受压移位,梗阻性脑积水,不能排除左小脑病变,建议做MRI进一步确诊.

    作者:叶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31岁,于三年零九个月前因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后自己扪及下腹手术切口处有一肿物,一年后发觉肿物有胀痛,月经来潮时加重.体检:于下腹部右腹直肌处可扪及一条形肿物,约6.5 cm×3.5 cm大小,表面光滑,质中等,无触痛,可左右活动,不能上下活动,抬头时肿物更加明显.B超检查:下腹部偏右侧腹壁内显示一个5.6 cm×3.9 cm×2.7 cm低回声团,边界欠规则,与周围界限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其内无彩色血流信号.

    作者:王占江;寇云;王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胸主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在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学组织定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食管超声对43例冠心病患者的胸主动脉管壁及粥样斑块进行检测,观察管壁二维超声改变,测量组织的声学密度值.结果胸主动脉正常内膜声学密度值为(38.5±7.4) dB,脂质斑块为(37.0±3.2) dB,纤维斑块为(40.7±6.9)dB,钙化斑块为(54.3±4.2) dB,主动脉夹层内的机化血栓为(29.4±7.1) dB.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区分不同性质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戴晓华;张梅;张运;郭媛;赵玉霞;刘运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碘油栓塞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静脉暂时阻断对肝动脉栓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白鼠按照四种不同剂量的碘油-优维显混合物随机分为四组.暂时阻断(10 min)鼠肝静脉汇合处右侧部分行肝动脉碘油-优维显混合物栓塞,并于栓塞后取鼠肝标本.肝静脉阻断和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优维显混合物的组织学检查采用苏丹Ⅲ染色.比较肝静脉阻断区和肝静脉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分布情况.结果暂时阻断肝静脉与未阻断肝静脉区肝组织内的碘油分布有所不同,前者较后者肝区肝小叶内碘油沉积多,且门静脉属支末梢内亦有碘油沉积.结论暂时阻断部分肝静脉行肝动脉栓塞,可增加碘油的栓塞作用,同时达到对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栓塞,此法有可能提高肝癌的化疗栓塞效果.

    作者:张皓;郭顺林;赵鹏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头颈部静脉畸形的经皮硬化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技术在头颈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 9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结果 9例患者共接受治疗16次,初次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随访2~12个月,未见病变复发.结论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技术是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龙;邹英华;佟小强;高健;杜湘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终丝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1例

    患者女,37岁,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年.查体:双足背屈无力,胸8~腰1,骶1,骶4,5感觉平面的痛温觉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MRI平扫见腰段椎管扩大,脊髓圆锥左前方至盲囊,有髓外硬膜下占位病灶,邻近的马尾神经向周围推移,T1WI上病灶为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经静脉注入Gd-DTPA后,病灶有显著不均匀强化.印象:胸12~骶1髓外硬膜下肿瘤,考虑胆脂瘤可能性大.与3年前腰椎MRI片比较,上述MRI所见无显著变化.行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胸12~骶1黏液型乳头状室管膜瘤(WHO分级Ⅱ级)(图1~4).

    作者:杨小平;李坤成;林珊;张海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综述)

    常规磁共振(MR)检查对于颅内肿瘤的发现和定性有很大价值,但在估计肿瘤的恶性程度、区分肿瘤复发与放、化疗后坏死等方面仍存在很大限制.近年来,MR灌注成像(perfusion MR,PMR)通过测量几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观察脑的微循环灌注,用于评价急性脑梗死、脑肿瘤、脱髓鞘病变以及治疗效果等[1],较常规CT、MR有独特的优点.这些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其中,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研究已有多量报道,且主要集中于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在评价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以CBV有价值[2].

    作者:武洪林;季学满;陈君坤;张宗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阿霉素-明胶微球经犬胃左动脉栓塞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阿霉素明胶微球(ADM-GMS)犬胃左动脉栓塞灌注在血浆及局部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A组:单纯ADM经外周静脉给药;B组:单纯ADM经胃左动脉给药;C组:ADM-GMS经胃左动脉栓塞灌注.给药后定时从胃冠状静脉和外周静脉抽血,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ADM的时间血中药浓度.48 h后,将犬处死,测定胃组织含药浓度,并对C组犬加行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B组仅形成一过性血浆高浓度.C组ADM释放缓慢,峰浓度低,半衰期长,1h内血浆中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是B组的77.5%.48h后C组胃组织含药浓度分别是B组和A组的2.4倍和4.4倍.结论 ADM-GMS用于栓塞化疗,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延长其在靶器官的滞留时间,并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毒副作用.

    作者:于世平;苏秀琴;孟祥文;张进;丁红;郝润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价

    实体性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依赖于肿瘤内的血管生成,许多实验模型及临床病理研究均证实,实体瘤在无自身血供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生长到1~2 mm3,继续生长则需要新生血管[1].

    作者:吕玉波;李传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和可视化研究

    目的提取和显示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方法采用现在流行的SPM统计分析软件对PET脑功能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感兴趣区域;采用三维面绘制技术显示并测量感兴趣区域.结果在6例正常人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显示和测量中,得出针刺足三里穴位在大脑中央前后回和中央小叶前部产生功能增强,右侧颞叶前端、颞下回前端等区域也有增强.结论实验结果与神经解剖学理论吻合.感兴趣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有助于感兴趣区域的立体观察和计算.该方法有效、实用,为研究中医针刺足三里穴位与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新手段.

    作者:韩小鹏;曹会志;倪皖东;尹岭;罗述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滑石粉肺1例报道

    患者女, 49岁,咳嗽、气短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滑石粉接触史12年,在滑石粉制造车间工作,粉尘浓度较高,否认石棉接触史.X线检查:双侧胸壁胸膜不规则增厚,两下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细网格状改变.CT检查:双侧胸膜广泛胸膜斑,双下肺分布较多,右肺中叶斑片状高密度影(见图),双膈面胸膜未见胸膜斑,双下肺轻度间质纤维化,结合病史,考虑:尘肺.

    作者:高江峰;李云霄;王新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行大肠充气MSCT容积扫描和图像重建(包括MPR、MIP、SSD、Raysum和CTVE),并与钡灌肠(80例)、结肠镜(60例)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三维重建与钡灌肠、CTVE与结肠镜的发现完全符合.结论大肠充气MS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反映大肠癌的病变和范围,明显优于单独应用X线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

    作者:吴国庚;王妍焱;王玉林;叶晓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四脑室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四脑室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2例四脑室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脑MRI全部采用德国Siemens 1.0T Impact 超导型MRI机,选用SE序列.21例有脑CT对照.结果 32例四脑室囊虫病中,单纯性四脑室囊虫17例(53.1%),混合型15例(46.9%).四脑室内单发囊虫30例,多发2例.囊泡在T1WI上等于或稍高于CSF信号,而在T2WI上等于或稍低于CSF信号.囊虫壁在T1WI上呈边缘光滑的细线样稍高信号影,而在T2WI上低于CSF信号.囊虫头节在矢状面T1WI上显示较为清楚,其中有24例附着于囊泡内壁的前下壁上;其在T1WI上与脑实质信号相近,而在T2WI上信号复杂,可表现为低于、等于或高于CSF的信号.CT难以显示四脑室囊虫头节或囊壁.结论 MRI是诊断四脑室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四脑室囊虫的诊断MRI优于CT.

    作者:程敬亮;杨运俊;张勇;吕涵青;任翠萍;张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磁共振与扩散张量成像

    目的探讨MRI及DTI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符合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患者的MRI及DT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例PVS常规MRI均显示两侧半球多发缺血缺氧病灶及脑室扩大,第三脑室宽度均大于1.2 mm,另见58%脑干病灶,42%丘脑病灶;DTI均可见放射冠胼胝体纤维束FA减低,11例可见一侧或双侧下纵束FA减低,形态消融.结论常规MRI及DTI可为PVS的正确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陈宁;刘文;李慧国;罗欣;蔡宗尧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的降压效果及其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初诊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4周的比索洛尔治疗,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比索洛尔治疗前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6.23 mmHg和7.65 mmHg;降低血压的同时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及其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明显降低(P<0.05及P<0.01).结论比索洛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李东宝;华琦;陈海翎;刘荣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新兵在高原训练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进行常规和强度训练一年后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急速进藏的60名新兵进行27项心功能参数的追踪检测.结果①进藏第一周即出现多项左心收缩功能指标下降,3个月后左室收缩功能达到平稳;出现心室形态结构改变;②右室和主肺动脉内径随进藏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宽趋势;③进藏第1周始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持续加快,1年后两瓣口返流出现率由进藏时的53.3%增加到98%.结论①高原缺氧环境对心肌有直接损害;②新兵训练3个月后出现心室形态结构改变;③一年后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峰值流速仍呈加快趋势,说明缺氧对右心系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作者:李春伶;徐书真;德姬;张耀仓;江水根;李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MRI对骨样骨瘤诊断准确率为86%,T2加权STIR像可较准确地显示瘤巢(准确率94%).结论 MRI可精确地显示瘤巢并敏感地显示髓腔和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对骨样骨瘤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赵天平;张伟;杜红;杨雷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三维彩色能量造影在原发性弥漫型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显像为肝癌首选影像诊断方法.但结节型肝硬化或不典型血吸虫肝硬化与弥漫型肝癌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本文利用3DCPA技术对25例弥漫型肝癌(PHC)及30例肝硬化(LC)血管显像,证实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弥漫型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蒋雪梅;王淑玲;刘鸿玉;时光;王星;吕玲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纤维蛋白胶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隧道内释放对急性缺血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胶(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即单纯冠脉结扎组(AMI组)、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组)和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隧道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组(bFGF组).术后2个月用超声和显微病理技术观察缺血心肌形态及结构的变化.结果左房室腔内径三个实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组有2只犬、TMLR组有1只犬存在心尖部室壁瘤,bFGF组无室壁瘤现象.左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厚度(TLVAW、TAIVS)在bFGF组、TMLR组和AMI组依次减小,其中bFGF组TLVAW与AMI和TMLR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MI组缺血区存在大量的坏死心肌细胞,TMLR组部分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结构正常,bFGF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结构正常,小部分变性坏死.结论用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能够减轻或阻止心肌缺血性损害以及缺血心肌的重构.

    作者:朱向明;王新房;谢明星;杨娅;吕清;陈立新;卢晓芳;杨亚利;聂绍平;曾秋棠;曹林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神经节细胞瘤的MRI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神经节细胞瘤的MR征象及其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10名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神经节细胞瘤患者,行常规及动态增强MR检查,分别分析了形态学特征,信号强度以及肿瘤的动态增强形式,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神经节细胞瘤的MR征象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所有肿瘤的组织学检查均有被膜存在,其中5例肿瘤被膜在MR增强后的T1WI上也可被显示.这5例肿瘤T1和T2WI上涡漩状征象与组织学标本上成束的雪旺细胞及胶原蛋白相互交织的现象相对应.在T2WI上呈高信号的肿瘤在组织学上含有大量黏液样基质而细胞和纤维成分相对较少.中到高信号的瘤体含有大量的细胞和纤维成分而黏液样基质较少.在动态增强MR上除一例肿瘤呈早期增强外,其余均呈现逐渐增强影像.结论神经节细胞瘤的MR特征与组织学特点密切相关.

    作者:黄东;张岩;韩鸿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