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艳丽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治疗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针对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并发症率为12.5%,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37.5%,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开腹手术具有伤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率低等优点[1]。
作者:王桂堂;王金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口腔科的四手操作,是在保护口腔科医生、护士的体力健康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化的牙科操作模式。它是对服务者集体操作配合密切的一个合理操作方法,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保证了医疗质量。
作者:周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被称为“富贵病”的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态势。尤其以脑瘤为典型代表的脑部瘤型病变,更是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在西药很难起到彻底根治脑瘤的情况下,中医用药治疗脑瘤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分析脑瘤一些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用药方法及其实际效果。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外科护士工作的核心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利用护理程序形成独立的护理方案,全面实施对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而临床观察涉及到外科患者的方方面面,贯穿护理程序始终,对整个外科护理工作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临床护理观察的工作内容范围和重要作用做出简要的概括和介绍。
作者:申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将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0例,以自拟宣通鼻窍方口服,每日1剂;每日针刺足三里、迎香或印堂、合谷,得气后留针30 min。对照组60例,以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日,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对照组总有效率69.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病例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4.8%,对照组复发率45.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外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作者:杨建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果酸联合刺血疗法和单纯采用果酸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变情况。结果:13例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7.33%。结论:果酸联合刺血疗法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碧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法国PHEN1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以下简称PHEN1X治疗仪)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以及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收治的90例产后PDF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PHENIX治疗仪系统地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88例在家庭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FME)又称为Kegel运动。结果:治疗组90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及护理后,PDF得到明显改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及大阴道内压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88例总有效率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及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产后PDF。
作者:卢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前国内报道胶原酶治疗优良率在60%~84%,有效率在83%~96%,各报道基本上一致,且盘内法与盘外法疗效并无明显差异。有学者曾将胶原酶注射与手术进行了详细比较,前者有效率高于后者,而复发率却低于后者。胶原酶溶盘术显得更为优越。目前报道盘外注射胶原酶用量也基本一致,都为1200u,且可以连续注射。本例患者行开窗手术后复发,单侧神经根症状明显,间隔7周连续2次胶原酶的注射,疼痛终治愈。相信随着胶原酶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开展,胶原酶注射法在开窗手术治疗过程前后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作者:吕丽;代铁柱;王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翻修术患者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行人工关节翻修术的32例患者于术前3天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12%的患者SAS分值标准分≥50分;患者焦虑得分高于常模(P <0.05),社会支持与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呈负相关关系(P <0.05)。结论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人工关节翻修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发生,促进术后的康复。
作者:申婷;杨驰;谢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危急孕产妇救治情况分析,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施甸县2011~2013年到接产医院和上级医院分娩的95例危急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危急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97.89%,其中2011年危急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97.06%,2012年抢救成功率96.96%,2013年抢救成功率100.0%;孕期高危因素第一位是子痫前期或子痫,占27.37%;产时或产后高危因素第一位是产后出血,占33.68%。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工作、提高产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危急孕产妇救治网络以及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措施。
作者:赵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手术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创伤性休克患者50例病例,对其手术室常规护理与优质急救护理进行研究。常规组20例患者给与的为一般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急救物品四固定和与医生的配合等;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的为优质急救护理,主要包括扩容、改善组织灌容量、调节体温以及呼吸道通畅等护理。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救治结果如下,实验组成功率为96.7%,常规组为70%,其中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较常见;实验组抢救成功病例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死亡病例的抢救时间较常规组长,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优质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吴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理护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科门诊护士在护理实践中,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也非常重要[1]。针对门诊治疗中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我们应具备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作者:王玲玲;林佳;张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安全输血是指从采血到输入血液或血制品到患者体内的整个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输血和大多数临床治疗技术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输血风险主要是由免疫性输血风险和输血感染性风险两大类相关的安全问题所构成。20世纪80年代早期,艾滋病的发现使输血相关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安全输血不仅影响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对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惠琼;曾德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作者:王永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ICU仪器管理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因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价值昂贵,如果缺少必要的管理与维护,势必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延误对患者的抢救,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为保证ICU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了过去由护士长兼管的方式,设定专门护士负责,建立健全仪器的管理制度,减少仪器的损坏与丢失,使ICU的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作者:罗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与疗效,高血压脑出血(HICH)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中风,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重,病死率高(40%~6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方法:手术治疗[1]能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继发性脑水肿及脑缺氧状况减轻,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中、重度脑出血采用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已成定论,现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赵宝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炎镇痛、护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蒙药篦齿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阿明乌日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反应性增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道痉挛。氧气雾化吸人疗法因其作用快、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特点在急性喉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中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应该掌握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措施,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成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